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长乐水陆变迁

http://www.clnews.com.cn  2012-12-27 10:07:12   来源:福州地情网  【字号

  现在长乐太平港多有以洲、屿命名的村落,河流歧汊繁多。这说明,早先的太平港应是开阔的,港内沙洲、岛屿星罗棋布。因为港面开阔,海水能够进入,故宋代曾在今之龙门、岱边和坑田煎盐。到元代,盐场被废,港内开始淤塞。至明初郑和下西洋时,太平港虽开始淤塞变窄,但主航道仍然深广,所以郑和船队仍能在太平港内停泊。

  另据志书记载,长乐县东北有东湖,“延袤二十余里”,乃由“海风飞沙,积而成之”。盖因这里地处闽江口南岸,江水受东北风顶托,把所带泥沙折向南流,在沿岸形成沙堤和沙洲。到唐天宝年间,林鸥调集乡民围筑而成湖泊;湖周西达姚坑山、炉峰山、陈店山下,东及刘边山、蔡宅、广文等地,北至大当尾、小当尾和龙口下。相传,这里的海岸线曾经三迁:唐时岸线在今姚坑山、大当尾和龙口下,清初移至海塘下,清末又迁港咀。

  西湖在县东北,唐宝应二年(763年)由严光主持围筑,湖周长计3280丈。至明代,湖周长尚有20里,后经豪民围占,面积日小。相传,金峰以北的塘下与西北的沙尾和沙堤过去全都滨海,而沙堤和沙尾就在西湖边上。可见,西湖原先也当是海湾,后经人工围筑,才成淡水湖泊。

  又据志书记载,夹在东、西二湖间的陈塘港,“原系海地”,至唐大历年间才得开辟。相传,这一地区未筑海堤前,已兴建东、西洋塘,用以“御咸潮”。这两条海塘位于塘下南,是最早的岸线;至唐筑海堤,岸线移迁塘下;宋末,又经陈文龙主持增修,岸线伸至港口;迨至明代,莆盛山“山滨大海”,岸线再迁新塘;清初又移厚福,至清嘉庆年间再迁五门闸。而今县东滨海的石壁山和磁澳山等,至清代尚在海中。

  县东广阔的平原,也经多次围垦才逐渐形成。《新唐书·地理志》载,大和七年(833年),县令李茸在今县东十里筑海堤,“立十斗门以御潮”。按今鹤上去县约十里,当地群众说,这里地下皆为海沙,盖唐代所筑海堤当在这一带。宋《三山志》云,县去海二十里,说明当时的岸线又向东展出十里。此时,曾在沙京和小屿间兴筑海路塘,又在古槐以东五里筑大塘堤;仙岐一带也有“捍海为塘”的记载。

  到明、清,随着岸线的发展,先后又兴建南堈塘、漳港塘、漳港外大塘和壶洽塘等。史书载,壶洽塘未建前,今壶井与洽屿受海潮漫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