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夫天意之善人也,济物若其时;人心之奉天也,承元通其泰。是以取向能肇祉祥,应时可调鼎鼐。
纪念长乐建县1400年主题雕塑《航》正面
伊昔我先贤交世运推迁,感天时一改。举邦族徙南,卜湖山继代。宅新邑而广植古槐,敦素新宁;宁厥止乃美称长乐,养成乐恺。逾百万亩吾土,爰兹教化育材;千四百年家山,自是东南向海。
纪念长乐建县1400年主题雕塑《航》背面
斯邑也地脉钟灵,得仁者之乐;山峦营卫,生济世之贤。董奉蠲痾疾万民,遍植杏于福山;怀海创清规百丈,始祝发于龙泉。首石时鸣,邑人抡元之象;筹峰独秀,伸蒙成德是间。
若乃海峤卷阿,极智者之乐;文心旨一,本先生所求。黄榦侍师以编书礼,斯托朱门道统;陈烈避仕而称海滨,始为邹鲁派流。制二五算盘,柯尚迁宜称鼻祖;揆楹联瑜颣,梁章钜可为阶由。
及至世逢板荡,允赖邦有栋梁。我乡邑之长乐,唯乡贤之仁良。或匡危危之社稷,或济生生之大常。陈振龙引金薯解馁饥,功比禹稷神农教稼穑;陈文龙据孤城死故国,敕封水部尚书镇海洋。
古号吴航者,世传吴王夫差尝开疆至此,三国孙吴造船更为经略。江海交融,云天澄廓。望浩洋而涵良港,港曰太平;出水手而造福船,民风开拓。昔郑和出航柔远,十洋赫喧;候风开洋,七次驻泊。赍中土之物产,以遗远人;交海外之遐藩,而亘长乐。
稽夫长乐之民生,自来开拓以奋志。忆昔改开之初,百业同契。起于草根,衍于国际。乃今钢铁纺织,称雄其市。国际机场,巨手擎启。数字峰会,滨海福祉。唯邑党之相扶,犹华侨之共济。捭阖九域,卓伟行矣而谁何;踔厉四时,吾侪勉旃且犹未。
乐矣哉!乐土烝烝,昊天皇皇。逢良朝之穆穆兮,沐盛世之阳阳。志轩达以从容兮,颂长乐之未央。
注:此文之韵依《词林正韵》,以“大爱千秋,长乐未央”为韵。
相关链接
“航”
纪念长乐建县1400年主题雕塑以《航》为题,总长13米、船头高2.9米、船尾高2米,重110多吨,采用产自泉州的整块花岗石,综合运用浮雕、圆雕等手法雕刻而成。整体造型犹如一艘福船踏浪航行,寓意长乐像一艘大船驶过1400年历史长河,又将扬帆向海、奋楫逐浪新时代。同时语意双关,与长乐别称“吴航”相契合。
7月中旬以来,福州日报社与长乐区委宣传部通力合作,多次碰撞沟通设计方案。福州日报社设计部徐冶、吴世耀、李海燕等团队成员几易其稿,历时近3个月夜以继日地赶工,最终完成雕塑的设计创作任务。
雕塑分为正面与背面部分。正面立意为历史延绵、文脉赓续,将深厚历史积淀和独特人文底蕴融为一体,循着历史的车辙徐徐展开长乐千年画卷。千百年前,先民在这里耕田牧海,繁衍生息。春秋、三国时期,吴王夫差、东吴孙皓在六平吴航头造船,长乐别称“吴航”因此而来。西晋时期衣冠南渡、八姓入闽,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在此伺风开洋,开启了长达28年的航海壮举。此后,一代又一代的长乐人架海搏浪、向海而兴、拓海而荣。改革开放以来,长乐区秉持“大爱开明,能拼会赢”的精神特质,创造了“无棉之乡筑千亿纺织之城,无矿之地铸千亿钢铁之城”的工业神话。进入新时代,长乐区传承弘扬“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东进南下、沿江向海”发展蓝图,立足五港齐聚、多区叠加的先行优势,全方位推进福州滨海新城建设,全力打造生态创新宜居的现代长乐、国际航城,争当全省数字经济第一区。
长乐自古就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历代共有11名状元、955名进士,孕育了“大爱暖千秋”的文化品牌,还涌现出“珠算鼻祖”柯尚迁、“甘薯之父”陈振龙、天文学家高鲁等名人大家。同时,长乐文化和自然遗产星罗棋布,圣寿宝塔、漳港显应宫、九头马、和平街、首石凝云、金刚腿、闽江河口湿地等熠熠生辉,漳港海蚌、青山龙眼等地理标志更是享誉海内外。
雕塑的背面由三个板块构成。中间部分,林庆辉先生以“大爱千秋、长乐未央”为韵眼,创作八韵八段律赋《长乐赋》,用六百余字勾勒出长乐千年历史华章。左侧,以时间轴的形式,清晰展现了长乐从唐武德六年(623)设县至今的重大历史节点。右侧,是长乐区行政区划图,与正面的旧县治图相呼应,直观展示了千年长乐沧海桑田的变化。首尾两方印品“长安久乐”“一生长乐”,寄托了吴航儿女对美好未来的期许。(余少林 常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