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陈钦俤:打锡匠的别样人生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4-01 09:55:47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大凡来过猴屿张村老人院的人,都会看到大厅里挂着一个重达200余斤锡制成的大吊灯,其造型之奇特,工艺之精致,令人叹为观止。这个大吊灯,就是首占镇岱边村小有名气的打锡匠陈钦俤,花了一年多时间制作而成的工艺品。4月1日,记者专程前往探访这个打锡“明星”。

  走进岱边村,记者看到在一间小卖店门口坐着一位年届花甲、精神矍铄的老人,便上门询问:“请问打锡师傅陈钦俤的家在哪里?想请他谈谈打锡的事。”那人一听笑了起来:“我就是呀,来,到我家里去。”说罢,他带记者来到他家门口,一齐坐在石板上聊了起来。

  锡是一种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它可以制作各种容器,并能雕刻各种人物、花卉,成为一种美丽精巧的工艺品,经常在民间文化活动中展示,深受群众的喜爱,因此锡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陈钦俤说,过去岱边村从事打锡的就有几十家,来这里订购的人络绎不绝。其中享有盛名的打锡匠就有陈钦俤的祖父陈发仙,他的工艺以人物、花卉锡制品见长,所作的人物栩栩如生,所描的花卉娇艳可人,闻名县内外,被誉为“打锡仙”。

  陈钦俤12岁时就被父母送到祖父那里学艺,由于他天资聪颖,又肯吃苦上进,6年时间从小到大,从简到繁,打锡工艺样样精通。18岁时,就独自到古槐镇中街开了一间打锡店,6年以后,又被猴屿乡请去做了8年打锡匠,由于这里是侨乡,陈钦俤除了打造大吊灯等之外,许多小巧玲珑的锡制品,也被带到了国外,这样“打锡仙孙”名字越来越叫响了。

  后来,陈钦俤为照顾家庭,在猴屿干了8年之后,便回到家乡岱边村,从事锡品制作。有一次,在厦门的一家珠宝公司聘请他做一批锡制品,老板为他精湛的技艺而动心,要高薪将他留下来工作,但陈钦俤还是坚持回来。

  说到打锡工艺,陈钦俤总结一句话:这是一门易学难精的工艺,不能吃苦的人是做不好的,他说,打锡,顾名思义是打出来的。每天要先将锡块熔化液倒在模具里,备足厚度不一的锡片,然后,进行划片、拼连、焊接,再用一只木制小鎚子,轻轻敲打,按照成品的要求,打出粗制品。接下去,还要用针尖那么小的切刀,进行磨光、修改,达到逼真、形似的要求。一件较为简单的锡制品,如锡酒壶,要磨上七八天才能大功告成。像其他“十二月花”那样的大制作,都要花上一、二年时间。

  打锡工艺的辛苦,人人皆知,也许正因为如此,目前,打锡的传人,寥寥无几。陈钦俤因身体欠佳,需要长期静养,再加上身在美国的子女一直担心父亲的身体,规劝他要安享晚年,所以现在基本上不再干打锡的活了,两夫妻在家里照看孙子,看看电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记者临离开时,陈钦俤拿出唯一珍藏的锡酒壶,对记者说,这个锡酒壶是祖父生前制作的精品,有百余年历史,虽然表面上有点划痕,但仍然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不久前,有人出价1万元,要买这酒壶,被他一口回绝,他要留作纪念,作为传家宝,一代传一代。

  (记者 王宪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