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王伯秋造福长乐人民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4-12 09:43:09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王伯秋

  日前,笔者通过上海满族白玉芳老师,联系到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编导陈菱。陈菱把当年王弘之提供给她的其父王伯秋在长乐拍摄的16毫米纪录片《新长乐文化》转换成视频的光盘寄达笔者手中。

  长乐曾是福州七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陈菱女士寄来的80年前长达12分钟的《新长乐文化》,是王伯秋主政长乐,长乐被评为全国模范县时,上海电影公司前来拍摄制作的无声纪录片。

王伯秋和三个孩子

  王伯秋(1883-1944),字纯焘,湖南湘乡人,出身官宦人家,孙中山女婿(他与孙婉生下一对儿女后离异)。王伯秋15岁时就读杭州武备学堂,后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同宋教仁、黄兴等一起以“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为己任,深受孙中山的赏识和器重。1927年,他被聘为杭州市政府参事,从此涉足政治。1931年林森为立法院院长,增补王伯秋为民国政府立法委员。1934年8月,王伯秋担任福建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任保安司令和长乐县县长。专署设在长乐县,下辖:长乐、闽侯、连江、福清、平潭、罗源、永泰,长乐成为福州七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影片形象展示了王伯秋主政长乐时,推动长乐近代化,造福长乐人民,解决市民住房问题,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丰富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民众建设家乡的热情,引起省政府和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影片是当时长乐走在福建前列的权威历史资料。

  城建观念超前

  王伯秋在长乐与部下在一起

  王伯秋把先进思想理念融入长乐城区建设。他精心规划,把临街低矮破旧房子拆掉,一律改建成白砖墙的两层楼房,政府统一做起门面,有钱人家,房子拆掉后就盖双层楼,没钱人家只做沿街门面,这样整个街道整齐划一,市容可观。街道绿化同时进行,在街道两旁种上龙眼树,影片里龙眼树刚刚栽上,现在比两层楼房还高,年年挂果,市政府前面还有十多株。

  他设立自鸣大时钟,让长乐民众有时间观念。他认为,民众生活起居应该遵守时间,要求民众按时作息,并把钟设在长乐最热闹的西门,现在的八角亭。王伯秋真心为民办实事,建成了民众俱乐部,建设了塔山公园、河滨公园、新长乐大楼、县立医院等,提升城区形象,改善人居环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支持刘似云组织“明天剧团”,宣传抗日救国。

  大力推行民主民生

  王伯秋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忠实信徒。他在长乐任职期间,把先进文化和文明理念融入长乐,民主与文明的观念深入长乐民众心中。国民大会福建省第一区代表选举开票,再现了80年前民主选举代表情景。影片重现选举现场认真有序的场景,王伯秋专员亲自巡视,现场工作人员认真计票。这是长乐最早的一次真正的民主选举。民主选举县官与议员,成为王伯秋时期重要的一件政治大事。

  他与夫人刘明水日夜切磋,如何使老百姓从贫困中解脱出来,走上“耕者有其田”的富裕大道。为了把理想变成现实,他奋力实践,提笔疾书,把自己的建议上报领导。经过反复研究,他决定先从丈量土地入手,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目标。长乐县经过年余的仔细丈量,最后得出了一个比较确切的数字。

  有一次,王伯秋巡视平民住宅区,看见有几个妇女手持香火,口中念念有词,大骂他。他听不懂长乐话,就问随从,翻译告诉他,妇女在骂他,平民没有房子。他听取民众的意见,着手解决长乐城区平民没有住房的问题。

  交通文教卓有建树

  王伯秋整顿城区市容市貌,修路扩道,整修中山路,长660米,宽6.5米。在中山路中段建“中山堂”,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弘扬“三民主义”。他开辟城关至营前长达8.8公里的县内第一条公路,并建起营前新码头,方便民众出行。他还开辟城关至金峰和城关至玉田的公路,以解决城乡交通不畅的问题。

  王伯秋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具有前瞻性眼光和思维,普及平民教育、保护文物的较为超前的推行者。他从加强文化建设入手,成立民众教育馆,开办短期义务小学,提倡识字运动,启发民众接受科学知识,引导他们关心国事,激发他们的民族意识。组织流动施教团,购置电影机、留声机、教育影片等,还前往未办学的边远乡村宣传教育。影片显示,1936年闽东十县小学教员暑期讲习会在长乐举行。

  郑和碑是郑和下西洋第一手资料,王伯秋一来长乐,就把碑立起来,还把碑文拓片送给各地学者,研究使用。抗战前夕,他组织把碑移运往闽北山区保存。

  民国政府嘉奖长乐县为全国模范县,全县人民为王伯秋送来了最高的荣誉——“一顶万民伞”。接伞这天,王伯秋召集了全县代表开会。在会上,他作了热情洋溢、鼓舞人心的讲话,激励全县同胞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新长乐”齐心协力。当时拍下了许多照片,还拍了两卷影片,以作纪念,这也是拍摄纪录片的原因和背景。

  (作者   蒋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