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改变明史的长乐人(二)

劝燕王起兵靖难 成永乐千秋帝业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2-02 14:43:31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不管过去多少年,当人们回看明朝这一段历史,一定不能绕过洪武十五年(1382)这个特别的年份。

  这一年的八月,明太祖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大皇后去世了。马大脚的去世,这在历史上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但爱妻心切的朱元璋却悲痛欲绝,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高僧,然后派到各位藩王的身边,让他所有的孩子都和他一起为马皇后诵经荐福。

  谁都想不到的是,明朝的历史却正是从马皇后去世的这一天开始,悄悄地被改写了。

  1、洪武十五年

  朱元璋要挑选高僧的消息传到了苏州,引起了一个和尚的注意。

  这个和尚这个时候的名字还叫“道衍”,但被广为人知的却是他在20年后拥有的另一个名字。他的另一个名字是“姚广孝”。

  姚广孝自小出家,在苏州的妙智庵里当了一个和尚,但是他却偏偏向灵应观的一个名叫席应真的道士学了一身的本事。在《逃虚子集·补遗》里有一篇《姚广孝事迹》的文章,里面写他是“文武异才”。

  时值元末,天下大乱,姚广孝不禁想起了元初的怪僧刘秉忠,他对自己说:他刘秉忠是和尚,我也是个和尚,他能辅助元世祖忽必烈成就帝王之业,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当时著名相面大师袁珙初次见到姚广孝的时候就说:“你长着这么一双诡异的三角眼,如病虎一般隐隐透出逼人的杀气,如果有机缘,将来一定能建立千秋伟业。”姚广孝听后,一阵窃喜,更是坚定了他的信心。

  可惜命运并不能像姚广孝所想的那么一帆风顺。

  随着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天下渐渐太平,姚广孝眼看着自己年龄也一天一天向“知天命”接近,而自己的才华却依然没有施展的机会——在《逃虚子集·补遗》里记载了他这一段的坎坷:

  曾经有一次他应召到礼部参加僧试,却只领到一套御赐的僧服,就被打发出来。

  每次想到这些事,姚广孝就觉得心灰意冷。

  现在,朱元璋要挑选高僧入京,姚广孝又一次燃烧起了希望。他觉得这应该就是实现自己梦想的最后机会了。他不想错失这个机会,他也不许自己错过这个机会。

  通过当时的“僧录司左善世”宗泐,姚广孝成为了赴京高僧中的一员。在去往南京的那条颠簸的路上,姚广孝一定感慨过他的梦想也正和他脚下的路一样崎岖。

  因为,他已经48岁了。

  姚广孝如愿以偿地和众位藩王在南京见了面,他知道,其中必有一位将成为未来的皇帝。左顾右盼,众藩王之中,他觉得只有朱棣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最具帝王相。虽然当时朱元璋已经立了太子,但是姚广孝还是决定赌一赌。

  于是,他走到朱棣面前,低声说:“大王若能用我,贫僧愿意送大王一顶白帽子!”

  这是他和燕王朱棣第一次的见面,第一次的交谈。

  朱棣也被姚广孝的直接吓了一跳,“王”带“白”帽不就是“皇”吗?朱棣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极具野心,因而他感觉这和尚有点意思,便把姚广孝拉到内堂详谈。结果两人越谈越投机,都觉得相见恨晚,于是姚广孝就跟着随朱棣去了北平。

  千里马终于遇到了伯乐。姚广孝终于遇到了朱棣。

  这一年朱棣二十三岁,距离他洪武十三年(1380)到北平当燕王才刚刚不到两年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姚广孝到北平后住在庆寿寺里,而这庆寿寺之前也曾住过一个高僧,这个高僧就是姚广孝的偶像刘秉忠。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巧的让人只能叹为观止。

  2、洪武三十一年

  洪武三十一年(1398),姚广孝到北平已经整整16年了。名义上他是庆寿寺的住持,实际上经常出入燕王府,是朱棣最重要的谋士和心腹。

  这一年因为闰了个五月,北平的气候一下子让人觉得和往年不太一样,空气里好象在流动着一股骚动,总让人觉得有点烦躁。

  就在这时,南京来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朱元璋病逝。于是一个问题摆在了朱棣的眼前:接下来,应该谁来做皇帝?

  这本不是问题。朱元璋早就立他的大朱标为太子,已经确定了接班人。可惜洪武二十五年(1392),太子朱标病死了。于是,朱元璋便改立太子的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这下,问题就来了。至少,燕王朱棣就觉得非常郁闷。

  要知道,朱棣可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在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中,他是最能干的一个。而且,他前面的三位哥哥都已经死了。论资历、论能力,皇帝的这个位置都应该轮到他来坐。

  可偏偏,朱元璋就不把皇帝这个位置传给他,而是给了他的侄儿。

  朱棣想过要夺位,却又怕遭天下人唾骂;但安于现状、接受既成事实,雄才大略的朱棣的骨子里又有点不甘心。

  这一切,都被姚广孝看在了眼里。于是,姚广孝知道自己终于找到发挥才能的机会了,他要实现自己对朱棣说过的“给大王一顶白帽子”的诺言了,他也要实现自己“辅助君王,建立千秋伟业”的梦想了。

  为了这一天,姚广孝在燕王府里已经做了长久的准备。

  虽然打造兵器会发出铿锵的响声,将士操练也容易引人注意,但这些问题都难不倒姚广孝。

  他首先在燕王府里开凿了地下室,并在王府四周修筑起了厚墙,同时在城墙四周埋下大大小小的缸瓮,而且还让人在燕王府内饲养鸡鸭鹅。这样一来,打造兵器的噪声就被缸瓮给消除了,而士兵操练的声音也被家畜的叫声遮掩了。

  现在一切万事具备,要做的就是等待从南京吹来的那一股东风。

  这日,一直呆呆看着窗外寒冬景致的朱棣突然随口说了一句:“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顿时感到进谏的机会来了,马上附和了个下句:“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朱棣的心一下就被触动了。

  3、建文元年

  朱允炆一定没有想到,他为了集中权力而采取的消除诸王的行为反而会使他丢了政权。如果他知道在他叔叔燕王朱棣的身边有那个后来叫“姚广孝”的和尚,也许他的行动会更谨慎点。

  但是,这世界上偏偏没有“如果”,更何况朱允炆已经迫不及待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些叔叔辈的藩王虽然在封国内无行政权,却有相当的军事权。如大宁的宁王,“带甲八万,革车六千”。

  这怎么可以?

  因此朱允炆一即位,就与他的大臣们商讨如何处置藩王问题。在听了齐泰、黄子澄等人的一番长篇大论之后,朱允炆做出了决定。他决定在削藩这个问题上,不仅出手要快,而且下手要狠。

  朱允炆首先向周王下手。他随便找了个罪名,就把周王贬为庶人,流放到了千里之外的云南,同时再把他的妻子和孩子分别流放到不同的地方。

  朱允炆做了这些事之后,心里也是忐忑不安。这些叔叔会怎么反应这件事情,他心里也没有底。但是,等了几个月,他也没有看到其他的藩王有什么动静。这下,朱允炆的胆子就大了,他决定乘胜追击。

  于是在两个月之内,他又接连把湘王、齐王、代王、闽王等四位叔叔贬为庶人。事情进行得很顺利,没有任何的反抗。朱允炆踌躇满志,甚至一点都不为被逼得自焚而死的湘王感到难过,虽然湘王是他的叔叔。

  甚至,他也一点都不觉得自己的手段稍微辣了点。

  现在,他的目标就是燕王朱棣了。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朱允炆和他的大臣们似乎找不到朱棣不乖乖削王的理由。

  坐在南京皇宫龙椅上的朱允炆好象看到成功离他越来越近了。

  与此同时,在北平的燕王府里,坐在太师椅上的朱棣和在姚广孝商量之后,也做了一个决定:他打起“清君侧之恶”的旗号。

  消息传到了南京,朱允炆倒吸了一口寒气。他终于意识到这位朱棣叔叔与其他叔叔的不同。

  他感到了棘手,甚至他还怨恨朱元璋怎么留下了这样一个祖训。

  原来太祖朱元璋曾经特别规定:如果藩王觉得皇帝旁边出现了奸臣,有权利要求皇帝把这个大臣交出来。如果皇帝不交的话,藩王就有权利带着军队到京城,帮助皇帝把奸臣给杀了。

  朱棣现在就一口咬定朱允炆身边充满了奸臣,而皇帝又被这些奸臣蒙骗,所以他要起兵“清君侧”。这下弄得朱允炆百口莫辩,而且左右为难。他心里明白,朱棣不是要“清君侧”,而是想“清君”!

  但是,如果把朱棣点名的“奸臣”们交出来,那么他的消藩计划就要半路夭折。朱棣,甚至其他王爷的势力都会坐大;可是,如果不交,他又找不到不让朱棣起兵的理由。

  不仅仅是朱允炆惊慌失措,齐泰、黄子澄等一帮大臣更是胆战心惊。他们一看战火烧到了自身,心想,自己如果被朱允炆交到朱棣手里,肯定是个死。所以,只能孤注一掷了——一定要说服朱允炆继续消藩。

  于是,他们就鼓励朱允炆,说朱棣叛军虽然勇猛但数量有限,而朱允炆手上的军队有百万之多,朱棣处于绝对的劣势。朱棣即使起兵,也是鸡蛋碰石头。

  一番话让朱允炆又看到了希望,想想也是,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要把敢起兵的燕王灭了,其他的诸王还不乖乖听话吗?于是,他咬了咬牙。

  这是建文元年(1399)的七月,历史上把这个时间称之为“靖难之役”的起点。

  这场战争的转折点是北平保卫战。当时,朱棣挥师北上,姚广孝奉命协助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一起守卫北平。就是这时,朱允炆派李景隆率50万大军团团包围了缺兵少将的北平。

  形势十分危急,但姚广孝临危不惧,他利用严寒,汲水浇城,使得城墙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李景隆的军队难以登攀攻城,这样就迫使战役进入了相持阶段。

  这就为朱棣一方赢得了时间,因而在朱棣率领着北征的军队出现在北平的时候,又累又饿又冷的李景隆军队一触即败,溃不成军。

  姚广孝及时总结北平保卫战的经验和教训,他逐渐意识到:朱棣与朱允炆的帝位之争,与普通百姓、甚至与众大臣都没有太大的关系。这是两个姓朱的男人之间的战争,战争的目的也很明确——赢得人就可以坐在南京皇宫里的那张龙椅上。所以,战争的关键是对京师南京的争夺。

  因此,他建议朱棣轻车简从,绕开大中城市,直扑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就大功告成了。

  一切正如姚广孝所料的那样:朱棣兵向南京,沿途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驻足观看——毕竟这是老朱家内部的事情啊,是叔叔和侄儿的事情,外人凑什么热闹呢?于是,就在这些人的观看之中,朱棣轻而易举就拿下了南京——大明还是姓朱的江山,只不过皇帝从朱允炆变成了朱棣。

  远在北平的姚广孝得到了朱棣攻进南京皇宫的消息,他没有意外。他甚至觉得自己等这一天的到来已经等得太久了,要知道自己今年已经68岁了,跟随朱棣已经整整20年了。

  虽然还在盛夏,但北平的风吹在身上似乎已经有微微的凉意了。姚广孝低低地念了一声佛号,就像是一声叹息。

  4、建文四年

  在姚广孝的运筹帷幄之下,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终于以朱棣的胜利、朱允炆的失踪降下了帷幕。

  这一天是建文四年(1402)六月十七日。

  朱棣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年号为永乐。这一年,朱棣已经43岁了。为了这一天,他做了20年的皇帝梦,现在竟然真的实现了。

  但是朱棣心里清楚:毕竟自己推翻的是一个合法继承、政治基础稳固、民心尚好的朱允炆,而且自己最初的兵力仅有八百,而朱允炆拥有百万大军。从任何角度来看,自己都没有成功的迹象。但到了最后,朱允炆居然失败了。这其中,武将的英勇固然重要,但是姚广孝的谋略更为重要。如果没有姚广孝的策划,自己未必敢举事;如果没有姚广孝的擘画,自己也未必能成事。自己能有今天,姚广孝功不可没。

  300年后,一个名叫赵翼的历史学家遥相呼应了朱棣的观点,他说:“姚广孝非武臣,而以其为永乐功臣之首,则与张玉、朱能等同卷。”

  史上佛道两家参与江山社稷的不在少数。如佛教的神秀被武则天尊为国师,又如道教的丘处机辅佐成吉思汗,再如佛教的刘秉忠辅佐忽必烈,而姚广孝也凭着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烈的一笔。

  但是,姚广孝和元朝的刘秉忠还是有所不同——姚广孝到死也没有还俗,而且他一生以出家人身份行使公务,不蓄发、不娶妻,对朱棣所赐给的宅第、宫人从不接受,一直住在京城寺庙里。

  而更为可贵的是,姚广孝及时对“靖难之役”的方式作了改变,绕开了其他城市,变成了北京和南京的对决。这样一来,不知道让多少老百姓免去了生灵涂炭之苦,也避免了明朝国力在战争上的巨大消耗。

  如果我们现在去回看明朝这一段历史,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正是朱棣才把大明王朝推向了鼎盛时期。比如他五征漠北,先后击败瓦剌和鞑靼诸部。比如他在西北设“关西七卫”,增设贵州布政司,在安南设交趾布政司。比如他发展经济,休养生息,使国家岁粮收入大幅增加。而姚广孝则在有意无意之中,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而这一切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的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