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宁德:快速崛起的产业新地标

http://www.clnews.com.cn  2019-09-20 10:22:30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宁德:快速崛起的产业新地标

宁德汽车城(三屿)互通 魏昺灏 摄

  这是令人惊艳的闽东发展篇章——

  快速崛起的产业新地标

  “多上几个大项目,多抱几个‘金娃娃’,加快跨越式发展。”习总书记曾这样寄语闽东。

  宁德各级干部牢记习总书记嘱托,一任接着一任干,抱回一个个“金娃娃”,有力推动了闽东高质量发展。

  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消费类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全国规划布局最合理、装备水平领先的整车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及深加工基地,世界纯度最高的氧化锆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全国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产品线最全的生产基地……短短近十年时间,一个个全国乃至全球之最,折射出宁德发展的深刻变化。

  目前,宁德已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

  招商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从2018年开始,宁德市每年安排500亿元工业招商任务,为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注入新动能。

  “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产业集群。”宁德紧盯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核心链条抓招商,近两年累计对接产业链项目225个,总投资1050多亿元。比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同步引进31家一级核心配套商企业,纳入整车厂主流程同步规划建设,第一台通线车已于今年6月28日下线。一、二期项目全部达产后,产能将达到60万辆,产值可近千亿元。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形成集聚效应后,我们注重龙头招龙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协同发展。”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说。比如,宁德市立足四大主导产业关联度高、协同性强的特点,对接引建青美新能源材料产业园、格林美循环产业园项目,形成从镍、钴原材料提取到正极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闭环,实现制造业“正向、逆向”循环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8月26日,三祥新材与宁德时代、东莞宜安科技、江苏万顺机电等三家企业联合投资的镁合金项目落户寿宁县,打通了四大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的又一个新通道。项目一期预计2020年投产,达产产值可达100亿元,未来可望打造成宁德市又一个新的千亿产业集群。

  宁德市还探索创新山海联合招商机制,推动四大主导产业链项目向宁德各县(市、区)延伸拓展,实现产业链项目县域全覆盖。比如,福鼎邦普三元正极材料和鼎盛钢铁汽车板材、霞浦时代一汽合资项目及新能源产业链项目、柘荣不锈钢产业集中区、周宁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屏南新能源核心材料和汽车发动机、古田杉杉负极等一批百亿级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相继建设。一个个“大而强”“小而专”的产业集群正共同推动宁德迈出更坚实的发展步伐。

  如今,宁德市工业经济已形成“3个3000亿”的滚动接续态势,即在2018年全市实现工业产值3000亿元的基础上,目前在建项目达产产值可达3000亿元,正在对接洽谈项目建成达产后又可形成3000亿元的工业增量。再过几年,宁德有望迈入“万亿工业时代”。

  新时代,不忘初心、感恩奋进的闽东人民正以“宁德速度”“宁德温度”和“宁德力度”,汇聚起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澎湃动力,谱写新宁德建设的新篇章。

宁德:快速崛起的产业新地标

在周宁县浦源镇千亩高优农业园区,工人忙着分拣、包装小雏菊。 许孙月 摄

  蓬勃发展的乡村新气象

  今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下党乡亲们回信指出,“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极大地鼓舞了宁德广大干部群众。

  宁德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宁德市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一根本,依托各县(市、区)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和禀赋,制定出台茶叶、食用菌、水果、蔬菜、中药材、畜牧、渔业、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8+1”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构建起了“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据统计,2018年,宁德“8+1”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492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93.5%。

  蕉城区致力推动“一镇一岛一山一境”旅游开发,打造全域乡村旅游品牌。2018年,蕉城区游客接待总人数480.5万人次,同比增长19.7%。古田县70%的劳动力涉足食用菌产业,食用菌全产业链超过120亿元,特别是银耳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每年夏季,福安市浓浓的果香都会迎来八方宾客。福安水果种植总面积17万亩,产值约18亿元。霞浦海带、海参养殖如火如荼,带领10万多群众奔上了“致富路”。福鼎白茶成为当地农业支柱产业,2018年,白茶产业总产值达56.88亿元。周宁县花卉产业风生水起,“美丽经济”随处可见。屏南的文创产业让众多传统古村落在保护中得到开发,再现昔日芳华。太子参更是一枝独秀,柘荣成为全国中药材的重要基地。寿宁高山茶成为当地百姓摆脱贫困、实现小康的有力支撑。

  闽东特色农业,助力万千百姓甩掉了“贫困帽”,还诞生出一张张农业“金字招牌”:中国大黄鱼之乡、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晚熟龙眼之乡、中国南方葡萄之乡、中国海带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白茶之乡、中国鲈鱼之乡、中国栀子名市……

  今年,宁德市提出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等“五化”为抓手,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通过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宁德先后创建了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福建省农民创业园,11个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495个山地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有效带动农民增产增收。

  “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宁德先后打造福安、寿宁等葡萄标准生产基地10万亩,蕉城等环三都澳内海湾地区晚熟龙眼生产基地5万亩,沿海乡镇晚熟柑橘、脐橙及柚类生产基地10万亩等。

  通过创建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特色品牌,发挥品牌效应最大化。目前,仅福鼎白茶品牌价值就达到44.96亿元,名列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四,还被农业农村部列入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全市共有涉农类中国驰名商标22件,国家地理证明商标72件,居全国设区市首位。

  信息化,改变了以往农产品“不好卖”“卖不好”的困境。全市共设立1746个行政村布设益农信息站点,覆盖了80%以上的行政村。古田县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十方田”,推动食用菌“互联网+”项目建设。此外,推进食用农产品“一品一码”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市入驻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信息平台企业达1737家,是2018年初的3倍。

  企业化,推动“建一企而牵万户”。一方面,推广“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另一方面,引进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古田县的顺达、吉发、古甜等8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霞浦水产,周宁花卉、屏南花卉,柘荣中药材也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促进产业质效提升。

  根据规划,预计到2022年,全市“8+1”农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

宁德:快速崛起的产业新地标

  在福安市穆阳虎头村文化广场上,畲乡村民向游客推介当地的特色产品。 郑霄 摄

  振奋人心的脱贫新成效

  3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写在闽东大地“摆脱贫困”的四个大字,承载着闽东儿女的美好夙愿,写就了逐梦山海的宁德故事,引领闽东人民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据统计,30年来,宁德累计脱贫77.43万人,造福搬迁40.4万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7.25万人降至2019年初的193人,贫困发生率从3.176%降至不足万分之一。屏南县、霞浦县、古田县、寿宁县等4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顺利“摘帽”。

  宁德曾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而繁重。面对“硬骨头”,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大力弘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坚持精准方略,强化精准施策,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集各方之智、举全市之力攻坚拔寨,创造了扶贫开发的“宁德模式”。

  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宁德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和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形成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扶贫、全市动员促攻坚。通过开展“六个一”包村工程和“五个一”包户工程,市县乡干部挂钩1.8万余贫困户,统一规定每双月的17日为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日,通过工作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务下沉,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难题。同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精准扶贫督导室,建立扶贫领域精准监督责任清单、精准监督1+X工作机制,每年严格考核县(市、区)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成效……

  脱贫攻坚,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宁德市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8+1”特色产业,全面开展“一户一增收”行动,使90%以上具备劳动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一项增收项目。项目确定后,按照“缺什么就帮什么”,因户因人施策,一户一策推动,进一步释放产业发展对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

  “在家门口挣钱,农活打工两不误。”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村民董选创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笑得合不拢嘴。

  福鼎市点头镇大坪村地处白茶核心产区,依托白茶产业,村里先后引进六妙、董德等茶企,通过“企业+村+基地+农户”模式,解决就业问题,促进乡村振兴,带动农民增收。去年,大坪村人均收入达1.8万多元,村集体收入达10万元,董选创也顺利实现了稳定脱贫。

  如今,宁德市围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打造山区绿色产业带、沿海蓝色产业带和城郊高优农业示范区,探索形成政策推动、龙头带动、能人引路、定制产品、入股分红、旅游增收以及电商扶贫、地标扶贫等8种产业扶贫模式。

  发展特色产业,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是关键所在。宁德市每年统筹1.5亿元以上财政产业扶贫资金的基础上,建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资金池,累计为贫困户贷款7.2亿元、覆盖率达56%,平均每户落实信贷资金3万~5万元,较好解决了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缺资金的难题。

  屏南县创新“五个融合、三级联动、三项增收”的金融扶贫机制,被农业部确认为改革试验政策成果转化项目;古田县深化“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福安、霞浦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实施“农户自立工程”小额信贷项目,项目覆盖23个乡镇365个建制村。

  “茶树菇和兰花种植的贷款,有了镇政府的帮助,很快审批下来了,明年就能迎来大丰收,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古田县平湖镇新舫村村民苏小中兴奋不已。

  “我们为他争取小额贴息贷款,并帮助他联系技能培训。”平湖镇有关负责人说。同时,镇里帮他争取到补助资金和助学基金,还在后崎坂造福工程为其争取了一套安置房,让他一家实现了易地搬迁。

  说起今天的幸福的生活,苏小中笑得合不拢嘴:“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哟!”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培育一线核心力量至关重要。

  这些年,宁德采取从经济能人中“引”、退休干部中“召”、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中“培”、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推”、机关优秀干部中“派”等办法,引导各类人才下沉一线助力脱贫。去年村级组织换届,宁德新当选的村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富能手占到70%,引回外出务工经商能人、本乡本土大学生等267人。同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进五争十”三年行动计划,市财政每年投入2500万元,带动各级每年投入3亿元扶持资金,2018年全面消除“空壳村”,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占67%。

  “闽东事,天下理。”打赢脱贫攻坚战,宁德正在交出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也给贫困地区提供了反贫困的成功密码。

  数字说宁德

  打好海上综合整治攻坚战

  随着海上养殖业的扩张,无度无序无质养殖问题愈加突出。如何破解?自2018年7月以来,宁德开始全面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力争用两年时间实现全市禁养区内海上养殖全部清退,养殖区和限养区内养殖设施全面改造升级。

  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含养殖户投入部分),清退禁养区渔排13.4万口,清退藻类2.4万亩,养殖区和限养区内渔排升级改造19.7万口,升级改造藻类30.3万亩,清理各类废旧渔排10.3万口、海漂垃圾1.9万吨、白色泡沫球272万个,改造升级后的塑胶养殖设施不仅抗风浪能力强,而且增加了养殖水体,大大提升了产品品质与效益。此外,海洋景观和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在三都澳销声匿迹30余年之久后,去年以来又多次出现在湾内海域。

  海上养殖综合整治资金如何落实?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宁德市申请到省里财政补助9.5亿元,市、县两级也拿出相应配套资金,目前还在积极与国家开发银行对接,通过PPP模式申请环保专项PSL贷款,实现对改造升级的养殖设施予以补助一半左右,极大程度减轻了养殖户负担,增强了养殖户改造升级的积极性。

  超九成村庄完成改厕改水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顺民意、得民心的重大工程。近年来,宁德市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农村垃圾治理行动、农村污水治理行动、农房整治行动、村容村貌提升行动等“一革命四行动”,打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2016年,宁德市就率先在全省开展改厕改水工作,提出用3年(2017年—2019年)时间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农村厕所改造和村庄污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8.38亿元,完成改厕村庄2023个村(占比94.7%),完成污水治理村庄2018个(占比94.4%),惠及农村人口141万人。

  围绕提升农村整体形象,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海上养殖综合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工作,全市104个乡镇实现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覆盖,2137个行政村均实现专人保洁。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全市共发起村庄清洁活动3629场次,参与群众达21.4万人次。

  1737名河道专管员共抓内河整治

  宁德市通过推行河长制、湖长制以及实施“清新水域”工程的手段,确保内河整治提升到位。

  2014年宁德市就开展河长制工作,2017年全面推行河长制。落实村级河道专管员1737名,做到了河长组织全覆盖。宁德市还建立市、县、乡河长工作督查、考核等六项制度,编制“一河一档一策”,实行一月一抽查。同时,驻河长办检察联络室、开发应用“智慧河长”平台等做法也进一步推动宁德河长制的落实。

  自2015年7月开始,宁德市又开展安全生态水系建设和水利风景区创建。截至目前,共实施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23个,治理河长约282.1公里,总投资3.7亿元。同时,把水利风景区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目前拥有东湖、水韵九都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个,福安市武陵水利风景区等省级风景区12个。

  宁德市持续推进“两江三溪”重点流域、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在巩固4个市级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成果的同时,加快26个县级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确保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巩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快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从源头上减少径流污染和雨污混流问题,努力实现长制久清。

  今年上半年,宁德市进一步将古田横洋溪、屏南后龙溪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年计划投资1600万元,开展小流域水质综合整治。今年,宁德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工程也已启动,以“治污、防洪、水生态修复+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新型城市化治河理念为指导,目前已进入招投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