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溪山小记

作者 王江水

http://www.clnews.com.cn  2019-12-06 15:27:32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游名山大川固然魂牵梦绕,可既要时间充裕,又要票夹鼓囊。只要你有一双寻美的双眼,身边亦不乏旖旎风景让你流连忘返。鹤上镇有声如巨雷形如白练的“龙潭晓瀑”、古禾参天山青如黛的“五峰岚横”,漳港镇有巍然颠石洞天观澜的“龙角含烟”,江田镇有奇石幽泉光笼晓翠的“灵峰旭日”……,而离我们最近的“屏漳铺霞”更是如诗如画,它就在三溪的屏山上。

  是日正值元宵佳节,天朗气清,春和景明,约上数友,再次去了三溪游玩。

  去屏山,沿三溪闹市中的南溪走最近。南溪、北溪与上游的潼溪在首桥呈鼎足交汇,几千年来人们夹岸而居,双溪两岸保留不少古村古迹。幸福桥边的“御史弟府”虽遭风侵雨蚀,但高悬的镏金匾额和旁侧的碑文记载着宋朝咸淳皇帝钦赐圣旨表彰三溪名臣潘长卿的功绩。仅在宋代,潘氏家族就有59人考中进士,其中潘循、潘衢兄弟同登进士更是成为美谈,修夏桥、立“二难碑”,这是怎样的习读识礼之风,不觉令人肃然起敬。间隔不远便有龙桥、平桥、首桥,都是宋代的石构桥,历代重修才得沿用至今。宽阔的桥面,宽厚的梁石,高大的桥墩,威严的石狮,桥边的碑文依稀讲述着昔日的繁华。

  走过首桥,只见一汪清潭窈然深碧,绿如翡翠。潭中有一石形如鸭帽,舌尖上刻有繁体的“龍”字,据说是宋绍兴年间的遗迹。龙潭之上有座仿古城墙的建筑,那是下渠上桥的柏山路,桥上修有平安楼,将屏山与柏山连在一起,颇为壮观,通过此桥可以去柏山瑞峰院及当阳寺、甘泉寺游玩。

  一阵桂花清香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此时见桂树开花不足为奇,大约是福建的春秋气候没什么悬殊的缘故。登上数丈,全木柳构的紫阳阁依山临水,檐前四根圆柱上刻有两幅对联:“宋代研学深名贤一例,潭溪追踪远遗范千秋”“习礼读书精忠报国,尊贤建宇和睦兴乡”。阁旁立有碑文记载:宋代理学朱熹避地长乐,爱三溪山水之胜,常游于斯,里人进士张一渔与朱公施善,于乾隆道光年间在龙潭边筑室授经讲学,乡间弟子深受造化,淳熙年间,仅潘陈两姓连递进士十二名,实为考亭也,后人誉该室为紫阳阁,因年久失修,毁废于民国中,重建于2003年。这是一个有历史积淀的地方,目视室内,我仿佛跌进历史时光的宁静与隽永中,依稀听到宋公弟子的朗朗读书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转过梅花轩,拾级而上,走进端庄气派的天仙府门坊,朱公亭、樵公亭皆飞檐雕画,结构精巧。樵公亭左边有一座建于北宋绍圣年间、重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的朝元观,是个儒、佛、教三教合一的寺宇,也叫三台庵。观外古木葱茏,小桥流水,古径通幽,观内神像林立,烟火弥漫,钟声绵长。朝元观摩崖石刻“溪山第一”是今人陈省复制朱熹手迹雕刻的。据史科记载,朱熹曾留有“源头活水”“屏嶂铺霞”石刻,均毁于文革时期。

  再上数米,便是一座憨态十足笑容可鞠的弥勒佛雕像,依自然山石雕成,似坐犹卧,摸摸他裸露的大脚丫,凝视他栩栩如生的笑容,能让人一下子忘掉所有的忧愁苦恼。

  沿弥勒佛左路可登上屏山顶看天龙井。若是黄昏,可观落日余晖,明霞舒艳,或一抹在山,或万叠在水。清乾隆年间长乐县令贺世骏游屏山,看到山铺积锦,江散绣绮,文思泉涌,作七律《屏嶂铺霞》曰 :

  列嶂如屏挂望中

  流霞晚罩气熊熊

  斑斓五色迷苍洞

  盘郁千层拥碧穹

  散绮摇在江练净

  腾辉斜接日华红

  溪山不数吴航胜

  第一曾闻品晦翁

  从弥勒佛往右横行到达新开辟的景区,一座人造小湖盈满碧水,鲜妍明媚,天光云影,相约成趣。湖左山上,五百罗汉群形态各异。湖右山上,用大理石砌成的层层花坛,雪松茶花遍植其间,赏心悦目。中间百级丈宽石阶直通山腰处,可见依自然巨石雕刻十几米高的释迦牟尼巨佛,佛像慈眉善目,肃静端庄,俯视着山下芸芸众生。其中另有门坊画廊、亭榭拱桥点缀。游人徜徉于此,笑语频传,如醉如痴。

  三溪村,青山绿水人杰地灵,不愧为历史文化名村,这是个有美丽故事的地方,每游一次都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享受和遐想。“屏嶂铺霞山积锦,龙潭印月水浮珠”,别让身边最美的风景与你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