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热、热,今天的“长乐蓝”虽美,但太阳似乎太热情了。
长乐最高气温已经达到33℃!听说台风“玛娃”过几天要转弯?但对于长乐人来说,接下来的“烤验”,可能更为煎熬。
中央气象台5月30日18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从台风路径概率预报图来看,“玛娃”未来或要转弯北上。
今年第2号台风“玛娃”(Mawar)的中心今天(30日)下午5点钟位于我国台湾省花莲市东南方大约505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就是北纬20.7度、东经125.0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3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6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420-52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80-220公里,十二级风圈半径80-110公里。
预计,“玛娃”将以每小时5-10公里的速度向偏北转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31日以后在琉球群岛南部海面逐渐转向东北方向移动,移速逐渐加快,强度明显减弱。
大风预报:30日20时至31日20时,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南海东北部海面、东海南部海面、台湾岛东部和北部沿海、福建沿海将有6-8级大风,其中台湾以东洋面和巴士海峡的偏东海域风力可达9-10级,阵风11-12级,台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可达11-13级,阵风14-15级。南海南部海面有5-6级、阵风7级的西南风。
降水预报:30日20时至31日20时,台湾岛东部部分地区将有大雨,局部暴雨(50-90毫米)。
明天……继续热,目前,副热带高压强势控制,随着第2号台风“玛娃“靠近,其北侧下沉气流增温影响,长乐未来三天天气炎热,6月1日午后可达33℃,本周最高气温甚至可能达到35℃。
小伙伴们记得防暑降温,多补充水分,户外作业人员需避免高温时段作业,警惕热射病的发生。
高温环境下,需格外警惕重度中暑,一定要引起重视,热痉挛、热晕厥、热衰竭、热射病均属于重度中暑,其中以热射病最为严重。
热痉挛
热环境下或剧烈运动后患者意识清醒,主要表现为肌肉疼痛和抽搐,多发生在腹部、手臂或腿部,常呈对称性,间断性发作为主。
热晕厥
指在热环境中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姿势时发生的直立性头晕。
热衰竭
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等虚脱表现。
热射病
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
医生提醒,热射病是一个由轻及重的连续过程,大家一定要提高对轻度和中度中暑的警惕性和重视性,出现体温明显升高>38℃,伴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等表现,应及时识别,避免病情加重和进展。
身边的人如果中暑了应该怎么办?
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的环境,用扇子或电扇扇风,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领裤带,利于呼吸和散热。
快速降温
可用酒精或冷水擦身,或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颈部、腋窝和大腿根部散热。
及时补水
若患者仍有意识,及时饮用清凉淡盐水或小苏打水,注意不要过急补充大量水分,以防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
紧急就医
若中暑患者病情加重,出现虚脱、抽筋甚至神志不清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等待救援期间,应将病人搬至通风环境中平卧,头偏向一侧稍后仰,防止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炎炎夏日,注意防范中暑!
补充水分和无机盐
高温天气下,不论室内外的运动量大小,是否口渴,都要及时饮水,可适当加入无机盐,补水方法少量多次,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不宜饮用含有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对于某些需要限制体液摄入的患者,高温下应遵医嘱补充水分。
饮食尽量清淡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保证足够热量,多食瘦肉、水果蔬菜。
科学调整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尽量减少户外工作,尤其是12时至16时,若必须进行户外工作,每小时应饮用500ml以上茶水或电解质水,并做好防晒工作。
合理安排外出时间
高温天气下尽量避免外出,如果一定要在室外活动,最好避开正午时段,尽量安排在早晨或傍晚,并且多在背阴处活动、休息,避免太阳直晒。
注意防晒、降温
在户外,尽量选择轻薄、宽松且浅色的衣服,佩戴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防晒霜,可随身携带一些解暑药,如风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保持凉爽、适宜的温度即可。
医生提醒,户外暴晒会中暑,通风差、温度高的室内密闭环境也有可能引起中暑,尤其是对老人、小孩以及患有心脏病、精神病等慢性疾病的病人而言,一定要注意通风、降温,避免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