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我们是派出所的民警,您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我们过来了解一下情况。”6月25日上午10时许,区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赶到市民曾女士家,恰巧遇到她正准备按骗子要求去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转活期。
原来,曾女士接到境外冒充成都市公安局的诈骗电话,该电话称其身份证被一名男子冒用做违法犯罪事情,怀疑曾女士是同伙,要求曾女士按照他们指示查询银行账户,后骗子得知曾女士大部分存款都存在银行定期中,要求她去银行将定期转为活期,进而对她实施诈骗。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事关民生,我们的行动快一秒,就有可能会为群众挽回巨额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在接到上级预警指令后,城关派出所民警林华煜立即拨打曾女士电话,但始终未被接通。
情况紧急,市民被骗的风险极高,林华煜与同事第一时间前往曾女士家中开展见面预警劝阻工作。出警途中,他又不断尝试拨打电话、发送预警短信,19通电话均未得到回应。
好在几经周折赶到曾女士家中时,遇到了刚要出门的她。林华煜与同事不厌其烦地分析诈骗分子的犯罪手法,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其开展宣传讲解,经过深入分析和耐心劝导后,曾女士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成功保住了银行卡内 50.7万元的存款。
“真的太谢谢你们了,这个是我们辛辛苦苦打工攒下的全部积蓄,要是被骗走了,那真的损失太大了。”曾女士握着民警的手连连道谢。
事后,民警对曾女士进行了反诈教育,提醒其日常生活中,陌生电话、陌生短信、陌生链接请勿随意接听打开,凡是涉及验证码、转账等,都需要谨慎操作,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冒充“公检法”诈骗手法揭秘:
1.骗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
2.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涉嫌各类犯罪,要求配合工作
3.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警方提醒:公检法等机关不会采用电话、短信、微信、QQ等形式处理案件,不会设立所谓“安全账户”“验资账户〞要求打款,更不会要求你对家人与身边的朋友保密。凡是此类情況都是诈骗。
(记者 王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