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民生热点 >> 正文

“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 福州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

http://www.clnews.com.cn  2024-09-07 19:52:08   来源:福州日报  【字号

  质量,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每年9月是全国“质量月”,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聚焦福州特色产业,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企业,发挥链主企业“头雁”效应,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逐“质”而行,促进福州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的竞争,不是单个产品、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产业链、产业集群之间的竞争。”作为福州生物医药产业“链主”企业,福建仙芝楼质量总监杨娟娟对此深有体会。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该企业走上“一类一策”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之路,成为强链延链补链的中坚力量。

  从上游供应链的灵芝种植、包装材料和设备供应,到中游加工、标准制定,再到下游的销售、产业科普,逐级细分,聚焦质量“关卡”,福建仙芝楼发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带动农户5000多户,原料合格率100%,帮助12家包材供应商现场解决问题,包材一次性验收合格率提升至98.7%,赋能40多个下游分销商类,绘出一幅灵芝产业链全景图。

  放眼福州,在一个个质量标杆企业的带动下,更多串珠成链的“质量实践”正在上演。福州新型显示产业代表企业冠捷电子的700多家供应链全部通过ISO9001及ISO14001体系认证;锦纶产业龙头企业恒捷实业加强生产全流程质量管控,优质产品供给率提升80%、有效投料跃升至98%,创造经济效益6800万元……一条条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逐“质”而行。

  这背后,离不开省市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上下一心、联动发力。5月,福建省市场监管局、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的实施意见》,部署了12项重点工作任务。紧随其后,5月29日,全市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工作动员部署会召开,各县(市)区尝试“一县一策”“一县一品”,促进全链条质量提升。

  “还需要什么样的质量帮助”“有没有遇到什么难解的质量问题”……联合工信、建设、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纺织功能新材料、塑料管道、茉莉花茶等重点产业链企业调研摸底,部门把脉问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质量“工具”上阵,给重点产业链发展开出质量“病历”。

  产业链供应链里的“质量顽疾”如何治?当视野打开,不再局限于一企一户时,“进企业公益巡诊”、质量强链、标准稳链、计量中小伙伴计划、小微企业认证提升行动、“提质帮企”三年行动计划……一项项政策、一个个计划,开始与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赋能行动发生“化学反应”,迸发出政策叠加的多重优势,让产业链企业真正受益。

  截至目前,福州已举办质量技术帮扶会等36场,帮扶产业集聚区4个,解决质量问题117个、计量需求28项,核发3C免办证明82份、涉及产品11.97万件,举办计量、标准、认证、首席质量官等多期质量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人数达到500多人次。

  “特别是借助争创各级政府质量奖契机,我们也引导链上中小微企业同步导入ISO9001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品质、成本和交期上下功夫,增强全产业链竞争力。”市市场监管局质量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福州共有35家企业获评国家、省、市政府质量奖,树立了一批质量标杆,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记者 沐方婷 通讯员 游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