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乐新闻网讯 他是一名党员,勤勤恳恳扎根电力事业十余载,他用行动表明尽职,用业绩诠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他叫施宝瑜。提起这个名字,供电公司里几乎无人不晓。他曾在公司的每个一线部门走过,虽然每处停留的时间都不久,但他留下的精神、技术、人才等都不断指引着这些部门走向更好。线路维护员、供电所长、轮训队长、送配电班长、配电专业抢修队队长……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每次的岗位变动他都绝对服从、无怨无悔,不讲条件、不谈待遇,听从指挥、默默奉献,他向我们阐释着雷锋“螺丝钉精神”的真正含义。在我市纪念建党91周年暨创先争优先进典型表彰大会上,他曾荣获“长乐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对于这份荣誉,他当之无愧。
“电力行者”,双脚走出安全稳定电网
四十多岁的人大多喜欢呆在较为安逸闲适的岗位上,然而施宝瑜却甘愿接起艰苦的输配电线路维护工作。在我市绵延320公里的输配电线路上,他就像一个苦行者,用双脚走遍了这万水千山,走出了一个安全稳定的输配电网。
天刚蒙蒙亮,输配电铁塔犹如巨人般耸立在崇山峻岭之间,每当此时,在含着露水的草丛中总有一个身影在穿梭,从日出到日落的行走,一基一基铁塔的细看、记录,这就是施宝瑜的日常工作。时常陪伴他的是炎炎烈日,还有狂风和暴雨,但他从没有过一句怨言,一直勤勤恳恳地行走在沟沟岔岔,服务于千家万户。
“金牌教练”,双手带出电力精兵强将
作为供电公司配电专业的兼职教练,在他的手下带出了300多名技术能手、两名劳模、多位公司的中层干部。他的能力得到了全公司上下的一致认可,他被冠以“金牌教练”的美称。
2010年11月,公司为检阅一线人员的安全生产技能水平,在农电队伍中广泛开展了“星级农电工”技能竞赛。作为本次竞赛的教导员和裁判员之一,施宝瑜负责在赛前对报名的58名农电工进行培训。拉线制作、低压横担安装,一项项竞赛内容看似简单,但如果认真考核起来,许多学员的技能要么不够专业,要么安全措施做得还不够。为了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水平,保证本次竞赛赛出质量,赛出成绩,施宝瑜现身说法,详尽地向每位学员解释了各个制作流程的安全事项、规定动作,并全程示范演示制作流程。由于参赛的农电工水平参差不齐,一遍示范动作下来,有些农电工还不明白,他只好在学员自由练习的时间里,采取“个别击破法”,耐心地为每位前来请教的学员再次讲解。在施宝瑜等几位老师傅的传、帮、带下,46名农电工在本次竞赛中脱颖而出,分别获一、二、三星级农电工荣誉称号。同时,在第五届“海西·电网杯”送电线路职业技能竞赛中,由施宝瑜带队的送电技能参赛队取得团体第九、直管县第一的好成绩。由他带出的施孝旺、卓国营两位省公司劳模更是荣膺“五星级电工”称号。
在公司去年组织的两次配电线路操作技能竞赛中,施宝瑜是所有参赛队伍的总教练,他手把手教外协施工班组规范操作的流程,他所带领的配电专业抢修队获得了团队第一名,多个队员获得了个人第一名。
“急救医生”,双肩扛起电网抢修重任
2011年,施宝瑜接任配电专业抢修队队长,成为了一位名副其实的电网“急救医生”。这意味着,从此他将与台风、暴雨、雷电、高温这些电网致病因素长期作斗争。
去年“五一”期间,我市遭受特大暴雨侵袭,线路倒杆、断线,危及电网安全运行,危及人民生命财产。险情就是命令!作为抢修队长的他,冒雨夜战,马不停蹄地辗转于各个抢修现场。他指挥抢修队员,从损坏电杆的清理到新电杆的吊立,丝毫不敢懈怠。为了在抢修时能省时、高效,具有丰富经验的他,还制定出了一套实用的断线抢修“宝典”。在他科学、高效的指挥下,电网迅速恢复,为我市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
“员工保姆”,打造和谐温馨电力班组
“以后我们要长相守了,长相守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说,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们都是兄弟姐妹,一个都不能放弃。”这是他在就职抢修队长第一天时和班组成员说的话。作为抢修队长,他始终坚持 “和谐平等”的管理理念。他的手下既有精英,也有新手。对待精英,他时刻不忘督促他们进步,而对待新手,他也从未放弃过一个,他总是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给新手们补课,加快新手们的成长。
抢修队成立之初,由于条件影响,他们的办公地点只能设在两港变电站,那是一个周围几公里都没有店铺的地方。他怕员工吃不好,就动员了自己的妻子到队里做饭。起初队里没有分配阿姨打扫卫生,他不忍心让已经累了一天的班员们再受累,便自己拿起扫把和拖把,打扫这个他们共有的大家庭。
“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这是雷锋的日记,也是施宝瑜的真实写照。施宝瑜,这样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诚信、 责任 、创新 、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为电力事业的蒸蒸日上贡献了自己全部的才智与力量。
(记者 林尔雅 通讯员 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