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太平里李九盛故居

作者 郑巧篷

http://www.clnews.com.cn  2020-10-21 09:09:38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此故居位于琴江村太平里,黄曾源故居对面。当年此宅也是数一数二,后来李氏家道中落,只能便卖老宅,为洋屿村民林氏买,此今还存一段围墙。此宅为知县李九盛所建。

  李九盛,字仲昌(1850-1925),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镶蓝旗后裔,1895年参加公车上书的举人之一。赏戴花翎,授同知衔,署福建建宁县知县。后任福建海盐间接税巡行人。纵观他的一生,有三个方面值得称道

  李九盛勤政廉政,亲民爱民,政声极佳,离任时乡民送他“万民伞”。李九盛在《赴建宁县任》中说,县令虽然仅是“百里侯”,但是身上的担子并不轻,不得马虎行事,要用大气力履行好职责,不辜负使命。并给自己订下了“清廉为德”的为官准则。李九盛在自述中特别附上令他难忘的《建宁乡耆送行诗》:你像福星照耀绥城(建宁县),临去任前十天时间里你还下乡跑了一千里路,百姓敬重你,你是我们心中的好官,万家百姓送上心香一瓣,祝你像一个活佛,特别希望你有机会再来建宁手种花。交任的前一天,你又下乡相验,有始有终把手边的事情做好。你为百姓日夜操劳,清廉为官,两袖清风尘难染,如今却空着双手离开建宁,官如清风受景仰,依依难舍之情,你永远留在百姓心中。据建宁县志记载,李九盛律身廉俭,勤政爱民,案无留牍,以劝民息,讼为宗旨,对于地方公益提创,尤为力,又劝捐修四门城楼,至今邑人犹有去后之思!

  在琴江老家,他很关注公益之事,为当地人做不少好事。他购买旗营城外通往校场路边靠云门寺山下的4亩山地,辟为花园,大种龙眼和茉莉花,还建了两层亭阁,成为当时城内外民众向往的地方。年老的李九盛更加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立志创办新式学堂,是长乐琴江新式学堂的开校之父。

  辛亥革命后,琴江的公衙门被本村杨小团以八百块大洋向官方购买,开设布庄,致使本村小孩无读可念,经李九盛等数十位乡绅多方奔走交涉,由福建省代省长萨镇冰批准后赎回。

  民国5年(1916年)66岁的李九盛献出巨资把与家相邻的公衙门及周边的20亩地买下作为校址。他还捐出校场山地一块,把每年收租谷六石,充为学校办学经费,除学校外,他人不得收取。民国6年(1917年)5月开始设立学校,李九盛请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公立琴江高等小国民学校,李九盛任校长。李九盛曾说:“蒙教育厅照准,将公衙门永远作为校址,今承乏校长之职,每年造送五种表,亦将校址呈报在案,是公衙门吾乡公有产业也。嗣后有地霸蒙混官厅,购为私有,吾乡不论何人均可出面交涉。夫使公衙门被人私购,必至学校停歇。即使有热心者欲整顿学务,又须另购校址,势必罢论。学校兴废,关于后进文野,诚非浅鲜。且历年谱度诵忏及一切公议乡中公益皆在公衙门,然则保全公衙门非吾乡人人之义务乎?”除教国文、算术外,还教授英语、音乐等课程,这在当时是很超前的。除个别请外地教师外,师资由旗营的前清举人、秀才、留洋归国大学肄业者或洋行翻译义务承担,学校经费由乡绅乐捐,贫寒子弟皆可入学,且男女兼收。琴江新式学堂的创办,创造了和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浓厚的文化氛围,成为琴江造就新一代人才的摇篮,李九盛为长乐新式学堂的开校之父当之无愧。

  李九盛治学严谨,著作颇多。李九盛16岁才有机会好好读书,私塾先生的束脩还是他姐姐在夫家(陈茂铨夫人王秀琳表姐的祖先)每天替他准备一碗米,累积一袋后,给先生的,有时吃饭仅仅以一、二枚光饼充饥,买不起书,就自己去抄,抄了100多本。这为他中举定下基础。李九盛留下的作品有赴建宁县任》《留别建宁绅耆》《建宁乡耆送行诗》《建宁祈雨》《癸酉乡试》《开办七场盐厘巡行》《纪梦异》《读书法》《教子孙读书》《游西禅寺》《大鲤山歌》《上溪行》《古剑谣》《割稻曲》等游记、诗词、为官为人的感悟等,是研究李九盛和琴江历史的珍贵史料。民国八年,仲昌先生掌竹崎关榷务,聘际丰先生到局训子弟。重阳节,先生返里,在其别墅消遣,与杨先生秋岩各拟《九日登高》七古一首。杨稿遗失。仲昌云:“频年鞅掌风尘久,黄花几度变重九。异地尝怀宋玉悲,芳樽暂对陶潜酒。登高前上竹崎山,苍茫故里几回首。虽陪张仲足盘桓,欲迫盛会夫何有。日昨征衣刚卸脱,复睹林园如旧友。佳节合让君辈先,胜情那肯居人后。拟摄此力凌绝顶,谁知不速客偏来。辜负筵前观牳战,愧无席上赋诗才。古人帽落龙山后,至今陈迹安在哉。落日西山动远怀,河山蒿目更徘徊。牢愁应洗万斛多,醉插茱萸又一回。”

  其子李心耕,有二男三女,光绪二十六年秀才,候补知县,后任闽侯第九区学务委员,1930年任省建设厅文书股主任,后赴南洋公干,病逝于台湾。孙李肤功也曾在琴江小学任教过,后参加十九路军,“1.28”松沪抗日,长期在兰州任过教,病逝台湾,李肤功的四个儿子都在台湾。

  我与后人中李本曾有一定联系,他是台湾商业成功人士,对于祖国认同很强,多次来琴江寻找李九盛的坟墓。笔者提供李九盛的史料,助他找到祖坟,令他感激不已。笔者多次与他交流琴江发展看法,他愿意前往台北故宫寻找琴江史料,我们现在可以找到清档案与琴江有关达到百份,有他的功劳。他一直有一个梦,可以在李九盛故居上重建,到时可以展示更多李九盛的老照片、手抄本等实物,让更多人来了解他们家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