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陈烈故居

http://www.clnews.com.cn  2012-10-23 15:54:53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陈烈故居,据有关资料称有三处:一是本县大宏里沙堤,即今金峰镇陈垱头村,位于陈亮故居隔壁。故居建筑形制六扇五间,三进,由于后裔播迁外地,年久失修,前二进已倒塌,余下第三进,面宽16米,进深18米,建筑面积203平方米,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前墙右边还留存一只石狮。二是本县二都阳夏,即今首占镇洋尾下村。三是福州郎官巷。《榕城考古略》有释:“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陈烈亦居此。”

  陈烈阳夏故居,在首占镇洋尾下自然村新编友好弄2-1号。二进,面宽5间、10.4米,深21.6米。民国期间重修。门口有联云:“肇固始迁阳夏千载可溯,面江山居凤洋七脉分明。”

  在相距故居100米处,原系陈烈先祖家祠,陈烈曾在此授业讲学,后舍宅建江山寺(今改敬老院)。寺前仍保存陈烈“江山第一”诗碑。

  陈烈(1014-1091年),字季慈,号存古,首占镇洋尾下村人。早年筑室于翁山,为读书之所。读书健忘,心中难受。有一天,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检查自己,发现尚不专心。于是闭门不问外事,专心致志,记忆力大为提高。性格内向,笃于孝友。十四岁亲丧,绝食五日。品行端正谨严,行为遵照儒家经义,不摆架子。与侯官陈襄、郑穆、周希孟共倡闽中理学,世称“海滨四先生”,闻名于世。宋庆历间(1041-1048年),由于乡荐,参加礼部考试,没有考取。后安贫力学,积四十年读书心得,著书数万言。乡中庆典婚丧多请教他,他的话被当作格言。陈烈喜爱家乡阳夏的风光,赋《江山第一》诗,题于碑曰:“第一江山亦壮哉,仙居何必向蓬莱。墩迎半占飞来凤,树绕瀛洲翠似苔。”碑今犹存。

  至和二年(1055年),福州郡守曹颖叔据乡老报告,向朝廷推荐陈烈。诏授将仕郎、本州教授,他三表请辞,上不许。嘉祐三年(1058年),翰林学士欧阳修上表奏请称:“陈烈清节茂行,非惟一方学者之所师,致之朝廷,必有裨补,近闻命以官秩,使教于乡,未足以称励贤旌德之举。”熙宁二年(1069年),侍御史陈襄推荐陈烈,称他“忠孝仁勇根于成,能自任以天下之重”,请让位给他,朝廷不准。后来陈襄又多次上奏推荐:“其学圣人之言,必践其实;稽先王之法,必适于时。请以礼命赐对清问,使陈二帝三王之术,必有称尊重德之举。”遂任太学博士。元丰中(1078-1085年),待制刘瑾任福州太守。为庆祝元宵节,下令不论穷富,每户捐灯十盏,民怨沸腾。陈烈在鼓楼门前大灯笼上题诗一首:“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聚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谨闻,罢灯而谢之。元祐元年(1086年),福建提刑喻陟复上烈行谊,特授宣德郎,以年老请退。次年又在福州任府学教授,在职不受俸禄,乡里馈赠丝毫不取,家中钱财多用于救济贫困。六年,病卒于家,年78岁。县志传《儒林》,祀乡贤祠。著有《孝报经》一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