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又见故园插秧忙

http://www.clnews.com.cn  2014-04-12 21:28:49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春起,艳阳天,驱车还乡。

  驻足路旁,喜听马达声声,机器轰鸣,一位农民开着自动插秧机,在平整的大片肥沃田地上“巧绘蓝图”,不多时,机械手就均匀织就了一张“绿毯”。

  自动化机器造就了现代农民,农业合作社运作替代了单打独斗,解放了个体,农民劳动正逐渐从繁重劳累走向高效轻松,种田不再是一种负担。

  然而,还是有部分农民由于条件限制,依然选择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原始耕作方式。艳阳下,戴一斗笠,俯身成90°,一手托着秧苗,一手均匀地掰下数根,如“鸡啄米”般不深不浅地快速地插到水田里,在直拉的衡线范围内,每人一列六茬,不用衡量,全凭感觉,也能前后左右对齐。看吧,8位勤劳的妇女朋友,她们展开了竞争,谁也舍不得起身休息片刻,任凭汗水如雨飘洒。人在退,苗在进,旗鼓相当,速度相近。

  多么熟悉的画面,勾起了我残留于脑中30年的记忆。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土地养育了我们祖祖辈辈,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是他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他,却不要我们兄弟延续他的生命轨迹。

  “跟上我的速度,要跟我插的对齐,不要歪歪斜斜,两脚交替后退,踩在两茬中间的位置,不要老想站起来。”父亲声色俱厉地教年幼的我插秧,“嫌累就给我好好读书,乘早洗脚上岸。”要我不要站起来,可我总见他连连起身捶背,我并不懂得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父亲的痛楚,只记得自己一个早上下来小腰已疼痛不堪。

  除了腰疼,插秧留给我更多的是快乐。我总能适时偷懒,一脚踩下去,脚底一滑溜,那准是在地里沉睡了一个冬天的泥鳅,双手轻轻捧起,一只肥肥嫩嫩的泥鳅便进了我身后的秧苗盆;而或秧苗插下去时,触碰到硬块,那便可能是田螺;或者还有从田头的水渠误闯进田的鲫鱼,都成了我捕捞的对象。时光在不经意间穿梭而过,那些年,我竟未曾感觉插秧有多辛苦。

  至今清楚地记得父亲的一句自问自答:“知道这世上干什么事是脚底板朝天晒太阳的吗?那就是hāo(方言音)草。”意思就是除草,那时候不用除草剂,秧苗稍长时,要把苗间杂草除掉,最高效的方式就是跪在茬间,双手左右开弓,扫过臂长能及之处,拔掉茬间所有杂草,一步一步爬着向前。就这样,在父亲的强制下,我的脚底板接受了一整天的烈日炙烤。那时,我是暗暗下了决心的:“我要上岸,我要读书,脱离苦海。”

  稻谷成熟,收割更是一种煎熬。可是父亲却淡淡地说:“收获总是不容易的,它需要一个付出过程。”

  如今,泥腿子终于进城,自行车也换成了小轿车,一切走向现代,却渐渐忘却了父亲的教导,忘却了曾经艰苦的付出,忘却了农民本质,迷茫了前行的方向,失却了继续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想想过往,看看眼前,我知道我所遭受的所谓的苦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每个人都没有理由遇点小事就唉声叹气,唯有珍惜拥有,执着前行。

  (作者 柯多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