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吴航头

作者 张端彬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5-24 10:26:59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县衙所在地吴航头,简称吴航。传说吴王夫差、三国东吴曾派部将在此造过兵船开辟航运,故名吴航头。

  明初,伟大的航海家郑和舟师七下西洋也是在这里扬帆出海的。吴航共有十一境。分述如下:

  一、梅峰境。

  二、龙津境:新街、东门。

  三、汾阳境:东社、祖社、大社。

  四、东华境。

  五、国公境:十洋、县衙前、杨井、射圃、祥厚里、上巷、高隍。

  六、河阳境:油杭尾、中境、汉口、河阳、西门、登瀛、首石。

  七、中境。

  八、汉口境:汉口、利涉、三浦。

  九、河阳境。

  十、西门境。

  十一、乐寿境:登瀛境,俗称直路,首石境,俗称横路,两境统称乐寿。

  建国后,曾一度隶属城关公社,后从城关公社析出,成立吴航镇,长乐撤县建市后又改为吴航街道,它东毗鹤上镇,西、南、西北邻航城街道,北负六平山,东北与潭头镇接壤。现辖13个村居(3个村,10个社区)。

  一、东关村、西关村、十洋村。

  二、东关社区、十洋社区、洋锦社区、西关社区、胜德社区、三峰社区、航兴社区、航华社区、西滨社区、景美社区。总人口58000人,是长乐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古 井 泉

  衙里井在高隍巷,其地为长乐主簿衙门旧址,故名衙里井。花岗石井栏,圆形,外刻八楞,形如橘瓣,外径116厘米,内径88厘米。井栏外竖刻文字12行,每行3字,末行2字,计35字:“□□□□□□廿八娘陈稔与室中王廿四娘共造井并铺路。”至和元年甲午岁十月日题(1054年)。衙里井是《长乐县志》所记年代最早的井。

  宋井,在县衙前,花岗岩井栏。内圆外八角形。井栏上有刻字:“弟子陈妆与弟昉、妷(侄)马、妷了等劝募众士造井一口,元丰三年(1080)庚申闰九月□□记。”此外又有“崇祯辛未(1631年)重修”题记。此井“泉清冽,旱亦不竭”,至今仍在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林准题写“宋井”二字镌刻嵌于井旁墙壁上。

  杨井,又称杨公井,是长乐县城三大古井之一,名闻遐迩。巷、村都是从杨井而得名。此井开凿于北宋,明末重修,清代造井盖。杨井内井达3.5平方米,四周井栏边长224厘米。井栏上有题刻二处。一处:“绍圣三年(1096)太岁丙子,募众缘造杨公井,十一月六日,北宋时也。”另一处:“清咸丰二年(1852)造井盖。”井盖上凿四个圆孔,仅容小戽斗汲水。井旁还有明末重修杨井时所立的“古杨公玉井”碑。上款“崇祯癸末岁(1643年)孟春吉日立”,下款“缘首郑源年、王朝恭等募缘修造。”

  广济泉井,在坑尾巷。花岗石井栏,四角,长、宽各110百米。井栏南面横刻“广济泉”三字。凿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

  四角井,在上巷。花岗石四角井栏。东面井栏刻有:“长乐县主簿马进义用己财舍造石井。”马进义,元至顺(1330-1333)间任长乐县主簿。井盖侧面还刻有清代重修题记。

  太史泉,在金斗坑。“太史泉,在县西半里。洪武中,太史周玄尝与客来饮,因刻‘太史’。”(见崇祯版《长乐县志》)。周玄,与长乐高棅、王恭、陈亮、福州郑定、唐泰、王褒、福清林鸿、永泰王偁、将乐黄玄合称“闽中十才子”。“太史泉”三字刻于泉洞旁崖壁上。

  夫子泉,在文庙(今长师附小)内。“夫子泉,在学前,咸丰间,广义高之槐,周维翰重浚,勒石其旁。”(见民国版《长乐县志》)。

  天妃宫大井,为郑和下西洋时所凿。“天妃宫大井在县治西四十余步,太监郑和造井栏 。”(见弘治版《长乐县志》)。花岗石井栏,圆形,外呈橘瓣形,外径120厘米,内径97厘米,高65厘米。井栏上“义井”二字系后人添加,下托莲花,下覆荷叶。可惜建国后修公路时将井填塞。目前石栏井圈移到上巷村的新井上。离原址约200步。

  新泉井,在下橹桥上路旁。“新泉,在城隍庙下溪旁,可汲百家”。(见民国版《长乐县志》)花岗石圆形井栏。井栏题刻因年代久远已辩认不清。

  一勺泉,在三台案山麓鳌顶寺。泉涓涓从岩缝中流出,澄澈可饮。“一勺泉,在南门外鳌峰寺旁。石勒‘一勺之多’四字。其水甚甘。”(见民国版《长乐县志》)。附近原有“鳌顶云报”四字,系明兵部侍郎陈省题刻。

  舍人庙古井,在北门舍人庙东面,花岗石井栏,圆形,外形与衙里井极其相像,形如橘瓣,井口磨损严重。井栏外径122厘米,内径88厘米。井栏外壁竖刻文字多行,每行三字,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仅认出“……三十一娘李……”五字。

  姚主簿井,在资圣巷27号前。井小巧玲珑,水深仅丈许。井栏两层,下层已损坏,用砖头水泥彻盖,上层为花岗石弧形井栏,系原物。上层井栏外径最宽处55厘米,内径28厘米,井口有花岗石塞子状井盖。井栏外圈环刻“太岁壬辰姚主簿造”(按顺时针方向)。此井凿于明万历壬辰年(159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