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古厝琴音

作者 林晓敏

http://www.clnews.com.cn  2021-07-13 18:24:46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在朱紫坊芙蓉弄,那座名曰“集贤宾”的古厝里,午后花香、茶香浮动,有古琴声传来,如天籁般。琴声一会儿如流水淙淙,波澜不惊,清澈明丽;一会儿又仿若湍流急急,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听者无不心潮澎湃……

  这是座三进老宅,进门处设有木质屏风,古朴大气的厅堂,古色古香的窗楹,以及门柱上斑驳的朱漆,无不体现着其旧时主人的尊贵。这座被喻为“连通过去和现在”、取名“集贤宾”的老宅,名字来源于汉唐词牌名——稀世流传在南音古曲中的“集贤宾”,想必是创意者追求的唐韵古风意境。

  这里是一个古厝与当代文化接轨的公共艺术空间,集音乐、诗歌、曲艺、服饰、手工艺为一体,进行艺术共享、文化传承。适时举办的诗书聚会、节气雅集,为这座古厝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里布置得古朴雅致,创意独具匠心。庭院里轻盈灵动的花草,及阵阵花香、茶香、笑语声,使这里充满了无限生机。在这里焚香品茗、鼓琴临帖、听雨赏花,可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在这里,我见到了“集贤宾”的主人——盘着发髻、身着一袭淡雅旗袍的何姐。初次见面,何姐微笑示意我坐下,为我泡茶。

  而事实上,从我第一次走入“集贤宾”,第一次见到何姐,就莫名的有种熟悉与亲近感。淡淡茶香、芳馨氤氲,很自然地,我与何姐谈起我家的古厝。

  那是一个位于长乐近郊的村落,村口有一条江,小时候江畔是一片茂密的甘蔗林。老宅离村口不远,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南方不多见的二层带八角楼的古厝。八角楼造型别致、风格古雅。旧时端午节前后,站在二层的八角楼眺望村口,能看到赛龙舟的盛况。

  古厝的庭院、厅堂和“集贤宾”都很相近,庭院里有一口大水缸。

  小时候,盛夏的清晨,叔公、婶婆总是早早地把庭院、厅堂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叔公从村里的老井打了清凉甘冽的井水回来,把水缸盛得满满的,待我们姐弟几个疯玩得满身汗时, 婶婆就拿出早已为我们凉好的用井水熬制的凉茶,一人一个搪瓷杯,放置在木制的缸盖上。我们又累又渴,一起围坐在水缸旁,大口大口喝着清凉甘甜的凉茶,那样畅快、那样满足,至今难以忘怀。

  到了傍晚,一大家子人围着厅堂的圆桌吃完饭,厅堂就成为我们表演的舞台。弟弟妹妹们竞相表演从幼儿园学习的唱歌跳舞节目,叔公婶婆、爸爸妈妈、姑姑、叔叔、婶婶们就坐在庭院观看、鼓掌,其乐融融。还记得那样的夜晚,有星星,有月亮,有我们的笑声。那样的时光,心里总是满满的快乐。

  慢慢,我们都长大了,一个一个离开老宅。弟弟妹妹们去了香港、美国、加拿大……一个比一个走得远。叔公去世后,只剩下婶婆一个人为我们守护着老宅、守护着家。

  每每我们如燕子般“飞”回老宅看望婶婆,她都是高兴的不得了,从橱屉里掏出各式零食给我们吃,多是她敬了观音后为我们留的零食,用她的话说是“吃了能平平安安”。我们总是装模作样地吃些哄她老人家开心,而后靠在厅堂的大柱上,听她絮絮叨叨地说着许多陈年往事。阳光倾泻在院子里,整个古厝都是暖暖的味道。

  时间一晃如流水般逝去,随着婶婆的过世,古厝彻底空了下来。每回看着空荡荡、日渐破旧的老宅,总不禁心疼,老宅何去何从?

  何姐听着我的叙说,一边为我添加茶水,一边为我慢慢解析。她是睿智聪慧的,也是善解人意的。她说古厝不仅承载了我们的生命过往,有我们最美好的记忆,更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拥有着许多人不曾有的宝贝,没有理由不好好珍惜、不好好保护和传承下去。

  是啊,遥想着远方的弟弟妹妹们,我们对故乡的一切念想不正源自古厝?我们在古厝出生、长大,从古厝出发去往各自的远方。我们对古厝深深的眷念,这种骨子里的古厝情结,正是因为我们的根在古厝。

  何姐的一席话,让我的心笃定了许多。“集贤宾”的温馨、美好,正是我向往的古厝未来的样子——传承经典与文化,延续爱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