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闾山派发祥地之闾山在长乐——从《三山志》岭口盐埕说起

作者 高展澍

http://www.clnews.com.cn  2024-11-17 09:25:18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三山志》载:“岭口盐埕,于历屿头、永丰、石马、沙坑、郑湖、闾山。岁纳二百四十二万斤,旧三百万斤。陆运二十里避南交之险输长乐仓。”这段文字描述了古代长乐的盐路,其中提到“闾山”,说明闾山并不是虚幻的仙境,而是这段盐路中一个实际存在的节点。从文中可以看出,这条盐路的起点是屿头,依次途径永丰、石马、沙坑、郑湖、闾山,到达岭口盐埕,然后再从岭口盐埕通过陆路二十里运达长乐仓。

闾山派发祥地之闾山在长乐——从《三山志》岭口盐埕说起

从屿头至长乐仓的盐路

  要想确定闾山的具体方位,先得明确岭口盐埕和长乐仓在哪里,才能将文中所提到的节点串联起来,从而进行验证。明弘治版《长乐县志》载:“长乐仓,在二十四都梅花千户所西。”万历《福州府志》卷首配图也明确标示了长乐仓的具体方位。

  但关于岭口盐埕的具体位置,《三山志》和《长乐县志》均未明确记载。不过仍然能够从相关的记载中寻得一些蛛丝马迹。据同治版《长乐县志》记载:“岭口三塘,在方安里。”又载:“方安里,旧统四图。明嘉靖间统三图,今因之。在县东北,离城三十五里。东至大宏里潭头,西至闽县界,南至二十一都灵山岭,北至江。”尤其“南至灵山岭”一句,说明这里所谓岭口是指灵山岭之口,而非东关岭口。经卫星地图测距,灵山岭和梅花镇之间直线距离约为9.6公里,与《三山志》载“(岭口盐埕)陆运二十里……输长乐仓”的描述相吻合。

  那么,剩下最后一个问题,闾山在哪里?据同治版《长乐县志》记载:“闾山塘,即旒山塘,在十四都。”又载:“十四都旧属弦歌里,统九图,在县东北,离城二十里。东至十五都漳港,西至十三都庵前,南至十八都壶井,北至十六都蓝田。一图云路、柯百户,三图旒峰……”。这一记载明确地指出了长乐旒峰山即闾山的事实。

  我们不妨回到文章最初提到的《三山志》有关岭口盐埕的记载,将相关节点串联起来,从而还原古代长乐从屿头至长乐仓的盐路。其中沙坑实际是沙京的福州话发音,洞湖即今郑湖,旒山即闾山,岭口指灵山岭之口。这样的线路,无论是从节点的顺序,还是节点间的距离,都与文献记载吻合。至此,笔者不但破解了数百年前岭口盐埕的盐路,更从中明确了闾山的具体位置。

  另外,笔者查得一幅民国时期绘制的长乐地图,图中在灵山岭东南侧标有地名“观闾山”,恰与闾山(旒山)隔岭相望,这绝不是巧合。

  值得一提的是。本文所研究的这个闾山,就是闾山派发祥地、临水夫人陈靖姑学法之闾山。但是目前民间普遍认同的“闾山在福州台江南台岛”的所谓共识其实有误。《闽都别记》中说“浮南台沉闾山”,说明南台和闾山是两处地方,而非一处。更何况包括《三山志》《长乐县志》《民国长乐地图》等诸多正史文献均提及长乐有闾山的相关地名。相反,笔者未见正史有闾山在南台的明确记载,无论学界还是民间,对这些铁证都不可选择性无视。长乐人应该自信地告诉世人——闾山在长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