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把握原则 善作善成
争做改革的先行者、实践者
长乐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擘画宏伟蓝图、总结宝贵经验、回应社会期待,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释放了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县区
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
增强抓改革促发展的政治自觉
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以实干实效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一要深刻把握“破”与“立”的精气神
坚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
这是《决定》的重要原则之一
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改革之道
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为加快与国际发展接轨、改变福州沿海区域后排就座状况,前瞻性提出了建设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明确“用改革的精神来促进机场建设”,带领全市上下敢想、敢闯、敢试、敢冒,破资金缺口难题、立地方筹资先河,原定8年的建设任务也压缩至3年时间,成功打开了福州对外开放“空中门户”。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叶义斌 摄
我们要倍加珍惜特有的宝贵思想财富,深刻领悟其中的改革思维、改革办法,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领会“六个坚持”“七个聚焦”等丰富内涵,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道不变、志不改的强大定力,以敢创新、勇攻坚的锐气胆魄,深化拓展“三争三领”行动,不断找准破解问题、推动发展的实招硬招,创造性地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切实当好改革的行动派、实干家。
二要深刻把握“变”与“通”的方法论
善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一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当前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仍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并把它作为《决定》的首要特点
姜亮 摄
20世纪90年代,长乐“草根工业”在经历高速度、粗放式增长之后,受限于思想不够解放、企业规模小、外向度比较低等因素,在发展速度、整体素质上逐渐落后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多次来航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提出转变观念、依靠科技、调整结构等改革方向,重振草根工业雄风,创造了“无棉之乡筑千亿纺织之城,无矿之地铸千亿钢铁之城”的奋斗奇迹。
作为福州改革开放重要窗口
长乐历来是一座具有改革基因的城市
叠加福州新区、改革创新示范区等战略利好
正迎来新一轮跨越发展窗口
姜亮 摄
我们要坚定不移扛牢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当好排头兵的使命担当,以改革思维破解“三区”融合堵点难点问题,抢抓《促进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建设行动计划》机遇,推动更多国家级和省市试点、资金、项目等落地,统筹布局大平台、大通道、大枢纽,提速机场二期、高铁进机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推动闽港合作、数字峰会等特有优势转化,先行先试各领域两岸融合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激发民营经济动力活力,加快“一黑一白”转型升级,积极争取算力输出补助、公共数据监管开放等更多试点,重点培育人工智能、海洋经济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三要深刻把握“呼”与“应”的价值观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是“六个坚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长期坚持、实践有效的宝贵经验
近年来
长乐区积极运用“三问于民”工作法
关注民情、致力民生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改革
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同时
在湿地保护、诉非联动
和古城保护等民生领域
也通过改革给群众带来了更多福祉
陈铭清 摄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把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持续向基层问需、问计、问效,结合“群腐”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坚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体制机制,拓展集团化办学、“长者食堂+”等区域实践,以改革举措破解一批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急难愁盼”问题,创新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推动福州新区·长乐区数智融合规划实施,积极探索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持续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确保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