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八闽之子”陈金夏担任福建省太极拳协会会长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2-12 19:47:49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南山之上,习习风中,一人忽而“搂膝坳步”,轻灵活泼,形如仙鹤;忽而“提手上势”, 动如抽丝,迈步如猫;忽而“如封似闭”,如灵猫捕鼠,聚精会神;忽而“白鹤亮翅”,左右逢人,形象逼真。招招有法,法法皆真,气势磅礴,随屈就伸,又如长江大河,滔滔不断……身法多变,神光朗照,拳掌互变,刚柔相济。练拳者谁?长乐市唯一的“八闽之子”、新上任的福建省太极拳协会会长——陈金夏。

  带着对太极拳及陈金夏先生个人经历的景仰,记者近日走访了陈先生,对他略作了解。

  根扎本土,博采众艺

  长乐武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唐时民众即普遍习武,传世至今有鹤、龙、虎、地术、太极、等15个地方拳种,以及刀、枪、剑、南棍和锄头、扁担、藤牌、雨伞、文明杖等民间传统长短器械;长乐民风强悍尚武,人才辈出,代表性的人物有晚清时岱边村鸣鹤拳宗师谢如如、民国时期龙门村武术大师高连升、解放后二刘村虎形拳宗师刘宝棠等人。

  陈金夏先生8岁步入武林,先后师从多位当地民间著名拳师学练地方拳种。后适逢文革动乱,长乐民间械斗之风日盛,为求自保,各乡村民纷纷集资延聘拳师授拳,这个村授拳结束师父又被别村所聘。在动荡的岁月里,陈金夏先生就这样跟随自己的启蒙师父,几乎跑遍长乐南北各乡每个村落,因而屡有机缘接触各门各派,并与之切磋交流拳法,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武艺也日渐全面和精湛起来。

  时至今日,陈金夏先生在授拳时还时常会感慨地提到这么一句话——“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初涉武林的经历,大大丰富了他的视野,开阔了他的胸襟,他反对门户之见,提倡各门派之间要经常互相学习交流,他常谦逊地说:“各门各派皆有所长,孤芳自赏无从立足武坛”。

  正因为陈金夏先生如此虚怀若谷,海纳百川,不计门户,根扎本土,所以才积淀了他深厚而又独具长乐地方传统特色的武学造诣。

 

  名家栽培,十年苦修

  有谚曰:修学储能,先博后渊。武术家的成功,虽然离不开天资、机遇、名师教导、个人苦修等诸多因素,但如果不能处理好博与渊的关系,也是极难功成名就的。在武学之路上,陈金夏先生将这则谚语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先博后渊,渊而又博,即在博之根基上渊,在渊之指导下博。

  由于陈金夏先生年少之时就长年随民间拳师习练长拳、南拳以及刀、剑、枪、棍等器械,从而奠定了他厚实坚固的武学基础。1977年他有幸结识洪正福老师,并拜这位自然门、六合门传人为师。身为福建省体育学院武术教授的洪老师,是“武林泰斗”万籁声大师的大弟子和得意门生。

  1982年,经由洪教授举荐,陈金夏先生正式拜师于万籁声大师门下悉心研习太极。万大师的自然门、六合门、罗汉门等技击功夫闻名遐迩,但其精湛的太极功夫却识者寥寥。其实早在1932年,时年30岁的万大师在湘办国术训练所时,就潜心演练过“张三丰原式太极拳”。张三丰原式太极拳传至河北刘德宽后,刘又传赵鑫洲,赵再传万籁声。由此可见,万大师是张三丰原式太极拳的嫡传者。

  能获此机缘,得到万大师真传,陈金夏先生自然倍加珍惜。万大师原居住在福州东街旗汛口,后因旧城改造搬迁至鼓山山麓。从万大师住处到陈金夏先生工作单位所在地长乐城关约有40公里路程,自拜师之日始,无论寒冬还是酷暑,陈金夏先生风雨无阻天天骑摩托车往返于两地之间,足足十个年头,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直至1992年万大师仙逝为止。

  当年追随万大师练拳的各界不同技艺层次的武术爱好者有数百人之多,由于陈金夏先生聪颖过人,悟性超群,又不怕吃苦,很快从众人中脱颖而出,博得了万大师的喜爱,且被这位武林名宿收为关门弟子。晚年的万大师对这位关门弟子寄以厚望,不但将自己平生武学倾囊相授,而且还让陈金夏先生协助教学,这样更激发了陈金夏先生的苦练武艺的热情。大师的指点,大量的实战,加之苦心钻研,使陈金夏先生的武艺,尤其是太极拳技艺突飞猛进。

  在万大师和洪教授两代名师的共同教导下,陈金夏先生专修苦练太极拳达十年之久,太极技艺可谓出类拔萃炉火纯青。

  陈金夏的学生林佳香这样评论:“我认为我老师达到了武、艺交融的阶段,超脱了技术的范围,达到了艺术的境界。”

 

  传徒授业,桃李芬芳

  陈金夏先生学成回长乐后,他把万大师的武学引进长乐,1982年开办了自然门、六合门武术训练班;1988年面向社会举办了24式、42式太极拳培训班;1989年举办过少儿武术夏令营。1993年3月,他参加由国家体委武术学院举办的全国太极拳教练员培训班学习之后,成为长乐体校的第一个专业武术教练,正式开始了长达二十多个春秋课徒授业的武术教学生涯。

  他说:“技击是武术的精髓和生命,若没有认真学习、研究武术的技击和推手技术,就不能高水平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武术,就无法充分地展示中华武术的本来面目。”

  陈金夏先生数十几年如一日地执着研究传统武术的攻防技术,总结推广太极拳推手技艺,在向弟子传授拳械套路时,十分注意把重点式子的技击含义讲得深入浅出清楚明白。

  在教学上他精益求精,日月不怠,对弟子学生严慈共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武术运动员,先后为北京体院、北师大、武汉体院、福建体院等高等院校输送了数十位出色的武术人才;他的弟子在参加全国、省武术比赛中屡屡摘金夺银,共获得奖牌188人次(金牌89枚)。

  如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陈金夏先生已是桃李满天下。在陈金夏先生的指导和带动下,长乐城乡群众性武术运动已是蔚然成风,成立了各种武术组织,习武队伍日益扩大。长乐能当之无愧地被国家授予全国首批“武术之乡”的光荣称号,是陈金夏先生为长乐武术事业添加的浓墨重彩,是他数十几年辛勤耕耘呕心沥血的丰硕成果。

  陈金夏先生始终不忘万籁声大师“信义侠勇”和“炎黄子孙要争气”的教诲,常常教育他的学生:“学武德为先。”自己总是身体力行,践行着他的“德艺双馨”的追求。

 

  执着前行,理实交融

  武术界有“学三年,扔三天”和“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之说,意思是说练武术,学成不易,荒废容易;武术要成功,必须要天天练。

  数十年来无论工作多么繁忙,陈金夏先生始终苦练不缀,因而他的武功不但没有荒废,反而更上一层楼,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他以太极拳的阴阳哲理为主线,把数十年来所学的各家拳技比较、筛选、提炼、升华,然后像穿连珍珠一样,把他们串起来,像蜜蜂酿蜜一样把各派多彩多姿的精华揉为一体,融会贯通。即使走上领导岗位之后,他还是充分利用公务之余,苦心孤诣地继续他的武学研究,广交武友,切磋武艺,进行着武术实践,悉心地研究并提炼推手理论,印证技击招法,总结武学成果,创编并出版了《圆的运动——陈金夏太极拳械》武术专著,优化套路,把练习范围缩小到直径2米的圆圈范围内。他说:“这样练习太极拳不受人员、时间、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哪怕是自家的阳台、客厅都可以体验到‘拳打卧牛之地’的妙趣。” 从实践到理论,陈金夏为长乐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说:“中华武术是民族的瑰宝,是先贤前辈代代心血和智慧的传承,来之不易,我有幸得到了,我不能视之为已有,我要把自己所学所悟,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传给祖国的下一代,这就是我今生惟一的心愿。”

  可以说,对武术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便是他永不疲倦,执著前行的动力之源。因此,在数十年漫长的武学道路上,陈金夏先生留下了一连串坚实而又闪光的足迹——

  1985年12月倡导成立长乐武术协会。

  1986年被授予国家武术一级裁判(长乐第一人)。

  1990年福州国际武术邀请赛,获鞭杆金龙奖(一等奖)。

  2001年在三亚市举行的「首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比赛中,取得太极拳、太极剑两项世界一等奖。

  2005年10月在长乐市第六届运动会开幕式上,成功组织指导了大型武术表演。

  2009年5月16日至21日,首届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大赛在厦门举行,他独揽传统拳术、传统短器械2枚金牌,并获得大会颁发的个人技术风格奖。

  2009年8月被授予武术六段段位。.

  2009年11月26日至12月3日在台北举行的“全球华人传统武术交流大赛”中,共获得翻子拳术、张三丰太极剑、太极棍3枚金牌。

  2010年7月被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推选为“八闽之子”。

  2011年12月,张三丰原式太极拳获评“第四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月担任福建省太极拳协会会长。

 

  多年来,陈金夏先生一直致力于国际武术学术交流和中华武术的海外传播事业,先后应国外武术团体或组织的邀请,以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武术专家、代表团团长等身份,出访美国、加拿大、南非、马尔代夫、比利时、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武术学术交流活动结交了许多朋友,大力推广了中国武术,为武术运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及世界各地蓬勃开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鉴于陈金夏先生对武术发展的杰出贡献,我市人民政府于2001年就专门发文向全市予以通报表彰,并授予他“长乐市武术事业贡献奖”荣誉称号。时至今日,在长乐获此殊荣者惟有他一人。2013年1月,我市市委组织部又发函同意他兼职担任福建省太极协会会长。

  对于今后的打算,陈金夏先生说:“让武术服务于生命,以提高民众身体健康为宗旨目标,把太极拳继续发扬光大,推向全世界,造福全人类,使全民生活太极化。”陈金夏先生的语速语气如太极。

  (记者  柯多桂)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