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年轮圈圈道道情

http://www.clnews.com.cn  2016-11-16 14:55:50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编者按:

  日前,长乐华侨中学副校长兼工会主席林华所著的《年轮圈圈道道情》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现为高级体育教师的他,一直视文学为情趣,书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人生经历折射出来的心声,是对已经远去的如歌岁月、如梦往事的怀念。本栏目因版面限制,仅节选其中的“序”和圈内同事、朋友的部分评价,以馈读者。

  心灵的乐章

  (代序)

  ● 林德冠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在这阳光灿烂、春意涌动的美好时节,故乡长乐的华侨中学副校长林华将《年轮圈圈道道情》的文稿送来,执意要我作序,盛情难却,只好从命。当我在晴窗之下翻阅这一叠厚厚文稿,不仅为作者在工作之余的勤奋写作精神所感动,而且文集中充盈的浓郁生活气息强烈地拨动了我的心弦,年轮圈圈,道道情感,扑面而来,我感觉这本文集应该称得上是美好心灵的乐章。

  林华把自己十多年来的文章结集出版,文集浸润了他的激情和心血。作为一个长期在教育领域里锐意进取的学校行政领导,又是教师,能如此热爱文学,能如此执着地在工作之余进行文学创作,特别是又能呕心沥血地把亲身经历的深切感受,以独特的视角,用文笔加以很好地描述和表达,写成文章和诗歌,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令人钦佩的。

  我翻阅着文稿,犹如步进了一片花的原野,那么春意盎然,那么赏心悦目,这里有树的碧绿、花的色彩、草的芳香,也有涓涓细流的音响,更有阳光的闪耀,弥漫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流荡着美好生活的韵律……

  由此,我想到文学创作必须讲文学境界,文学境界既包含作品的境界,也包含作家的境界,两者互为因果,互相辉映,相得益彰。“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好的文艺作品犹如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和风,起着启迪思想、陶冶人生、培育新人的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精品力作之所以具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穿透力量,就在于来自生活,源于生活,就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能触动以至震撼人的灵魂,以至于历经风雨,历久弥新,穿越时空,哺育一代又一代人。之所以能这样,也就在于作品的境界与作家的境界高尚。尽管写什么,怎么写是作家自己决定的,但是决不能忘记作家所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一个作家或作者只有遵循习总书记指出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不懈创作,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精品力作。

  由此,我也想到林华作为一名学校行政领导,同时还兼任着教学工作,忠诚教育事业,工作之余坚持文学创作,不断地练笔,不停地积累生活素材,不断地把工作与生活中的感悟写成文章,特别是他的这些文章都是来自他的工作和生活,都是根植于他的内心真实情感,都是带着他的工作部门和单位的地心温度,也就是都发自他的心声。

  (作者曾任福建省文化厅副厅长,福建省广电厅副厅长,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省政协常委,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

  情文并茂 絮语人生

  ● 陈震旦

  作者确实是一个“性情中人”,他怎奈一个“情”字了得?

  1987年秋季,我调任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和作者相处共事近二十年。在春秋代序中,我见证了他工作勤勉,激情燃烧的岁月;见证了他为人子、人夫、人父的情爱人生;见证了他处世处事,云卷云舒的情感点滴。

  综观林华文集《年轮圈圈道道情》的篇目,我认为随笔《我有些诚惶诚恐地“入伙”了》和杂感《“光头”的悟想》是作者诸多文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力作。

  《我有些诚惶诚恐地“入伙”了》一文中,作者提到了笔者当年担任长乐市文学协会会长,创办并主编郑振铎、冰心故乡的文学期刊《春水》。那个时期,涌现出一大批的文学新人新作,当时,我缺乏慧眼,没有发现作者的文学潜质,直到我退休了,作者调往他校任职,他才“有时间”,于是文泉涌动,一发不可抑止……文章语言轻松酣畅,以追叙的笔法,介绍作者如何把文学的种子播撒在心田,如何按捺不住文学创作的“思绪飘飞和激情穿越”,“于是如烟的往事、难忘的故事、未了的心事便跃然纸上,鲜活呈现……”

  《“光头”的悟想》这篇文章作者以更巧妙的表现手法,“形散神聚”地体现了对“光头”和剃“光头”背后思绪的探究。“八年前”,他想剃“光头”,后“因为有所顾虑犹豫不决而没有付诸行动”;“八年后”,他“毫不犹豫地剃掉三千发丝”,把心放下勇敢洒脱地做“真自己”。生命本身就有太多的沉重,作者以亲身经历告示人们要学会放下,学会比较,学会知足,这就是《悟想》的成功所在。

  岁月无痕,铅华洗尽,我已是一个文化老人,而林华正当年,是一个初露锋芒的文学新手!林华对文学的兴趣是从初中开始,到了高中,他“彻底地喜欢上了文学”。大学四年,他虽然主修体育,但对文学仍然“一如既往地喜欢”……

  (作者原为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长乐高级中学原校长、党支部书记,长乐市文学协会会长。现为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华创业者丛书》特约采编。)

  圈内评说

  ●林俊成——

  1992年的那个夏天,我毕业分配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任教,认识了当时任政治处副主任的林华兄,一起教书育人共事了六年。今年的初夏,当他郑重地将一沓厚重的文稿放在我面前,听他说明缘由后,我为之振奋。好好拜读完文集,为林华兄的文采感到高兴,他低调为人、直言时弊以及与之为师为友时的一切,历历在目。

  从林华兄的文集中,可以看出他是1984年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毕业的好学生。他在在三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直言身教、诲人不倦的作风,在社会上获得良好的口碑。他工作之余回到家爬格子写文章,并发表了许多文学作品。他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去思考生活、认识世界,从人生经历的一切中寻找文思,寻求心灵的共鸣,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整个文集中不论是亲情描绘,还是对教书育人工作的鼓与呼,都以质朴的风韵,理性的沉思,彰显着人文底蕴,从中让人感悟到人生进取中的希冀,让人在阅读中肃然起敬。

  (作者系长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林秉杰——

  书名《年轮圈圈道道情》,意思不言而喻,就是把自己人生的经历记录下来,也可以说是对生命的感悟。全书分为七个章节,都用一个“情”字演绎,由此可见,作者是一位至情至性的真性情汉子。未读文稿,“道道情”已渗入心脾。

  带着深深的“情”,读完文稿,觉得全书大致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文稿具有显著的艺术性。其次,文稿的体裁形式多样性。其三,文稿凸显为师者之情怀。除了以上三个方面的特点外,整个文稿处处皆可读到直抒胸臆的、洋溢在作品之中丰沛的情感爆发的字词。这些情感的直接表达,也是作者率真、诚挚、坦然、纯洁的内心世界的流露。

  (作者系福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乐市作家协会主席)

  ●郑师恩——

  林华的文章多是写实的,有许多充满生命质感的细节,其内容涵盖了他大半生的时光,作者通过悠悠的思念将它一一还原,每一篇文章都深深烙印下他的成长足迹、历史印痕和他对生活、生命的独到体悟,这种充满生命体验的语言,每一句都流淌着一份真情,折射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毫不做作,产生了无可比拟的强烈效果,读后让人回味无穷,难以释怀。

  林华从自发写作到自觉创作的过程,让人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个人努力之伟大。他写作虽历史不长,但其创作态度及每一篇文章足以给我们感动和启示。一是执著,尤其是对文学的那份执著,令人敬佩;二是勇气,敢于把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展示于世人面前,甚至于有一种丑媳妇不怕见公婆的气势;三是真诚,从他人生每个阶段的经历,尤其是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等各个侧面,无不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和人格的魅力。所谓文如其人,至爱至情是也。

  (作者系长乐市朝阳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长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陈萍——

  作者以一颗诗心不但在享受着大自然的乐趣,而且在享受着生活的快乐。生活的快乐不是取决于物质丰富贫乏,而是来源于对待生活琐事的态度。

  用一颗审美的诗心看待这个世界,人生将总会如料峭中的梅花暗香浮动,如不冻的河水汩汩地流淌。人生苦短,白驹过隙,好好欣赏享受生命的每一天,这是生命的智慧。

  拥有一颗诗心,才能感受到“春看百花秋观月,夏享凉风冬赏雪”的乐趣,才能体会到“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的温馨,才能领悟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望见水中天”的哲理。

  回味作者的感人肺腑的文章,希望能培植出这样一颗诗心,纵是黑暗寒冷,也会让美丽的鸟儿栖息人生的枝头上,吟唱着一首暖暖的歌。

  (作者系长乐华侨中学语文组组长)

  ●陈武英——

  初识你,瘦削的脸庞,酷酷的神情,如鹰般的眼神犀利深邃……你的严,像烈火,给人温暖却令人生畏……那时的你,是一棵只能远远观望的树,高大而威严。

  初识你,利落的打扮,矫健的身手,活跃于绿茵场上,举手投足间雄姿飒飒,威风凛凛,端的却是气定神闲……那时的你,是一株疾风中的劲草,挺拔且坚韧。

  走近你,惊诧于墨香中看尽风情……你的眼,阅尽世间景;你的脚,走遍凡尘路;你的笔,书写了多少的悲欢离合;而你的心,又承载了多少的情深义重!这时的你,是夜空中的一轮月,圆缺皆是浪漫。

  走近你,蓦然发现那百炼钢已化为绕指柔,豪气干云下却是柔情四溢……这时的你,含笑伫立,目光慈爱……

  (作者系长乐华侨中学语文组副组长)

  ●潘云贵——

  读书多年,评判一本书是否有价值,于我而言,是它能否在我读过一段时间之后还能回想起其中的历历情景。师长兼文友林华兄的文集《年轮圈圈道道情》做到了,这不是溢美之辞,是我在读过该书半个月后得到的结论。

  林华兄一直是个谦卑的人,对于文学,他一直默默地爱着并写着,从来都是以“爱好者”的姿态进行创作。时间悄然流逝,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不会想到有一天用文字既记录了时代的变化,又描摹出了内心深处真实的自己,成为这个喧嚣世界里少数能用文字“发声”的人;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业已成为一本可供人阅读的厚重的书。

  (作者系长乐华侨中学2009届高中校友,90后作家,西南大学文学院硕士。已出版《如果你正年轻,且孤独》《亲爱的,我们都将这样长大》等书)

  ●邵永裕——

  林华老师怀着敬意和虔诚的心,把属于人生所经历的人和事,用文字的形式把它保存下来,让增长的年轮,沿着圈圈道道发出岁月的回声。他所唤起的情感波涛是广阔、昂扬的,所激起的人生回味是多维、深切的。

  林华老师一直以来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情怀,观察人生百态、社会万象、自然奇观,感受自然,感想时事,感悟人生。三十多年来笔耕不辍,文集所收的篇篇什什都是他生命旅痕的精彩回眸,让我感动,让我崇敬!

  林华老师对朋友、对学生、对亲人情笃意真。林华老师对父亲的挚爱至孝感人至深,以细腻的情感诠释了父爱如山的真正内涵。林华老师思维活跃,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影响着众多学生特别是那些从学生会走出来的学生干部。林华老师又是一个十分豁达之人,他对权力、职位、钱财的理解淡泊而坦然。林华老师有陶渊明般寄情山水的情怀。

  林华老师的作品,不管文学价值几何,但他所想、所思、所悟,以及执着的文学追求,会因岁月的陈酿,散发出迷人的醇香。

  (作者系永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永泰县宣传系统党委书记、永泰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负责人、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旅游摄影协会会员。)

  ●许文华——

  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是清纯年代的梦工厂,林华老师是梦想的守护人。当时的他是学校政治处的副主任,帅气阳光,恩威并施,亲近学生,亲力亲为,浑身充满师者风范!而今翻读《年轮圈圈道道情》的书稿,我更读懂了林华老师的人品。他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老师用文字梳理他五十多年的人生,三十多年的教履,问心无愧的忠信力透纸背!从初入伍到师心较老,从副主任到副校长,无论教学或管理,都倾心倾力,扎实有效。苦乐年华身苍老,春风化雨润人心。

  二十七年前那个夏天的上午,我在毕业典礼的主席台上,以毕业生代表的身份谨谢师恩,珍重道别的时候,我确实想不到,温和却严厉的林华老师,情感世界竟如此丰富细腻!我脑中林华老师的形象,在合上书稿的那一刻达到立体达到圆满!

  (作者系永泰县城关中学高级语文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州市作家协会理事,永泰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