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钢”好遇见 “织”此花开

作者:黄鹤权

http://www.clnews.com.cn  2023-12-06 10:14:34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编者按:

  为纪念长乐建县1400年,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联、区融媒体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了纪念长乐建县1400年主题征文活动。该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共征集到征文作品384篇。经评选,最终选出76篇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40篇。

  这些作品以敏锐的视角描摹出长乐人民勤劳质朴的精神面貌,多角度地展现长乐建县1400年的辉煌历史,也为长乐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领航区,全力打造生态创新宜居的现代长乐、国际航城提供文化支撑。即日起,本报将对这些获奖作品予以选登,以飨读者。

“钢”好遇见 “织”此花开

  城区全景图 姜亮/摄

  长乐北迎福建母亲河闽江,东濒台湾海峡,古称吴航,历来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其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1400年前,以董奉、百丈怀海禅师、陈振龙、郑振铎、冰心为首的恢弘史话可以洋洋洒洒罗列好大一箩筐,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但在现今社会,它作为“福建小雄安”的知名度是伴着“一黑一白”产业的崛起而逐步展现在广大世人面前。“一黑一白”产业即钢铁和纺织。“无矿之乡造千亿钢铁城,无棉之乡筑千亿纺织城”这句传唱至今的顺口溜形容的就是它们。

  多年来,二者有不同的投资路径,其中纺织业的线路主要铺轨在长乐当地,而钢铁则从长乐输出资本,在全国各地以宗亲血缘为纽带,落地生根。但殊途同归的是财富神话正在两个产业遍地开花,早已刻进长乐的DNA中。这并不稀奇,在某种程度上,这一张一弛的组合近乎等同于长乐,代表了一个鲜活的、变化着的、硬核的长乐草根文明。

  走出长乐

  清晨起来,沿着洞江湖而行,湖面水平如镜、旖旎多情,偶尔能望见几只白鸥浅触湖面飞过,留住涟漪荡漾。此刻春日暖意渐浓,河水愈发青绿。我和二三友人,谈起长乐近年来沉潜内修的发展,我们一致认为可谓是破竹之势,一路开挂。

  试举去年为例。过去的一年,长乐“招”“落”“投”掷地有声,实现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全省城市发展“十优”区等排位的历史性跃升,正向高质量发展城市阔步前行。从工业的表现看,能看出不一样的天地,许多工业经济指标显示长乐的工业发展在省内均拔得头筹。诸如,2022年,全区GDP突破12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600亿元,位列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其中,钢铁在长乐产业版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堪称中流砥柱。在时间的蕴育下,长乐籍钢企甚至在全国钢企江湖中也稳坐江山。提起钢铁,长乐人的江湖地位无人可撼。一个被外界广泛引用的数据是,在2020年,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中,冶金企业91家,其中长乐籍就有14家,占比15%。除了上述14家以外,还有不少更小一些的钢铁企业,遍布大江南北。其中,以江苏、山东、河北、山西、云南、广西等省份为多。

  辉煌名片的塑造离不开大量资金的加持。长乐钢铁亦如是。钢铁投资几乎成为牵涉长乐当地百姓最多的一个行业。长乐人能把钢铁产业搞起来,不是靠某个大佬砸下巨资带起来的,而是把亲戚好友都调动起来,以家族为纽带,集资入股,多则几百上千万,少则5万10万,全凭熟人熟面,无入股凭证,且投资圈不断外延。

  而这些投资钢铁等产业的第一桶金很大程度上讲是他们从国外通过省吃俭用,辛苦打拼赚来的侨汇,然后输送回国内。据长乐区冶金协会秘书长王春华介绍,过去,在长乐某些村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投资钢铁的历史。每年行情好的时候,钢铁厂一般都会在年底根据投入金额和企业盈利,统一进行分红。

  要想揭开长乐钢铁产业兴盛的神秘面纱,避不开一个年产值百亿的民营钢铁巨人。巨人名叫福建吴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吴钢集团),它就像一瓶“老酒”,是长乐钢铁人口中最醇厚的味道,关键词是裂变。从占前路左转,入弯,出弯,进入一条318国道,一脚踩实加速踏板五分钟即可望见吴钢集团。位于国道旁的这家钢铁厂,像开启一台印钞机,日进斗金。收费站前,汽车一辆接一辆,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仅自运送着三烧烟囱炼制过的数百吨300系不锈钢走向更远的狭长地带。

  在上世纪80年代初,吴钢集团的实控人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主动出击,与亲朋好友合资建起第一家钢铁厂,开始了与炉火交锋的日子。随着企业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其中参与经营管理的亲朋好友纷纷独立出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创建了第一批钢铁企业。

  面对一片山头,一个巴掌拍下来,就在这儿建厂。不平,那有什么关系?“弄一弄就平了!”这口气,说到底,一个字,急!在上世纪90年代,长乐人的投资足迹像是跑火车,峻急地走向全国,随后全国涌现出一大批浩浩荡荡的热量,汇聚成钢企中的“神秘门派”——长乐系。

  走出去的长乐子弟,总能在钢铁界大胆“创”,大胆闯,并很快崭露头角,就像淡定、儒雅却叱咤风云的镔鑫钢铁掌舵者陈禹,又或者像两次“折腾”后,上下齐心,士气大振的桂鑫钢铁林木平,亦或者像敢拼会赢、成功面前从头越的黎城太行当家人董玉平。

  在域外,炎风扑面,火流熏心。那些长乐籍钢铁玫瑰更是如此,她们的故事显得尤为精彩。她们是闻着滚烫的钢铁味道长大的,人生信条就是做生意、拉业务、做好产品、确保盈利,“从不放过自己”,这让她们所掌控的钢企得以在各地钢花璀璨,滋啦作响,在天际线上延宕,总是不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巨大能量。比如,印尼雅加达新中亚钢铁、越南圣力钢铁就是长乐系进军东南亚的代表。

  钢铁产业取得这一切骄人的成绩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随着中国钢铁去产能行动的大潮起起伏伏波浪式前进。长乐区冶金协会负责人回忆说,在过去三年,需求关闸,但开支却不能减少,已经经历了一波倒闭潮。但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钢铁是抹不掉的印迹。野望也是去不掉的,“哪怕利润低一些都行,只要还能干,我们就干下去,干到世界最强。”

  从“光辉”到“光灰”,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我知道,这是最让人唏嘘的部分。好在白昼渐长,夜变短。走过三年的反复后,越来越多的长乐钢铁人像一棵孱弱的含羞草,凭借独有的韧劲,坚持在钢铁一线,舒展开了叶片,也把“有灵气的钢铁”从外到内烤一通,重新带回光明,甚至超配额地绽放出更胜往昔的光彩。

  补强短板,

  长乐发展,有古代文明、草根文明,又不止有它们。在时间的大钟上还有两个字:现在。在滨海新城里逛一圈,肉眼可见的,长乐与世界的交集逐步扩大,深不见底。我看到更崭新的科技文明,正以蓬勃之势而来。那就是永恒不衰的白色浪漫:纺织,穿过人潮又升向天空远赴海内外。

  如果说钢铁是长乐的皇冠,那么纺织一定是皇冠上最璀璨的白色明珠。二者就是沿岸人民的钱袋和粮仓,一币两面,互相依附,缺一不可。拉长时间维度,在长乐政府有力支持和保护下,纺织业历来是长乐引以为豪的第一支柱产业,它给长乐人带来过巨大的财富。

  长乐纺织的起步很早,“国内第一台303型经编机,是1982年长乐金峰镇华阳村农民郑良官从德国引进的,专门生产涤纶蚊帐。当时就获得了不错的效益。”福建经纬集团林梅灼和林梅燕一齐说道。1983年金峰三星村引进咸阳市纺织机械厂生产的丝织机,创办长乐县第一丝织厂。1984年该村创办了长乐第一家提花厂“长乐县三星提花厂”,之后又引进常德市生产的303经编机,创办了长乐县三星经编厂。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到长乐考察时,留下一句话:“长乐纺织业像草根一样,漫山遍野,繁衍不息,生机勃勃,是中国草根工业的发祥地。”1992年起,更先进的经编机、花编机、提花机开始引进长乐,带动了产品品种的增加和档次的提高。

  1994年,长乐正式撤县改市。彼时,长乐在册纺织企业758家,年产值接近10亿元。也是在这一年,作为现行中国最大棉纺织厂商之一的经纬集团有限公司在林梅燕带领下正式组建,这是长乐第一家现代工业意义上的纺织企业。此后的二十年时间里,经纬集团在纺织业领域不断创新拓展,于长乐陆续成立了紧密层控股子公司7家,经纬新纤产能达到140万吨,并开发出福建省名优产品,亦是市场上的“香饽饽”:宝圈牌本色纱,连年保持11%的市场占有率,终至如今载誉满身。

  进入21世纪以后,长乐纺织产业更是茁壮成长,早在2013年,其总产值就率先突破千亿元,成为福建省乃至我国少有的区域性千亿产业集群,开始具备全国范围的“影响力”。2019年,长乐拥有各类纺织企业1063家,规模以上纺织业总产值达到2021.39亿,与1978年相比,增长了大约28万倍。当时70多万人口,大约七分之二都是从事纺织行业。在2022年,更是没有止步,长乐规工3677亿的总产值中,纺织业再创2574亿元新高,基本占了长乐规工总产值的3/4。

  夕阳将落时分,若驱车行驶在长乐临空经济区,眼前必豁然一亮,一条宽阔的道路两旁,密集分布着以针织、经编、花边等命名的200多家纺织厂。在福建民营企业百强中排得上号的“长乐军团”也坐落其间,和周边的居民区一道,呈现出独特的氛围,清冷而热络。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如恒申控股、永荣锦江、金纶高纤、长源纺织、长乐二棉、新华源、锦源纺织等,行业用工总计超10万人,构成了长乐在化纤、棉纺、经编三大行业的竞争优势,长期助力长乐跻身全国县域纺织三强。

  但近年来,市场瞬息万变,制造了清晰的阵痛。从源头看,作为石油产业的下游,国际油价疯狂下跌直接倾泻到纺织行业,导致市场内需低迷。再伴随着疫情的大考,以及终端产品的两头夹击,长乐纺织业更粗粝的现实是年营收每况愈下,甚至不少企业已经倒下。

  “每个环节都有点中风了,即使躲过疫情冲击,低端产能还是很难躲过行业洗牌危机。目前还有很多企业开工率很低,整个纺织外贸市场并未好转,产品库存大量增加。国外的外贸订单也非常不乐观,相对往年减少了太多。这种难捱的状态可能会持续一年半载,先撑着,会慢慢变好。慢就是快。”中国针织工业协会花边分会会长郑春华笑着坦率地说。

  “要稳一点”已经成为全国纺织业的共识。即便大势如此,凭借高度灵敏的市场嗅觉,长乐纺织产业的转型迅速进入快进模式,演绎了一出趁势而起,无惧风浪的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引领者则是己内酰胺行业龙头企业,位列202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53位的恒申集团。它的法宝永远不会是几个漂亮的字,而在于向功能性新材料方向转型升级。

  近年来,它可谓一路狂奔,茁壮成长,不断延链、壮链,把各种生产要素‘吃干榨尽’。看看下面的数字你不得不感叹这艘化纤巨轮的创造力:四年三次跨国收购,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年产值破千亿,扎根串连上下游八条产业链,入围2022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除了恒申集团在国内外引领风骚,长乐纺织老字号福建省金源纺织有限公司(下称金源纺织)也继续辉煌。有人说,当历史为我们关上一扇门时,未来或许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放在年产值同样超入百亿门槛的金源纺织一样不为过。当金源纺织面临再出发的抉择时,一个时代的机遇迎面而来——“数字经济”。它率先提出一个新颖观点:数字赋能生产“加速度”,工业互联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操作链,实现提效增速。

  有了创意,那接下来自然就要寻通路、推出产品。于是,在这6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金源纺织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走进金源纺织的绿色制造示范车间,放眼望去,是上百台纺纱设备上下飞转,滚下一锭一锭的纱线,半成品在生产轨道上自动输送,精准对接;车间主控室的电脑屏幕上,闪烁着实时更新的各项生产数据:前纺车间开台率100%,后纺车间开台率100%……原先需要五百人运作的生产线,现在几乎看不到工人,只有5-6人负责机器人运维。更多的生产情况,正持续在新的管理系统中实时更新,可视化、数据化。

  未来已来

  谈及长乐纺织多年来的发展历程,长乐区棉纺协会秘书长高鸿毅略微陷入了沉思,回忆如潮水慢慢袭来……他告诉我,长乐的纺织业始于金峰,金峰的纺织始于经编,也兴于经编。“晚清时期,那个时候金峰镇三星、华阳村就有‘当户织’的场景,全镇布局23家,女工二三百人,纺织机的声音不绝于耳,到现代更甚,家家户户都以有纺织人为荣,国内仅有,世界罕见。”

  真正让长乐纺织行业崛起的,是改革开放。一些长乐大型纺织企业的创办人亲眼所见,长乐纺织业是从福州高新区南屿镇江口村延伸过去的。改革开放初期,很多长乐人在江口做废品回收生意,看到江口人织蚊帐很赚钱,于是从江口村买了设备回长乐发展。那时,很长的一段时间,长乐在政府宽松政策和顺畅的金融环境下,曾创造过中国纺织企业的许多辉煌,最兴旺时,一个厂里就有3000名员工,10万多个纱锭、800多台织布机,被称为“摇钱树”。经常天还没亮,伴随着“嘀、嘀!”等响亮的喇叭声,一辆又一辆满载面料的卡车从货仓驶出。

  但彼时诸多纺织企业高速发展的劲头常被一头“饿虎”拦住。原来长乐纺纱企业需要的涤纶短纤原料平日多从江浙一带,甚至从国外采购。它的供应常受制于人,且价格昂贵。面对原料带来的“卡脖子之手”,长乐林梅燕、郑宝佑、陈建龙等知名企业家从中抓住机会,互相扶持,以中外合资等多种方式相继投入近百亿,实现原料的改造和升级。一时之间,一石激起千层浪,不论是公众,还是媒体——

  旋即,长乐纺织工业当时在全国同行业中创造了多个“一流”:建设速度全国一流,一期从签订项目合同到投产,仅用了486天,被誉为“金纶速度”;采用最新大熔体直纺工艺,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负责人透露,直到如今,长乐纺织行业每年仍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设备改造,目前产量相比几年前已经翻了一番。但有时,“酒香也怕巷子深”,现在不少长乐纺织企业都开始学会利用数字化进行营销,悄然改变纺织业产供销体系。

  他说,纺织业交易平台“乐纺云”APP就非常方便,打开它就能对接与需求相符合生产厂家,再打开“好运连连”APP匹配距离最近、运费最优的货车“拼车”出货。高鸿毅形容这个过程为“滴灌”,踏踏实实,不漏分毫,大大节省了十倍的效率。

  在长乐前工业纺织局局长程炎乐看来,离开数字化寸步难行,智慧赋能已经成为它们眺望世界的“第二只眼”。今时的长乐纺织正如过去的长乐纺织,天时地利人和具备,底气很足,最重要的是,重视乡情,仍然不忘互相扶持一把,还能够更好。“没有白受的苦。市场就是未来,在爱拼敢赢精神的鼓舞之下,更应该保持住自主创新的底色,找到小而精的突破点。我们会永远在路上,发挥光和热,用自己的方式描绘长乐纺织业下一个百年的精彩表现。”

  这瞬间的一席话,韵语悠长,足以洗去一身风尘。我发自内心地高兴。货物万千,只是长乐最普通的一面,而卧虎藏龙之人,才是一座城的灵魂所在。他们能脚踏缝纫机,眼看零固件,手舞打金技艺,上能知天时地利人和,下能知今晚该吃什么……过程中,不时有温暖的、动人的、惊险的、未知的故事时刻发生。

  我不禁想起,若干年前,费孝通再来长乐看到这座城纺织行业发展前景的那个画面,他正高声说,如今草根工业已经长成了大树婆娑。

  这些都是“一黑一白”产业诞生的执着与柔情,虽不足以概括长乐的所有,但足以让我认识到创意中的长乐,一座正在诞生“绿色硅谷”的活力城市。它与天上的云多少拉开了一点距离,正沿山海而居,爬坡过坎中永远不知“小满”,更多追梦传奇还将在航城大地上演,持续孕育着“千家万户入画图”的繁荣景象。

  祝福这片充满朝气的土地,期待这艘巨舰乘上时代的浪潮,滚滚前行,抵达四千亿规上工业总产值大门,让更多人间烟火的响声慢慢登台,让外界感受到这个产业兴城的代表的雄心、信心以及国之重器的力量,让背后山坡上某一朵花也听得见,做到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