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正文

长乐区梅花镇梅新村: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http://www.clnews.com.cn  2024-05-22 10:45:20   来源:福州晚报  【字号

  连续四届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梅新村: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走进面积只有0.8平方公里的长乐区梅花镇梅新村,一幅文明画卷徐徐展开:干净宽阔的村道、厚重的历史文化、错落有致的海边民居、文明有礼的村民……近年来,梅新村先后荣获乡村振兴四星级村、福州市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示范村、省级生态村等荣誉称号,并连续四届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长乐区梅花镇梅新村: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梅新村航拍图。

  按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梅新村不断细化创建责任,切实完善创建措施,以文明之笔描绘民生幸福底色。

  海边古城焕新颜

  漫步在梅新村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古城墙、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迹。这座海边古城在文明村镇建设中焕发生机:多个小公园串珠连线,房屋外立面统一呈现黄色,每条村道干净整洁。

  村民陈女士告诉记者,曾经的梅新村是个脏乱的小渔村,一下雨,泥泞的村路给村民添了不少堵。经过几年的持续整治,村道硬化、修通污水管网,村民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转变离不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的推动。梅花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梅新村实行垃圾处理外包市场化运作,垃圾集中处理,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的问题。目前,该村建有垃圾分类屋(亭)、智能垃圾房,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

  “我们还编制了村庄规划,建设村卫生所、微菜园、码头公园、幸福院、爱心超市等,有效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和村民幸福指数,巩固了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成果。”梅新村党总支部书记许智毅说。

  如何让移风易俗更加深入人心、将文明新风尚灌输到村民心中?梅新村修改完善了《梅新村村规民约》,不断建立完善红白理事会,大力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婚事新办。近3年来,理事会共监督各类红白喜事130余场,节约金额约200万元。该村移风易俗工作不断深入,以新风尚引领文明新风,让古城焕发新貌。

  文明乡风促和谐

  在梅新村的爱心超市里记者看到,林依伯持着一张卡来这里免费领取油、米、酱、醋等生活用品。

  “这是村里发的卡,每个月我都能享受到文明村镇创建带来的福利。”林依伯笑脸盈盈地告诉记者,“生活在梅新村,幸福感满满。”

  幸福的背后,是梅新村多年来扎实推进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努力。据悉,梅新村委会发出成立爱心基金会、建设爱心超市的号召,得到村里的企业家和乡贤的积极响应。村集体、企业、乡贤共同出资作为爱心基金,每月为全村8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一定金额的日常生活用品补助。

  爱心超市旁还有一个日间照料中心。这里,休息室、餐厅、医疗室等一应俱全,可为村中老人免费提供休闲娱乐、就餐、医疗等服务,让老人“老有所养”。

  “村民之间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树立起健康科学、崇高文明的生活观念。”许智毅介绍,为了发挥先进典型带头模范作用,梅新村还成立了道德评议会。评议会成员由村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和村里有名望的老人组成,每月开展一次评议活动,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媳”“好邻居”等道德模范评选。

  志愿服务暖人心

  推开一扇古色古香的大门,温暖人心的标语——“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映入眼帘。这里便是梅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实践站设有志愿服务驿站。弘扬雷锋精神志愿宣传、爱心义诊健康咨询、“浓情五月 感怀母亲”宣传、交通安全文明劝导、诚信宣传……志愿服务驿站计划表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据了解,梅新村每个月至少组织开展8场志愿服务活动。

  许智毅介绍,梅新村坚持把基层党建深度融入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立了以党总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相关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的工作小组,全面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此外,梅新村还打造便民综合服务场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阵地,吸纳整合党建、文明创建、法律服务功能,建成集高效、便民、优质服务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链”。(记者 梁凯鸿/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