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气转凉
在闽江河口湿地度过一个夏天的
白额燕鸥、鸥嘴噪鸥
白脸鸻、大凤头燕鸥
陆续离开
飞往更南的南方
部分北方到南方越冬的鹬类
已经抵达
闽江河口湿地
即将迎来候鸟高峰期
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现在
闽江河口湿地
从夏候鸟的繁殖地和觅食地
转为冬候鸟迁徙途中的
加油站和越冬地
早迁的白腰杓鹬、黑腹滨鹬
大滨鹬、大杓鹬、斑尾塍鹬
白眉鸭等从北方迁徙而来
途经闽江河口湿地
有的停下来补充食物后继续向南方迁徙
有的则不再迁徙
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其中,被列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物种的白腰杓鹬特别引人注意。
它是鸻形目鹬科杓鹬属鸟类,又称麻鹬。它黑色的嘴特别细长且向下弯曲,长度为头长的3倍以上;脚青灰色;上体淡褐色且有黑褐色纵斑;腰白色;尾羽白色且有黑褐色横斑;翅下覆羽也是白色;下体淡褐色,自头侧向下至胸有黑褐色纵纹,腹以下白色。
近日抵达闽江河口湿地的白腰杓鹬(灰色)。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今年来这里越冬的候鸟数量明显增多。”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
据介绍,冬季的闽江河口湿地,黑脸琵鹭、白琵鹭、反嘴鹬、小天鹅、白鹭、苍鹭、夜鹭、黑翅长脚鹬、普通鸬鹚及各种雁鸭类水鸟随处可见,个别区域还能看到东方白鹳、凤头麦鸡、戴胜等。此外,去年闽江河口湿地第一次监测到了白鹤,今年不知道它们会不会再来。
定居闽江河口湿地的黑脸琵鹭。湿地保护区管理处供图
据了解
每年的11月底至12月初
是越冬候鸟迁徙的高峰期
它们会在湿地“暂住”至次年1月
再前往北方
市民观鸟时应用望远镜观赏,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干扰候鸟正常活动。想观察雁鸭类候鸟进食过程的游客,建议清晨7时前后去观鸟屋。此外,市民还可以关注当日的潮汐水位,当潮水退去时,潮间带露出,鸟群明显集中,更容易观察。
(特约记者 徐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