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瞭望|大数据反腐为执纪监督赋能

http://www.clnews.com.cn  2023-08-29 16:18:12   来源:《瞭望》  【字号

  构建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基层监督网络

  办案人员查询关联账户,梳理出40多名涉案人员名下的1100余个账户、40多万条交易明细,以及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审计报告、工程项目材料等3000余份,以此为基础查证出郑某受贿1.2亿余元的犯罪事实

  聚焦群众重复投诉、久拖未决以及政策不明、涉及多个部门等难点事项,形成“数据分析-及时预警-推动整改”的大数据日常监督模式

  “如村民对公示内容有异议,或发现问题线索想举报,既可以在群里发表意见,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点对点’直接‘抵达’纪检监察部门后台。”

  2022年底,福建一家省属国企原总经理助理郑某,因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被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目前,这起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

  审查调查中,纪检监察机关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相关人员银行账户信息、交易往来明细、通信和社交软件聊天记录等海量数据。尽管腐败分子利用各种“白手套”转移赃款,但在大数据精准“画像”之下,郑某受贿上亿元的事实最终被查清。

  汇聚公安、税务、工商、石化、景区等数据信息,查找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分析“三公”消费态势;将执纪监督“嵌入”网上办事平台,规范权力运行;构建基层小微权力监督平台,村(居)社区权力行使全程留痕,实时接受监督……近年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技术在纪检监察领域有了更多应用。

  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健全基层监督网络。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福建多地调研了解到,纪检监察机关通过打通部门数据壁垒,汇聚共享大数据,提升发现腐败线索、审查调查取证、精准执纪监督等各方面能力,实现有效预防、深度反腐、有力惩治。

  接受采访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表示,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提升执纪监督效能的同时,更促动了执纪监督方式创新和治理理念升级,建议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拓展应用场景,助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碰撞”磨砺反腐利器

  记者了解到,郑某在省属国企多个重要岗位任职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工程承揽、项目招投标、业务合作等领域疯狂牟利,并通过各种手段藏匿、转移赃款,对抗组织审查,串供并伪造证据。

  “我们调取了银行账户交易明细、通信记录、不动产登记等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其利用‘白手套’收受巨额贿赂,藏匿、转移赃款的证据事实。”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调查发现,郑某母亲虽已过世,但其名下的银行账户仍然活跃,有数十笔单笔超过50万元的资金往来。办案人员查询关联账户,梳理出40多名涉案人员名下的1100余个账户、40多万条交易明细,以及不动产登记、工商登记、审计报告、工程项目材料等3000余份,以此为基础查证出郑某受贿1.2亿余元的犯罪事实。

  记者在福建多地采访了解到,纪检监察机关和金融、通信、税务、公安、法院、卫健等部门建立起数据信息快捷查询、共享渠道,探索搭建数据比对分析模型,在海量数据中敏锐捕捉疑似问题线索,然后进行重点核查,大幅提升了发现线索、调查取证能力。

  2022年9月,福州鼓楼区纪委监委对网上办事平台上群众申诉举报线索进行筛查比对,发现1~9月涉及园林系统的诉求近300件,有关内部管理、干部作风问题的诉求指向明确。

  比如有群众多次反映,福州温泉公园管理中心原主任杨某利用职权“吃拿卡要”,参与企业经营牟利,虚报侵占公园管养费用等。区纪委监委跟踪核查,发现群众反映问题基本属实。今年4月,区纪委监委对相关人员予以党纪政务立案。

  鼓楼区纪检监察干部告诉记者,接待处置群众信访举报、听汇报、看台账、搞测评等传统查找问题线索方式,不同程度存在线索来源窄,以及问题发现难、调查取证难等现实问题。在办案实践中,需要推动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时段的数据汇聚共享、碰撞分析,对某一领域、某个地区的政治生态精准“画像”。

  龙岩市纪委常委、秘书长杨丹介绍,近年来,龙岩市纪委建立“制度+科技”信息化监督平台,通过与政府办、税务、市场监管、文旅、石化等十多个部门信息共享,快速识别疑似“四风”问题389个,移交处置46条问题线索,多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

  嵌入式监督紧盯权力运行

  近年来,政务服务数字化建设持续推进,网上办事大厅、12345公共服务平台、政务微信公众号等成为群众、企业办事、反映诉求主要渠道。权力运行“上网”成常态,执纪监督如何及时跟进,成为数字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12345公共服务平台为例,群众在线反映诉求,平台回复即可办结。但在个别地区,由于缺乏跟踪、督办、约束机制,“神回复”“线上空转”等情形影响了政府公信力。

  记者调研发现,福建多地探索数字视域下执纪监督新路径,着力打造基层公权力全程线上运行、异常信息实时预警、群众诉求及时处置的基层数字化监督新场景。

  在福州,鼓楼区将执纪监督“嵌入”网上办事平台,实时监督权力运行。2022年以来,鼓楼区在网上办事平台设置“党风政风监督”板块,纪检监察机关与城市运行指挥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建立起线上信息共享-线索移交-会商研判、线下实地走访的“3+1”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在线实时监督权力运行。

  鼓楼区纪委副书记高建中介绍,“嵌入”网上办事平台后,纪检监察机关能够实时查看“鼓楼智脑”等平台上86个区直部门、10个镇街及市级水电气三大运营商、地铁等公用企业对群众反映问题诉求的处置情况。通过筛查分析,聚焦群众重复投诉、久拖未决以及政策不明、涉及多个部门等难点事项,形成“数据分析-及时预警-推动整改”的大数据日常监督模式。

  2022年底,福州鼓楼区东水路多家商户通过12345公共服务平台投诉称,区燃气管理站站长李某,利用安全检查的职务便利,多次向商户索要购物卡。12345公共服务平台将投诉分别批转给福州华润燃气公司和区建设局,要求回复。区纪委通过平台数据筛查发现这一线索后,迅速跟进监督。经核查问题属实,李某被区建设局停职并调离岗位,区纪委对其立案调查。

  泉州市探索构建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基层小微权力内容、运行向公众公开,接受实时监督,增强监督的时效性、互动性、主动性。2022年以来,为规范村级小微权力运行,泉州以“村村有群、户户入群”方式建立监督微信群,由村书记担任群主,村两委成员、驻村干部及乡镇纪委干部入群履职。

  泉州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郭顺明介绍,市纪委监委协调督促相关职能部门梳理完善村级需公开的3方面27类事项,明确涉及村集体决策、村集体“三资”、村级工程项目、惠农资金申领发放等村务,均需推送到微信群里,确保群众能看到、看得懂。

  “如村民对公示内容有异议,或发现问题线索想举报,既可以在群里发表意见,也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点对点’直接‘抵达’纪检监察部门后台。市县乡三级纪委根据权限分别跟进监督,对履职不到位问题发函督办,涉及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深入核查,坚决追责。”郭顺明说。

  该监督平台运行以来,已收到群众在线诉求反映8万多条,发现问题近4000个,一批不作为、乱作为的基层干部被查处。目前,该做法已在福建全省推广。

  期待更多执纪监督应用

  多地纪检监察干部告诉记者,数字化助力精准监督、调查取证,倒逼、督促基层权力运行规范,“治未病”预防腐败的作用更加显现。“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基层权力行使全程留痕,实时接受监督、永久可追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了更多技术支撑。”连城县纪委书记邱阳说。

  “大数据+铁脚板”,线上线下联动,促动了执纪监督方式创新。高建中说,如今,鼓楼区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各镇街纪(工)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等部门工作人员,每天在监督平台上线,对数据进行拉网过筛、列项梳理,聚焦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线下调查核实,以强有力的一线监督推动问题解决。

  2022年以来,鼓楼区纪委监委通过数据共享、分析研判,筛查监督事项3.81万件,核查、督办、处置各类问题921件,以“四种形态”处置82件。

  采访中,多地基层干部表示,执纪监督“上网”推动了部门、镇街、公用企业等作风转变,群众办事更加方便,诉求表达更加畅通。

  长期以来,惠企资金申领发放是廉政风险较为集中的领域。由于涉及部门多、申领程序繁琐,有的部门个别经办人员通过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甚至出现权力寻租现象。

  泉州台商投资区纪工委书记刘刚介绍,2020年以来,当地探索建立“亲清家园”智慧监督服务平台,从企业申领惠企资金手续繁琐甚至暗箱操作等“痛点”入手,建立全区涉企财税奖补和惠民资金集中统一入口机制,督促职能部门将各类惠企资金全部纳入平台。平台在线实时发布、动态更新信息,自动匹配、精准推送信息;企业全程线上申报;相关职能部门线上审批;纪检监察机关全程监督。

  “现在,惠企政策内容和申报条件等信息全部在网上公示。我们只需在微信公众号上提出惠企资金申报,全程网办,不见面、不找人。只要符合条件,一般3天之内资金就能到账。”玖龙纸业(泉州)有限公司总经理信刚告诉记者。

  多地纪检监察干部表示,期待大数据执纪监督方式,在更多场景得到应用。记者了解到,一些基层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与大数据企业合作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自动分析比对海量信息,精准查找可疑问题线索,进行重点核查,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些基层部门建议,对于各地已探索建立的行之有效的数据分析模型,可考虑在纪检监察系统内共享、推广,持续提升大数据反腐威慑力,为权力规范运行提供实时在线的精准监督。(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