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秋访六平山

作者 周敏芬

http://www.clnews.com.cn  2018-11-14 16:26:37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也许是因为从未远离家乡,不识乡愁,家乡的山水一向不大放在心上,所以对于长乐城东的六平山,我既熟悉又陌生。

  少年时在长乐一中念书,六平山是我的邻居,但我很少拜访这位邻居,偶尔与好友从长乐一中旧食堂边的后门溜出校园,吱吱呀呀地踩过汾阳溪上的木桥时,会忍不住侧身往不远处的六平山张望,只觉满目苍翠,颇能安抚逃课女生的紧张情绪。工作多年后调到城区,曾跟随前辈文友登过六平山,沿石阶而上,半山腰即止,前辈吟诗作对之间,也会稍稍提及此山的前世今生,我却似懂非懂,过耳即忘。

  直至近日,长乐作协组织采风活动,邀请文史专家带领我们解读六平山,我才真正心生亲近家乡山水之意。文史专家郑义润老先生已是八十六岁高龄,满头白发,又蓄着长长的漂亮白胡子,两手交握倚着竹杖,立在和平街的太平桥上,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用书面化的长乐方言,从太平桥上的石碑开始解说,声音洪亮,目光炯炯,儒雅博学的师者形象,让我错以为,他是站在三十年前长乐一中高一(3)班的讲台上。那年他五十多岁,没有长长的白胡子,没有竹杖,在讲台上捏着摊开的语文书,摇头晃脑地讲古诗古文,十分陶醉,浑不在意底下学生开小差的动作。我便是那种常常在课堂上开小差的学生,哪里能够体会得到老师的高妙之处呢!没想到三十年后,我这不成器的学生还有机会聆听老师的课,只不过讲台从教室搬到太平桥,搬到六平山。

  我们一行十人跟随义润老先生,自太平桥开始,沿汾阳溪畔,缓缓往六平山上行去。这是一趟真正的访山问水之旅,一路只见层岩叠翠,亭、台、寺、庙递建,摩崖石刻遍布,有了老先生的沿途解说,六平山遂有了生动的眉目,有了清奇的骨骼,有了有趣的灵魂。

  六平山因山势六平一折得名,六平十二景,起于“古桥榕荫”,终于“鹿峰观日”,义润老先生原本计划每景逗留讲解二十分钟,十二景大约用四个小时粗略游览完。可是那天上午我们用了四个多小时,却只来得及游览六个景点。因为先生特别认真,讲得细致,每个大大小小景点的由来,他都如数家珍,我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三十年前在教室里懒得做语文笔记的我,那天穿着蓝色牛仔衣,背着黑色双肩包,捧着白色笔记本,在青山绿水之间,认真地记下老师说的每个典故,仿佛时光倒流,终于如愿当了一回好学生。

  我们游览的六景:古桥榕荫、方池印月、虎涧听泉、初有钟声、燕月沉溪、松关浮翠,其间又有许多小景点,都颇有典故。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怀仁桥与如有洞天。

  怀仁桥横跨汾阳溪两岸,是观赏“燕月沉溪”景致的最佳位置。在桥上,义润老先生说起他当年给这座桥取名的缘由:一是怀念开山的陈合、陈省等仁人志士;二是纪念东溪精舍的陈洵仁;三是感念改革开放以来的仁政。我听了颇为感慨,陈洵仁教出两个状元、一个榜眼,让东溪精舍名满天下,自然是仁智无比。可是潜心教坛又深耕长乐乡土文化数十载的义润先生,又何尝不是一位令人钦佩的仁者呢!

  怀仁桥往上登二百个台阶,便是永思亭。在永思亭前,老先生可爱的职业病便发作了,他指着两边柱子的对联“献资立亭情关赤子片心,创业美洲怀念故乡寸土”,觉得对仗不够工整,说到兴起处,顺便帮忙改了上联:“立亭北涧情关赤子片心”,这么一改,确实工整了许多。永思亭附近的古墓,也有一副墓联:“江山千古秀,家春乔梓一”。经老先生提醒,大家发现这又是一副不通的对子。不过,这想必不是对联写错了,应该是石匠不识文墨,把“乔梓一家春”的凿刻顺序给弄混了。看着老先生纠错后拄杖拂须的小得意模样,我不禁在一旁偷笑,老师这是把当年课堂上改病句的快感,搬到山水之间来享受了。

  永思亭再蜿蜒往上,登300多个台阶,便到了如有洞天的摩崖石刻处。明万历兵部右侍郎陈省之子陈所立的“买山记”,刻在一面大而平坦的岩石上,文章短小优美,书法苍劲有力,义润老先生把竹杖当教鞭,指着岩石逐句为我们解读碑文:“……买山诛茅……种松数万,梅百株,竹千个,侣石友麋,时奉杖履,拟于幔亭笙鹤云”。时已中午,先生沿途讲解下来,几乎没怎么休息,此刻却毫无疲惫之态,声音照常洪亮,神情一如秋日暖阳般和煦。一时间,我倒是有些走神了,眼前的石碑,仿佛是有人刻意在这片山水间,立上一面写满漂亮板书的大黑板,等着这位老人来上一节精彩的古文课,置身于这庞大的天地教室,我这个愚钝的中年学子,终于懂得欣赏老师的高妙之处,懂得景仰先贤的高洁品格。

  下山的路上,我还一直回味着作鳞洞门处的石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这句诗出自王维的《春日与裴迪过新昌访吕逸人不遇》:“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郊。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我忽然觉得今天我们一行秋访六平山,也颇有寻隐者不遇的况味。在六平山上留下文化痕迹的这些先贤,出仕则为官清正造福百姓,归田则寄情山水潜心著书,人格何其高洁!他们早已远逝在历史的时空,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我们又该去哪里寻找先贤的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