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凝聚社会力量 合力共抗艾滋
专家:科学认识艾滋,提高防治意识
http://www.clnews.com.cn 2023-12-01 16:06:52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大 中 小】
长乐新闻网讯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凝聚社会力量,合力共抗艾滋”,旨在强调艾滋病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全社会要共同参与,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凝心聚力,目标一致,共同抗击艾滋病,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医护人员向群众宣传防艾知识 柯抒琳摄
艾滋病是什么?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作为普通人尤其是青少年又如何做到及时阻断艾滋病呢?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为市民讲解关于艾滋病防治知识,正确认识艾滋病,提高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是指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因为感染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后,HIV攻击免疫细胞,使得免疫细胞功能缺陷,继而导致免疫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免疫系统崩溃,降低感染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哪些?
感染艾滋病病毒主要有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三条途径。
通过带有病毒的血液传播:输入含有感染者的血液制品或器官移植,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口腔科器械、妇产科器械、外科手术器械、针灸针等。
性传播:存在于精液、阴道分泌物、月经血中的病毒可通过生殖器粘膜而进入另一个人的体内。
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妇女所孕育的胎儿或婴儿,可以在孕期、分娩期、分娩后或哺乳期感染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该如何及时阻断?
加强艾滋病患者及携带者的筛查,及早发现,减少影响。
发生高危行为后(多性伴、无保护的性行为、接触HIV感染者血液)要及时寻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人员的专业帮助,根据需要在发生高危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药物阻断感染,即紧急服用药物预防艾滋病感染。
发生高危行为后2-4周,要及时进行艾滋病检测。对此,HIV暴露后预防门诊点信息、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信息可在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官网查询。
预防艾滋病核心知识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大、死亡率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不可治愈、无疫苗预防。
2.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4.避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血液传播。
5.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6.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经性途径传播。
7.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
8.72小时内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9.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
10.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1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但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既不道德,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12.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记者 陈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