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宋玉《舞赋》真伪辨

作者 张端彬

http://www.clnews.com.cn  2019-03-01 15:12:26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宋玉有十四篇作品传世。

  其中《楚辞章句》录有《招魂》《九辩》,《文选》中录有《风赋》《对楚王问》《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这七篇作品,目前学术界基本认定上述文章是宋玉的作品,而面对《古文苑》所载几篇作品的归属权,至今仍有争议,其中《舞赋》争论尤为激烈,特别是郭沫若先生认为《舞赋》不是宋玉而是傅毅的作品,粗暴地剥夺了宋玉的著作权。

  文学史上有争议的有两篇《舞赋》,一篇是宋玉的《舞赋》,一篇是傅毅的《舞赋》。有人说傅毅的《舞赋》是仿宋玉的,也有人说宋玉的《舞赋》是从傅毅《舞赋》中节录出来的。最早提出怀疑的是南宋章樵。他在为《古文苑》作注时说:“傅毅《舞赋》,《文选》已载全文。唐人欧阳询简节其词,编之《艺文类聚》,此篇是也。后人好事者,以前有楚襄,宋玉相唯诺之词,遂指为宋玉所作,其实非也。”胡应麟《诗薮》却将《古文苑》所载宋玉六篇赋(包括《舞赋》在内)定为伪作。许多学者都相信章樵的话,只有王世贞提出过疑问:“傅武仲有《舞赋》,皆托宋玉为襄王问对,及阅《古文苑》宋玉《舞赋》,所少十分之七,而中间精语,如‘华袿飞髾而杂纤罗’,大是丽语。至于形容舞态,如‘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沓合并。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又‘回身还入,迫于急节。纡形赴远,漼以摧折。纤縠蛾飞,缤焱若绝’,此外亦不多得也。岂武仲衍玉赋以为已作耶?抑后人节约武仲之赋,因序语而误以为玉作也?”(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巻一百四十五《艺苑巵言》二)至清代,崔述在《考古续说》中,依旧坚持胡应麟观点。

  到近代,胡适的观点更加离奇,不仅否定宋玉对《舞赋》的著作权,连宋玉这个人的存在也“否定”了。受其影响,许多学者的著作如陆侃如的《宋玉评传》《屈原与宋玉》、刘大白的《〈宋玉赋〉辨伪》、游国恩的《楚辞概论》、郑振铎的《文学大纲》、胡念贻的《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汤漳平的《宋玉作品真伪辨》、朱碧莲的《宋玉辞赋真伪辨》、高秋风的《宋玉作品真伪考》等,对宋玉《舞赋》真实性纷纷提出质疑。

  直到1972年《唐勒赋》出土以后,学人才对宋玉的作品有了重新认识,纠正了疑古派及郭沫若对宋玉作品及人品的全盘否定。上世纪末,谭家健、吴广平、方铭、郑良树(中国香港)、高秋风(中国台湾)等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定《舞赋》为宋玉所作,傅毅《舞赋》系伪作。这一观点已为学术界所认同。

  2002年,刘刚先生在《辽宁大学学报》上撰文《关于宋玉〈舞赋〉问题》,对傅毅的仿作方式进行寻根溯源,并对两篇《舞赋》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艺文类聚》的可信度进行质疑,从而认证《舞赋》应是宋玉的亲作,傅毅《舞赋》只是仿作,也对郭沫若先生说的“不是宋玉作品”不点名地将了一军。

  即便如此,学术界内仍有少数人持不同意见,认为“宋玉《舞赋》确为伪作,实为东汉傅毅《舞赋》的摘录”。胡小林认为:“《舞赋》记载的《激楚》、《结风》是汉代初年方才在楚地流行的舞曲”,因此断定:“宋玉不可能是其创作者”。

  这是不对的,作为舞曲《激楚》,在楚辞《招魂》中曾出现两次:“宫庭震惊,发《激楚》些”、“《激楚》之结,独秀先些”。至于作为舞曲名称的“阳阿”,也曾在宋玉的《对楚王问》中出现过:“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见宋玉《对楚王问》)”“陈钟按鼓,造新歌些。《涉江》《采菱》,发《扬荷》些(见宋玉《招魂》)”。“扬荷”即“阳阿”。《招魂》《对楚王问》都属于先秦文学。胡小林文中所举的例证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文中的“才人”,胡小林也理解错了。这里的“才人”不是“妃嫔”或者“宫女”,应是指“有才之人”。这样才能对得上下文“天下之至妙”。在先秦文学《左传·文公十六年》就出现“材人”一词了:“国之才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无不恤也。”又见《诗经·鲁颂·駉》:“思无期,思马斯才。”《左传》:“才,多材也。”楚王举办宫廷舞会,不可能自己一人看,肯定请来很多王公贵族,当然也包括宋玉、景差、唐勒之类的文人。这些人自然都是“材人”了。这些人都在欣赏精美绝妙的舞蹈,不是舞者。“穷观”一词再明白不过了。是在看,不是在跳舞;是在欣赏,不是在表演。只有到西汉汉文帝时,“材人”才成了“宫女”或“妃嫔”专用词了。

  《舞赋》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古代舞蹈的珍贵的原始资料。通过它可以探讨舞蹈的起源以及荆楚的民风民俗。宋玉的《舞赋》不足300字(268字,不算标点),傅毅的《舞赋》文字是它的两倍。究竟是傅毅仿宋玉的,还是宋玉的《舞赋》是傅毅《舞赋》的节录?这桩文史学界公案争了一千多年依然无法定案。

  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只承认《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六篇是宋玉的作品;《古文苑》中所载的《笛赋》《舞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及《招魂》,她认定并非宋玉所作。对《舞赋》,她依旧持旧说,认为是“摘录”。

  我个人认为:过去那种钻进旧书堆中考证的老路是行不通的。除非地下出现新文物或者时光能倒流,否则再争论一千年也争不出结果。应该从文风即写作方法入手去探讨。程本兴先生就是将宋玉的《舞赋》与傅毅的《舞赋》放在一起,让人去比较、分析,通过鉴别就能分辨优劣、真假了。

  宋玉的《舞赋》短小精炼,全赋围绕着“舞”而展开。整篇文章只有268字,却把舞女、舞曲、舞姿描写得活灵活现。《舞赋》分为两大段,第一大段从开始至“试为寡人赋之”,共63字。它采用宋玉始创的设辞问答的形式,语言古朴简明,引起读者的兴趣。第二大段共205字,它句法灵活多变,文风流畅,铺陈写实,倾向于散文化。“其始兴也”以上多为三字句、四字句、六字句、八字句,有点类似《九辩》;“其始兴也”以下是四字句,整齐规范,层次井然,与《招魂》(正文)风格相似,是《招魂》的亲姐妹。它一气呵成,所用的词汇极其丰富,将歌舞者的形象以及各种高超的舞姿写得活灵活现:

  其始兴也,

  若俯若仰,

  若来若往,

  雍容惆怅,

  不可为象。

  罗衣从风,

  长袖交横,

  骆驿飞散,

  飒沓合并。

  绰约闲靡,

  机迅体轻。

  合场递进,

  案次而俟。

  埒簇角妙,

  夸容乃理。

  轶态横出,

  瑰姿谲起。

  回身还入,

  迫于急节,

  纡形赴远,

  漼似摧折。

  纤縠蛾飞,

  缤猋若绝,

  体如游龙,

  神如素蜺。

  迁延微笑,

  退复次列……

  随着悠扬的琴声,舞女们开始跳起舞蹈,

  她们忽而俯身,忽而仰首,

  忽而跳过来,忽而跳过去;

  仪态是那样雍容,那样惆怅。

  呵,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看她们轻柔的罗衣随风飘扬,

  长长的衣袖不时左右交横,

  忽聚忽散,时分时合,

  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时快时慢。

  她们的体态柔美而闲雅,

  舞姿疾回旋如弩的速发,

  她们队形整齐,

  照顺序登场献技;

  她们各显才能,

  争比巧妙,一个赛过一个;

  她们容颜秀美,装饰华丽,

  技巧卓绝,舞姿各异,

  来回旋转,令人眼花缭乱。

  等舞女们再次上场时,

  舞曲已换急促的节拍,

  她们腾身跃起,来回疾舞。

  身穿薄纱,轻盈如飞蛾,

  细腰摆动,柔软如折,

  体态婉转如同游龙,

  长袖漂浮如白虹。

  她们时而又向后倒退,嫣然微笑。

  舞毕便离场退回队列……

  此外,赋中歌舞者年龄、面容、服饰、装饰也写得非常成功,重现两千多年前的楚风。“姣服极丽,姁媮致态。貌嫽妙以妖冶兮,红颜晔其阳华。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珠翠灼砾而照耀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动朱唇,纡清阳。亢音高歌,为乐之方。(舞女们服饰艳丽,姿态美妙;容貌娇媚,面色红润;眉如弯月,双眼秋波暗送情意。头上珠翠闪着耀眼的光华,华丽的长袍装饰着飞动的燕尾,还配上纤细透亮的丝罗。她们顾影自盼,打理自身服装,随着一阵阵微风吹拂,浑身散发出杜若的芬芳。她们轻启红唇,放声歌唱,歌声悠扬清亮,余音绕梁久久不散。呵,这就是楚人们寻欢作乐的地方)”。当年的歌舞场面写得多么形象、多么生动!

  宋玉《舞赋》写的是内宫中的舞筵,傅毅的《舞赋》写的是皇苑内的舞蹈盛会,场面更加壮观;宋玉的《舞赋》只分两段,第二大段只有205字。傅毅的《舞赋》(第二部分)分为五大段,约700字左右,显得既杂又乱。从月亮开始升起写到“欢洽宴夜,命遣诸客”,真正写“歌舞”的场面不多,不足300字,尤其最后一段,写归途中的“扰躟就驾,仆夫正策。车骑并狎,巃嵸逼迫……车音若雷,骛骤相及。骆漠而归,云散城邑……”完全跟“舞”没有半点关联,是画蛇添足,不应该叫《舞赋》,应该改名《夜宴》,完全是模仿的痕迹。

  有比较才有鉴别。

  宋玉的赋有十二篇(不包括《九辩》《招魂》),数《舞赋》写得最好。它短小精炼,整篇结构像一串项链,佩挂在美人胸前,耀人眼目。它节节相扣,少半行脱节,多一行节外生枝。无一行赘言,无一处白字;相比之下,傅毅的《舞赋》繁杂冗长,无中心话题,零零碎碎,像一盘散沙。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两篇《舞赋》对比之后,孰优孰劣就一目了然了。诚如程本兴先生所言:“傅毅的《舞赋》充其量也是在宋玉这篇《舞赋》的基础上添油加醋铺张出来的”。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由此,我断定:宋玉是《舞赋》的主人,章樵、胡应麟的质疑不足信,傅毅的《舞赋》系仿作!

  参考文献:

  [1]于平等注释.《昭明文选》卷十七[M].华夏出版社,2000年.

  [2]刘刚.关于宋玉《舞赋》的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4):19-22+135.

  [3]胡小林.宋玉《舞赋》真伪补考[J].襄樊学院学报,2010,31(07):25-27.

  [4]程本兴.《走进宋玉》[M].中国年鉴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