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琴江太平里黄宅人物往事

作者 郑巧蓬

http://www.clnews.com.cn  2021-09-15 18:33:39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黄宅位于琴江旗营南门山太平里,坐西南向东北,四扇三间,四周围墙,双坡顶,鹊尾顶脊,鞍式山墙。清代建筑风格,木结构,二进。后进略高,左侧与后门外有小园。用材、雕工精细,前座基本保存原貌,后座倒塌严重,廊石、柱础原样不动,进深10米。前中定心门(第喜门),两边双扇门,有边厢。门首悬挂清光绪十六年庚寅科进士横匾,今不复存在。这里曾是黄曾源故居。

  黄曾源字石孙,号立午,晚年号槐瘿。其先祖是辽东铁岭人,从龙入关,编入到汉军正黄旗。清初时其祖希宣公因为军功,官至副都统,驻防福州。于乾隆二十八年迁居闽县洋屿乡,传到黄曾源已经有十余代。他的祖父恩贵公始以道光丁酉举于乡,官至新宁县知县,有一定政绩。其父运昌官至福建云霄同知。

  黄曾源出生于将门之家,生性慷慨,胸怀大志。到弱龄时,便得到黄漳浦先生指点,当先生细读他的文章,发出赞美之声并仰慕他的志向。他于光绪戊子考中举人,于庚寅考中进士,后入选翰林院,办理过淸祕堂事务,撰文处行走,国史馆协修,会典馆篡修,方略馆篡修,功臣馆篡修,在光绪年间京城官员考核中他被评为一等,后来擢升为监察御史,署给事中,历掌山东、江南、四川、河南道,督理衔御史。他没有什么背景,完全凭借自己能力,不到几年,就提拔到重要岗位。他感激于朝廷恩遇,以文章气节来报效国家。他的座师如翁文恭、李文正、潘文勤、王文敏、李文诚、孙文慤、黄潄兰侍郎、汪柳门侍郎,都是一些有名望之人,他们对黄曾源交相引誉。

  当甲午中日战争起,朝廷有意放弃台湾,以促成议和。黄曾源洞察时势,向上疏请《计权利害审慎邦交略》,文中说:“如果以台湾给日本,则其势力不断扩张,将是中国日后之患。与其弃台于日本,还不如让它成为各国公共租界地。又进言:“新进者勿贪功,而轻尝试,成事者勿畏事,而废调缪谋。主外者,外瞻循,而忘后患。主内政者,勿铺张,而昧终图”。当时人们都以之名言。当庚子拳匪,为朝廷所用,很多人都表示赞同,因为如果稍有异议可能会惹祸上身。但是黄曾源上奏时执言侃侃,不为威怵,所想很周全。等到两宫西幸,独留京师,与诸王公大臣一起奔走擘画,传递消息。他的《请回銮一疏》,是关系宗社大计。车驾还京时,两宫即日召见,温谕垂询,他痛哭流泪。事宁,臣工都在说变法,唯有他独发表宜详求治理变法,以实不以名的观点---法不变则弱,弱必亡,变而不得道,其道必乱,乱亦亡。数十年之后,他的话真应验,清朝真的毁于变法不得其道。黄曾源居谏垣五年,所上奏的折子有数十篇,所弾劾者,都是高官王公权贵之人,直声凛然。与中江王病山、泸州高城南,同时有三谏之目。后来因为憨直得罪权贵,外放徽州知府,未几变法之诏下,废科举,设议院,常常感觉国家将灭亡。嗣补山东青州知府,调济南府知府,因为河防劳绩,保举为侯补道员。但是国事日非,孑然孤立,回顾同朝为官都是一批新进少年,相互倾扎没有古人品德。黄曾源非常痛恨这种行为,就称疾隐去。到武昌变作,山左易帜,黄曾源先期隐居在岛上矣,又迁青州,再徙往青岛。

  黄曾源独居深念二十年如一日,于1935年十月廿四日卒,享年七十有九。黄曾源刚肠疾恶,好直言,坦白无城府,推城接物持一心。东海徐荫轩相国公,是黄曾源的座师,曾经因为谕拳匪事,向上表达不同看法,结果失去皇太后的欢心。等到相国死,黄曾源独自一人于围城中奔走,替他的恩师哭丧送行。一人做到这样,皆源于他天性敦笃。就如他少年时遭遇丁家难,一人抚育他的弟弟们,一直到他们成家立业。黄曾源曾经说过:“生平百无一能,性立志坚定”,他深知穷悴容易失去上进的心,意志消沉。其父倾家急难,欠下官府和私人不少钱,数目巨大,所以到黄曾源掌家时什么都没有,且很多上门讨账者,但是他在学习没有半点松懈,更加勤奋,最后以发名成业。在京师为官十年,青鞋布袜,一直致力于学问,就是那些寒士看到,也自叹不如。晚年遭遇世变,谿刻自处,流离颠沛,有“凛然三军不可夺之志”,可谓是一个真君子啊!

  黄孝先(1890-1940)是黄曾源长子,著有《甕天室类稿》,甕天门望清华,少领香名,其尊人槐瘿太守,潜志效忠,国变后以遗逸终老,君亦怀才嫉价,不乐仕进,日与花草为伍。酒酣耳熟操纸笔诗文立就,所为词豪情茂采不事修饰,而自合声律,惜不自珍惜,身后存稿强半散失,一生未娶。

  黄孝纾是黄曾源的次子(1900~1964)字公渚,号匑庵、匑厂。福建闽侯人。1912年举家迁居青岛。1924年起在上海主持“嘉业堂”藏书楼十年,遍读所藏书。1934年回青,在国立山东大学执教。抗日战争期间在北平任教。1946年再回青,继续任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诗词、文章、绘画、书法均有很高造诣。精于古文献学、版本目录学、古典文学、金石学及文物鉴定等,受学界普遍推重,与时山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授冯(沅君)、陆(侃如)、高(亨)、萧(涤非)合称“五岳”。1958年山大迁济南时留居青岛,继续从事古典文学研究。1964年遭错误批斗,蒙怨自缢身亡。1980年获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著有《欧阳永叔文选注》、《楚词选》、《匑厂文稿》、《劳山集》等。其长子黄为宪是青岛著名书名家。三子黄为龙是山东大学毕业,古生物专家。长女黄湘畹嫁给满族人华粹深,他是全国著名戏曲大师。次女黄静宜是北京大学毕业,青岛二十四中校长。

  黄君坦(1901-1986)是黄曾源三子,名孝平,号叔明、甡翁。福建闽侯人。诗人黄曾源子,与兄公渚、弟公孟读书袖海楼,并工诗词、骈文、绘画,有“江夏三黄”之目。早年在青岛礼贤书院肄业,并师从薛肇基研习词章、训诂考据之学。1929年为徐世昌撰《晚晴簃诗汇序》,见重汪辟疆教授。精诗词,参加过稊园、蛰园、瓶花簃诗社、词社等活动。1949年后为中央文史馆员。与张伯驹合作《清词选》,与兄、弟有《左海黄氏三先生骈文集》。有《清词纪事词》《词林纪事补》《宋诗选注》《续骈体文苑》《校勘绝妙好词笺》《红踯躅庵词》等。幼子黄为隽是天津大学建筑学专家,还健在。

  黄孝纾是黄曾源四子,字公孟,号讷庵,福建闽侯人,于1950年病逝,有《藕孔烟语词》两卷。幼好《太史公书》治词章能为沈博绝丽之文,南都板藩身历兵间,词多感事之作,固一往情深。其妻子是北京大学校长刘廷琛的女儿,无后人。

  如今太平里黄宅已是物是人非,后人散至北京、青岛两地。前些年笔者偶遇黄曾源的曾孙女黄瑛来此寻根问祖,笔者很热情地接待他们。黄瑛女士是北京科技大学一位老师,对于家乡人研究她先祖的历史,感动不已,表示回去一定让亲友动员起来,来提供更多黄曾源后人的资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