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孩子,我能给予你什么

简梅

http://www.clnews.com.cn  2016-06-21 10:50:03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从峻秀、巍峨的首石山俯瞰吴航大地,北境闽江苍渺,东部滨海平原辽阔,西城贯以溪川,南部丘陵绵延叠嶂,呈万千气象。山下阡陌纵横,高楼栉比,港口水陆通达,气势恢宏的现代公路与桥梁点缀延伸。顿时,水光山色、帆影涛声与繁华的人间烟火相互辉映,影照着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而首石山,一座高竣突兀的山崖,巨石形似帽,俗称“状元峰”,流传着美丽的传说——“首石山鸣击大魁,十洋成市状元来”,这传说与山下一座千年学府紧密相连。相传首石山于明永乐年间发出二次风过幽谷强震的回音,预示将有士子科举夺魁,果然,时适邑人马铎和李骐先后状元及第,之后,这座学府文武状元齐全,三鼎甲兼备,培养了一批披名儒硕士……

  历史披载着灼灼耀闪的人文光环,随长河拂去了从“万仞宫墙”到现代新学发展历程的沧桑风雨,多少润物细无声,如今的百年学府——长乐师范附小,正以深蕴礼涵的历史底蕴与意气奋发的瑰丽画卷,打造着时代前沿的教育名校。

  若无凌云志,岂能鸿鹄飞。

  一代代的长师附小人,以厚德载物为铭,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在千年古樟榕的庇护下,在夫子泉、月泮池与奎光阁深重清澈的时光中,一点一滴奉行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向度。而今,以厚朴学养、稳健开拓的林英祥校长带领的团结精细的团队,以“诗书润学 礼乐成德”为继承开往的教育理念,躬身笃行,独树一帜,卓立开创“诗乐附小”的崭新篇章。

 

 丹青泼墨松鸿志

 

  生于1964年的陈松鸿,是长乐教坛美术界的元老,他所培养的学生,有的考上中央美术学院、清华美术学院,有的与他一样,成为家乡美术教坛的中间骨干力量。从教二十多年以来,每年的学生画作,屡获省市级以上嘉奖,自己创作的国画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大型艺术书画展,深受好评,曾被评为福建省优秀美术教师。

  大凡对艺术有热切追求的人,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以艺达旨,陶冶性情,并从中汲养天分,培养坚韧的性格。陈松鸿是很特别的一个——

  校园中,时常可以看到他右脚艰难地行走,但却倔强的身影,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电脑技术与科技广告等尚属落后,做为名校,德育的宣传浸染无处不在,每个班级的标语、三栏,以及一个学期要出好几期的校刊,每期达十几个版面,学校的很多教学教具,以及宣传布置等,都须靠手工完成。专职美术教师少,他揽起了繁重的工作量,在每周多达十七八节的课程外,经常加班加点,辛辛苦苦手抄制作;乐于助人的他,每每老师开课要用的幻灯片、教学挂图,他总默默无闻地有求必应,用他擅长的技艺帮助完成。新世纪后,他带领组内老师开展了“百人现场绘画表演”,学生们挥毫泼墨,两百多幅画作鲜艳夺目,风格各异,造型夸张大胆,带来视觉的盛宴,观者如潮;每年策划组织的艺术节大型班班美展,60个班级上下连成一片,每班长达五米的画廊,更是组成气势磅礴的艺术海洋,将整个校园衍缀成童心的世界;他为了学校书画厅的布展免受台风侵袭,连夜冒雨骑着摩托车,浑身湿漉,赶到学校关窗,直至放心离去……

  谁也不知道,不是美术科班出身的陈松鸿,度过了多少个孤独与病痛及艰难的生活相陪伴的苦熬历程。他是小学三年级时发现走路不自在的,当时由于家里穷,只在家乡长乐鹤上医生那做简单医治,后越发严重,父亲凑齐家里仅有的一百多元,把他带到省城治疗,住了一个多月,炎症消除一些,但右腿病情没有好转,由于钱花光了,父亲只能忍痛背着他离开医院。那时,道路交通不方便,长途汽车少,拥挤的车上没有座位,坚强的父亲硬是背着他在车上整整顶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达家中……每每想起这一幕,以及父亲后来见义勇为、抗洪抢险而失去的身影,他总是泪流满面。

  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毕业,病情反反复复,最先在一个南平干部无偿帮助下,认识南平军医蒋大夫,用他寄来的大量中药服用三四个月稍有好转,才能逐步下床慢慢行走……家境的贫寒无法进行科学治疗,后得知是由于小时候躺在阳台入睡,湿气入侵,造成腿部发炎而致……

  生活总是与人开着最严峻的玩笑,也在一次次的苦难面前展开更为执着地对艺术的追求。陈松鸿从小就喜欢画画,他时常在乡村晒谷场,用瓦片在水泥地与房前屋后的青石板上作画,邻居的一个族亲哥哥,在干农活时,喜欢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等人物画在扁担内侧,活灵活现的,他极其羡慕。在艰难的环境中,他始终以画画来支撑着内心的信念。后来,由于伯父退休可以补员的政策条件,他才有机会踏上教育教学之路,曾先后在三溪、鹤上、沙京等多所小学任教。由于他的勤奋自学,通过两次在职期间短暂的素描与国画培训,以及后报考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造,在艺术上摸索,如饥似渴地学习创作,先师造化中自成体系。1989年,在庆祝建国40周年全市举行的书画作品展中,他的书画作品得到了长乐附小原副校长郑燕娇的赏识,由此开启了与百年老校的艺术结缘,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执著钻研儿童画的教材方法,将美与坚韧的种子洒遍校园的每一处。

  山水有清音,默怀松鸿志!他画的国画山水或沉蕴峻拔,用墨浓烈,犹如一路经历的坎坷;或灵秀逸隐,点点清波,鸟跃舟行,流韵悠长,犹如艺术造诣的绵延常青。

 

 豪气兼静徜徉人

 

  她喜欢坐在樟树下,看校园中古意盎然的八角楼、池、桥,看环绕着四周浓谧默立的几棵老树,春天来时,一片新叶层层叠叠,覆在粗粝黛青的枝干上,一阵风吹过,新生交接的黄叶,飘舞着,纷纷跌落。孩子们,迈着小碎步,只为闻一闻春天的味道,按捺不住,踩了上去,或是俯身趴在地上,他们的小手掬起叶子,往上一抛,快乐的童年就此定格在芬华的校园。

  她静静地享受着这样的时刻。

  而更多的时候,她的时间是掰着算的,步子是小跑着如湍流往前延伸。

  1995年,她来到了这座校园,师范毕业曾分配回家乡鹤上任教四年。刚来附小时,听说要叫她转教语文,她吓哭了。命运注定她是数学王国的驰骋者。她就是年仅40岁的特级教师郑静,现为长师附小副校长,福建省学科带头人,长乐名师工作室成员。

  一颗年轻的心,总是在岁月的历练中,如一颗种子,悄悄经历风雨、磕绊,而后在深厚的土壤中倚长成鼎天的树。起初她也是躲在小天地中,从一开始对教育教法呈按部就班的墨守成规,对付不爱学习、调皮的学生也毫无经验。到了附小这个大家庭之后,这所曾经培育出将军、科学院士、教授、作家、高级工程师、法律医学等领域专家的名校,拥有无数勤勤恳恳、德才兼备的名师。受到教风学风的浸养,她每天都感受着不一样的引领。犹记老教师对她循循善诱,对孩子要有耐心;开课时,由于她思维敏捷,应对自如,也总能得到及时的鼓励,并真诚指出不足。每一回的教研、听课、研讨,同事们对教案设计的逻辑思路、课堂语言的精到合宜,以及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等问题,总是态度认真严谨。在不断的学习中,她发现自己的差距,勤作笔记,虚心请教,并以天资聪颖的领悟力,阳光俊朗的性格,以及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很快就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年轻、浑身充满活力的她,于2001年就被推荐入教导处任副职,2005年独挡一面成为教导处主任。当时正逢素质教育蓬勃发展期,长乐附小成为全国“九.五”规划“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的实验小学。一扇创新求实的大门打开了,也是她教学生涯的重要转折期。作为实验班的成员,她的视野一下子打开,除了聆听全国专家谈经论道,和优秀的同行们交流切磋,与孩子们教学相长。北师大自由独立的教材也令她眼前一亮,她主动申报了“开发多元智能,弘扬学生个性”、“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实践的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等课题,在“先学后教”的实验中树立自信,得到了重要的磨炼。

  小学数学教学一直是她钟爱的事业,她曾把“数学”比作策马奔驰的国度,行者无疆的天地。在笔记中她曾热忱地写到:精彩无限的孩子,应对自如的交往,数学,这广大耀眼的舞台!她热爱课堂,勤于思索,无论是自己参加省市级现场赛课,还是指导其他老师,她都是倾尽自己所学。经过摸索沉淀,她发现数学课堂的奥秘就是“精炼、还原本真”,披着一身光环的她,如今燕归恬静,她觉得与孩子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是最幸福的,也是最简单的快乐!她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传递与分享”,施己予人,想让身边更多的同仁找到职业的“幸福感”,这个名词,在她身上蕴含着几多的深意:小学基础教育,树人立德,但一线教师工作压力很大,除繁重的课务,批改班上六七十号的学生作业,还有很多细节,每天都在校园中发生……有一段时间,她自己也由于压力太大,患了严重的失眠症,整夜无法入眠,而第二天一早又要赶到学校,周而复始……

  理想与现实,激情与付出,以及平凡岗位的辛酸苦辣,她深深地理解教师行业的不易。

  天道酬勤,肯攀登者,必心无旁骛!扬鞭教坛,静蓄待机,必迎来春华秋实!

  无论多忙,她都养成写教育随笔的习惯,百多篇的笔记文字优美,或思,或诉,点点滴滴渗入她对学生的爱,对教育浓浓的挚情。

  她有一个名言:将姿态放低,来爱孩子!

 

 心达博广拨玉琴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她的案头床头随处即书,集宇宙万物为研究对象,中华哲学之根的《易经》,她取道自然,信手拈来,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她喜好广泛,沉迷音乐,抚过手风琴,吹过口琴,跟着名师学过四年吉他演奏,上台弹唱《橄榄树》《西子姑娘》;一身崇仰艺术与自由精神的她,挥洒泼墨,将山水融化于宣纸,浸染国画风姿;她为学校编导十几个小品话剧,被师生称为“小品王”;她文笔凝练,写小说、散文、诗歌,通读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史书,看到人类走向文明的漫长历程……

  正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她上课从来不看教案,站在三尺讲台谈古论今,一篇作文光开头就可授以多种手法,令学生惊叹博采。教学手段从来不拘泥固守,用平等的方式引导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拓文本,让学生收集诗词曲牌、乐器、寿山石、旗袍等传统文化,进行理脉编辑。她对知识的传授重积累,广胸襟。她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身为国家教育部“国培计划”班主任远程培训的特聘导师与专家,足迹踏遍祖国的东西南北,在北京、浙江、山东、广州等地开设多场的专题讲座,向27个省做视频讲座,也为我省培养了一万多名优秀的班主任,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优秀辅导老师”、“‘知行中国’践行标兵”等荣誉称号。

  “树叶朝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树根向着水的方向奔跑”, 这个已在长乐师范附小工作了近三十年的优秀班主任、语文老师林玉琴,如她的名字一样,如玉拨琴,她对待孩子如亲人般的温暖,当了整整二十多年的班主任。“真正的教育是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积极乐观的人;真正的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要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对社会的大爱与责任心。只有健全的人格,愉悦的身心,成长起来的孩子才有幸福感。”她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她独具匠心,教室里窗台宽大,她买了大大的两个绿色塑料雪人,并给微笑的雪人披上对联,“灿烂的你——开心的我”、“活泼的你——真诚的我”,每天给予孩子积极乐观的鼓励。班级文化角,每周更新一次,“绘、描、剪、帖”,小巧手尽显斑斓;学习园地,以“竹、兰、梅、菊”点缀,寓意清新蓬勃与收获的沉淀;表扬激励版,德礼勤识绩,“不以善小而不为”一一俱全。班队活动更是丰富多彩,紧扣社会与生活现实,以“说真话错了吗”、“不攀比,爱自己”、“我不会妨碍你”、“我是妈妈好帮手”等形式多样、深入人心的故事、小品、场景再现,教育孩子做一个完善自我,举止文明的好少年。

  开学初,林玉琴会不等学校统一安排,先召开刚接班的家长会,雷厉风行、循循善诱地告知家长,在班上她会一视同仁对待孩子,大家不要递纸条、打电话,希望能从位置安排,学习照顾等各方面给教育工作添加压力;此举既树立了威信,并以推心置腹的真诚赢得家长的信任与理解;她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成立了“亲子组”,选拨家长代表,根据孩子的兴趣,分为“交游采集组”“爱心奉献组”“学习评比组”等,她任“总监与顾问”,组织利用周末或到郊外摄影、阅读,或开展爱心帮扶等。亲子教育促进了家庭和谐,孩子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她把满腔的爱献给这座人文之校,献给每个学生。多年以己力助学、为家长调和,向市级以上展示公开课几十节,负责长乐附小德育心理学工作、教研组长、大队辅导员整整18年。在自己孩子很小的时候,因为工作太过忙碌,无暇照顾孩子,为了托儿所的老师能以母亲般关怀孩子,她宁愿每个周末都去帮做卫生。

  她就是这样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从书香中沉淀“静、雅、逸、神”,追求真性情的人。

  “只有耐得住寂寞繁琐的艰辛,才能动情去答谢燃烧的岁月”。她那依旧光泽的脸上写着神采: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这有爱的人间……

 

 蕴笔开诚峰道雅

 

  诗书礼乐,品正流芳。

  黄开诚,一个内敛、蕴秀的青年书法家,他应西泠印社出版社编写的《秋声赋 爱莲说 游褒禅山记 墨池记》正书,花了两个月的时间,将平生蕴藉于点线之间的硬笔书法发挥到了极致,结字、行气、章法,一气呵成,形神兼备,笔笔皆与文中意象相契,包括布白、神奕及书家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汲取了他一直推崇的唐代书法家褚遂良的“方圆兼施”“清丽刚劲”“清远萧散”“铅华绰约”等意态,旁涉颜真卿、虞世南、欧阳询等名家锋笔,偃仰起伏,提顿逆止,轻重缓急,皆波势自如,在自然恬静中不失华美温润之韵,令人赏心悦目。

  身为长乐师范附小专职书法教师的他,自2000年来到这所校园,15年来,他已经获得全国书画比赛诸多金银铜奖,涉及毛笔、篆刻、硬笔,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名家作品展与精品集,还出版编写了《楷书技法宝典——颜真卿勤礼碑》《楷书技法宝典——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历代法书善字精赏.楷书洛神赋十三行》《常用5000字钢笔楷书字帖》等书籍与字帖。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导报》《中国钢笔书法》等刊物都对他有专题报道。

  这所校园,因为他,而多了浓浓的书卷气;因为他,每年都有无数脱颖而出的中华少年,秉承着传统文化的墨香,追求艺术的飞动流韵之美,在福建省中小学生规范字书写大赛中屡获佳绩。

  “平生只与翰墨亲”,这是他发自内心对书法的爱。喜欢上书法,完全源于机缘巧合,儿时,因为自己字写得差,没少挨父母和老师的批评,那时,他就在心中暗暗想,什么时候能写一手端正工整的字,让大家眼前一亮?初中时,由于一个语文老师字写得俊扬飘逸,在课堂上经常秀书法,他常偷偷在下面模仿,后来被老师发现了,表扬他临摹得象!无形中增强自信,并激发了学习兴趣。他开始有意识地去寻找字帖临摹,庞中华的字体优雅圆润,于骨力遒劲中见大气洒脱,他极其喜欢,买了就用心地练了起来,平时写作业也开始刻意运用字帖里的书写方法,由于认真与专注,字进步不少,竟能模仿出不错的“庞体”。少年心志,他后来也斗胆写信向庞中华老师请教,没想到过了一段,竟收到庞老师回信,信中满是鼓励之言,令他非常兴奋!

  考上师范后,遇到了启蒙恩师黄玉明,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他才开始系统学习硬笔与毛笔书法,从基础入门及后来的碑帖取法等方面对他帮助非常大,拓展了他的视野,为将来的书艺指引了方向。黄玉明老师对他极其赏识,见他聪颖好学,质品秉玉,鼓励他为学校编写一本《唐诗七绝句硬笔楷书练习册》,这是他最初的磨锤,也累积宝贵的经验。1993年毕业后到农村任教,依旧每天坚持练习书法。在黄玉明老师的推荐下,他于1996年调到长乐师范任专职书法教师,为学弟学妹们负责三笔字的书写教学,给未来身为人师的他们打下扎实的基本功。

  后到了长乐附小这块诗书蕴涵的百年校园,他深感身上肩负的责任,由于日常孩子们不注重精神文明的修养,忽视写字的基本功,不少同学执笔姿势错误,字迹潦草,养成不好的写字习惯。他起初尝试从毛笔入学,培养传统文化的底蕴。由于硬笔方便携带且实用,他决定用线条优美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一笔一划教孩子们最基本的书写。每堂课,他从起笔、运笔、收笔,笔画中点横竖折勾撇捺提等,开启孩子们的启蒙书法之路。“勤字当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深深明白书艺之路其修远兮,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寻求硬笔书法实用性与艺术性相携相生的浸养,以汉字的来源演变,古诗词的音韵流转,他不断树立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与崇仰。为了扶持幼苗,他从不忘给毛笔兴趣班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细心地记下每一次的进步……

  他离不开心爱的笔墨,每天在忙碌中利用课余与晚上的时间执笔抒怀。“以古为徒”——书法予他,如影遂真。

  文洽浦畔,希贤希圣,上善若水,绵延至长,这一群群耀闪着人性与智慧光芒的教师,丰泽润心,以独特的气质、风度、心境,成就独具一格的新时代附小。 

  春风化雨,渊养行正,真知灼见,体健艺美。孩子们的未来,如漫天的繁星,延伸着不知名的荣耀,而晴朗圣洁的天空,闪烁与铺陈着最坚毅的底色——献给所有长师附小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

 

   (作者简梅)应邀为“长乐师范附小建校110周年”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