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回顾抗美援朝:我的青春岁月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3-27 09:33:29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受访者介绍:杨元官又名杨兆辉,1933年出生于长乐演屿村,1951年5月入伍,当年底入朝。

  采访时间:2016年3月2日

  采访地点:长乐漳港演屿村

  当初与我一起奔赴军旅的同乡战友们大都离世,在想念生死与共的战友时,杨元官常常会盯着那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回忆过去,时光荏苒,而照片中的老战友个个飞扬,焕发着奕奕光彩,就像撒在他身上的阳光一样,温暖和煦……

  出生在木工家庭的我,因家里贫穷,曾好几次因物质贫乏而过不下年,才17岁就听从党的号召,入伍当了兵。作为新兵先是跟随部队在南平顺昌参与打土匪,后接到上级命令于1951年奔赴鸭绿江入朝参与志愿军援朝。所在部队一起乘着火车到丹东,开始时四个车厢装一个连队还比较宽畅,路途上志愿军上车的越来越多,一车厢塞一个连队,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可能是目标过于庞大,队伍刚到朝鲜,还没站稳就遭受敌军飞机的猛烈轰炸,尖利的呼啸声音后,是一片铺天盖地的爆炸声,一些士兵刚入朝就牺牲在站台上,严峻的形式让刚入伍不久志愿军战士心惊肉跳。

  中国人民志愿军于赴朝参战后,各种物资、装备埼通过铁路、大桥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前线。美军麦克阿瑟为阻止我军输送物质及增援则命令摧毁朝鲜一端的所有桥梁及铁路。我所在连队,被编入铁道兵8507部队,参于抢修铁路运输、挖防空洞等。

  突击抢建 顽强施工

  入朝铁路抢修时与国内铁路抢修不同,敌机多采取大机群在白天轰炸大车站、大的桥梁,夜间小机群轰炸、袭扰我抢修部队施工作业。敌机多如蝗虫,不时低调空飞行轰炸,前边修了,后边又遭轰炸破坏,形成反反复复的局面。白天我们很少出去活动。为了赶工程,加快抢修速度,在日落敌机活动相对相对减少的短暂时间进行施工,夜间突击抢修,还在抢修现场白天抓住敌机轰炸的间隙,用少量的兵力,坚持分散加工作业,晚上再集中兵力突击抢修。抢修材料来源奇缺,有时材料难以找到,只得就地取材。那时朝鲜天气异常寒冷,零下三十多度,但指战员及战士们士气十分高昂,他们施工时全部脱掉了棉衣,挥动铁镐铁锹、铁锤钢钎、撬棍钉耙,向着冻土、坚石、路基发起了进攻,人人挥汗如雨,各个争先恐后,揭开冻土层取土填筑路基,铁锤和钢钎的碰击声不绝于耳。为了能看清楚,通常都要在钢钎的头部绑上棉花,便于在黑暗中铁锤能准确落位,条件十分艰苦,但战士们从来没有叫苦叫累。有位战士编成顺口溜:“中国沙拉密(朝语:人),来到朝鲜地,夜间来抢修,白天去待避,艰苦和困难,叫它见鬼去!”入朝后在三个多月的抢修中,把被敌机轰炸支离破碎的铁路、桥梁、通信、给水等设备,抢修恢复通车,保证了铁路军事运输大动脉的畅通。

  吓退特务 保护电站

  1952年底,随着战时的紧张,驻守元山发电站的被派往前线作战,我团负责接防,保护驻守元水发电站,那时正值十一二月,天寒天冻。夜晚时分,站岗的战友间抬头向远外张望,突然并听到微微的响声,像是汽艇登陆时划破水面的声音,心立即提到嗓子眼,一下子警惕起来,接发现远处跳下10多个穿军黑衣服的人,肩挎步枪,提着一个木箱,手拿十字镐,准备向火电厂靠。“是特务搞破坏”,赶紧通知部队做好防御准备,随着连长一声令下,枪声大作,几名特务立即被吓打得连滚带爬,退了回去作坐上汽逃离而去,再了不也轻举妄动了。

  恢复家园 建立友谊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后我们并没有立即撤出,仍然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开始重建工作。战争刚刚结束,战士们的生活还是非常艰苦的,吃的仍是压缩饼干和干菜,很多战士还住在山洞里。当时朝鲜满目疮痍,放眼望去到处都是炮弹坑,方圆几公里内很少见到房屋,战争中很多房屋都被炸毁,偶尔有几户人家,而且家里大多数只有女人和老人,房子都是用茅草搭建的,重建工作大部分由志愿军战士完成,妇女儿童只负责给劳动的战士送水,物质极度匮乏,战士的食物和很多朝鲜人民的食物都是由中国境内运输提供。在援建工作中与朝鲜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战还主动为朝鲜人民干农活、干家务等恢复家园工作,时朝鲜人民和志愿军的关系非常好。 离开朝鲜时,志愿军在朝鲜坐火车,朝鲜很多民众到火车站送行,车站被挤得水泄不通,志愿军和送行民众一一握手拥抱,很多人热泪盈眶。 在火车开动的一刹那,朝鲜送行民众的代表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中朝友谊万岁!”

  (杨元官口述  陈勋整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