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福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的经验启示引发热烈反响

http://www.clnews.com.cn  2024-05-15 16:00:23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粮食问题是“国之大者”。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对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进行着深邃思考和长远谋划,创造性提出并探索实践大食物观。30多年来,福建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嘱托,在大食物观科学指引下,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取得显著成效。连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纷纷聚焦福建深入践行大食物观的探索实践,在全省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要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唱好农业“山海经”,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多年来,福建始终牢记嘱托,坚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等乡村优势产业,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立足资源禀赋和农业特色优势,大力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既要坚持质量效益优先,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又要大念‘山海经’,做强‘土特产’,深化产学研,走好融合路。通过构建以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为引领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实现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森林面积1.21亿亩,森林覆盖率65.12%、持续保持全国第一,自然分布植物5550种,发展林下经济和木本粮油的空间巨大。省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向森林要食物,鼓励科学利用林地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木本粮油和经济林,持续壮大“森林粮库”,延伸森林食品产业链,为消费者供应更多优质“森林碳水”“森林蛋白”“森林脂肪”,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省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践行大食物观,扛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光荣使命,聚焦水产品稳产保供目标,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稳定拓展养殖空间,推动水产种业创新,发展健康养殖,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为丰富百姓“菜篮子”、筑牢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是大食物观保障粮食安全的体现,而多元化食物开发的根本手段是科技创新。”省农科院科研处处长、研究员赵健说,省农科院将持续加大农业技术研发投入,以培育多元化、特色化、功能化良种为目标,加大对野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投入、加强应用微生物技术研发投入等,全方位、多途径开发多元化食物资源,加强种植、养殖立体循环农业技术研发,提升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水平,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早在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同志就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的重要论断。”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负责人说,全省科技部门要围绕茶叶、蔬菜、水果、畜禽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特别是聚焦种业创新、粮食安全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吃饱、吃好、吃得健康。同时,结合重点特色农产品,优化科技创新平台布局,积极推行以“一县一团”“一业一团”“一团服务一产业链”模式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引导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争做践行大食物观的“科技尖兵”。

  “福建人均耕地面积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粮大省,粮食自给率仅为21%左右,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艰巨,探索实践大食物观的意义重大。”省粮储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省粮储部门将以“一条主线、三大行动、六项工程”为抓手,着力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切实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同时,发挥粮食产销协作福建洽谈会主场优势,持续稳固与主产省产销合作关系,不断拓宽粮源供给渠道,守住管好“八闽粮仓”。

  30多年来,福建因地制宜写好“山海田”文章,实现了从守住“一分田”产粮向依山开“粮库”、傍水造“粮仓”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转型。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郑旭媛建议,当前,福建除了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还要注重食物的产业化发展,特别是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重塑特色食物产业链,引领农产品由“土”焕“新”,打好品牌,为优特农产品扬名。

  “习近平总书记的大食物观不断丰富和发展,为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有关负责人表示,供销系统将继续深耕为农服务领域,不折不扣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坚决扛稳“主渠道”职责。同时,充分发挥在贮藏保鲜、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围绕需求建设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推进产供销协同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食物需求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得益于生态优势、山海优势,福建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整合资源,走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大食物观发展之路。”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好生态才能生产出安全健康营养的好食物。要继续守蓝天、护碧水、促碧海、保净土,着力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资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福建,实现多元化食物供给和生态环境保护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大食物观的中心要义是高质量的食物安全保障。”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不断健全“从产地到餐桌”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监管服务体系。

  闽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融山海之色、集山海风味,多年来我省不断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形成“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有山珍也有海味”的景象。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门将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大力推动新闽菜创新发展,推广“一县一桌菜”,举办“八闽美食嘉年华”等活动,促进食物消费和供给方式升级,倡导制止餐饮浪费,让消费者吃得更好更健康,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福建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