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郑锡文故居遗址

http://www.clnews.com.cn  2012-12-03 15:59:35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郑锡文故居,俗称“岳伯第”,亦称“方伯第”。坐落于长乐市政府前,十洋街西侧。它同坐落于十洋街东侧的孔庙学宫隔街相望,各呈气派。此地是长乐古城内最繁华的中心地段,在明初乃是郑和下西洋舟师每次往返季节的商贸物资的集散地。

  岳伯第东起胜利路,西止杨井巷,广131米。北枕解放路,南抵十洋巷,袤138米。占地总面积1万8千多平方米。

  岳伯第创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宅屋结构与布局,为明朝式“六扇五”或“四扇三”七柱出游廊的土木瓦房、三座并排、五落透后的建筑群体。中有岳伯第府厅、布政使司厅、花厅、水竹居、书斋、马房及耳边房等10多座。庭园中凿有三荷池与七星井,以祭禳火星。建筑群体皆坐北朝南,前门设于西侧中央,向西朝杨井巷,门前有三对旗杆碣,后门设于东侧中央,向东朝兴贤路。东西二大门,左右对称。庭宇规模十分壮观,气势雄浑。整体建筑群略呈长方形,颇似棋坪,号曰“棋盘厝”。在长乐明代官宅中尤享盛名,被称为“五第之冠”,或被赞为“五第十八里之首”。

  岳伯第前朝三台案,此山形如笔架。相传,知县詹莱十分景慕忠正廉明的艾庵父子之为人,除赠“清白世家”匾外,还在岳伯第中座两侧辟两条长巷为通道,象征二支笔搁在笔架上,以此祝愿岳伯第儿孙文运亨通,书香不断。

  岳伯第正厅上高悬武宗书诏“父子忠谏”匾与知县詹莱亲题“清白世家”匾,楹柱上张挂颂扬艾庵父子令德景行的数合对联。一联曰:“振采乌台,抗疏昌言,两代直声传国史;钟祥马水,承先启后,一堂正气仰家贤。”又一联曰:“诚感格天心,宫墀待漏,一图万古;荣褒叨帝赐,父子忠谏,四字千秋。”前联为浙江布政使司何源浚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莅闽有清丈之役”,至长乐时所撰。“两代直声”即指艾庵父子谏君的事。相传,岳伯第中座门首悬挂“紫薇星拱照”五字横匾,以祭禳火星。并于门旁挂一副对联曰“五马排金锁,三台拱紫薇。”以显耀格局。后人不知其故,脱下此匾。不出三年,果然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晚,岳伯第建筑群体中部遭回禄。尚留下东北部和岳伯第后座。

  岳伯第至今保存着弥足珍贵的文物:《待漏图》一轴,白绫裤一条,横匾两面,楹联数合,石大门框一座,石大马槽一具,古香炉一只。七星井至2000年旧城改造时尚存。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福建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兼长乐县长王伯秋,将岳伯第遭回禄后的废墟拓建为长乐大操场。上世纪70年代中改为灯光球场。旧时,县运动会均在此举行。岳伯第的东北部,新中国成立初期被改建为长乐第一百货公司商店。至2000年胜利路旧城改造时,岳伯第终于全部被拆毁,改建成多座七层楼房,古迹荡然无存。

  岳伯第的缔造者,乃郑锡文、郑源涣父子。锡文(生卒不详),字禹范,号艾庵。明弘治癸丑(1493年)进士。授义乌知县,县西有绣川湖,久而淤浅,锡文募民浚治,周围筑堤,修石闸以时启闭,积所浚土,树松其土。民因名曰“郑公墩”。擢征南御史,清风劲节,以忤刘瑾夺官。瑾诛,起云南佥事。累迁江西右布政。历官三十余年,苦节不渝。子源涣,字与聚,正德丁丑(1517年)进士,官刑部主事、员外郎。源涣与邑人林公黼、陈谈联名诤谏正德帝南巡,触犯天威。林公黼当场杖毙,源涣被廷杖得血染白绫裤而休克,醒后忍痛为公黼治丧。这种格君信友的义行为朝中正直官员所器重。源涣官终建昌知府。父子均祀于乡。《长乐县志》传《名臣》。岳伯第后人至今犹保存源涣公血迹斑斑的白绫裤与前人描绘艾庵祖孙三代等待面圣谏君情景的《待漏图》,引以为荣。(作者  郑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