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人生何处不相逢”三说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7-23 08:56:44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人生何处不相逢”是哲理性诗句,它告诉人们:为人应宽洪大量,处世要留有余地。这是长乐流传的《夹竹桃》一诗中的句子。《夹竹桃》一诗的作者是谁呢?

  据传陈复升,字以见,号见庵,明嘉靖二十五年(1545年)进士,万历初擢广东按察司副使,分巡海南兵备副使。于万历四年(1576年),准许带职返乡。还乡后,他礼聘屿头蒋恪为“西宾”(家塾先生)。当时,姻亲首占村郑世威,号环浦,在家休憩,前往城关观察第拜会见庵。见庵宴请贵宾,蒋恪为陪。入席时,见庵请环浦坐首位,环浦谦让,不肯就位,转请蒋恪首坐。蒋恪坦然应允。见庵见状,怫然不乐。“席间,寒暄过后,环浦询西宾尊庚几何?蒋答云:‘虚度三十有七。’见庵早已蓄怒在胸,无处发泄,闻答哈哈大笑曰:‘此乃下官致仕之年。’蒋明知讥讽,只得容忍。但见庵余怒未消,故意出示名家工笔画一幅,画面是一丛夹竹桃,浓红深绿,设色非常调和。大家看后都赞不绝口。见庵请环浦题诗,郑素积学,不轻落笔,转请西宾先题。蒋恪生性豪爽,欣然搦管。正欲下笔时,见庵恼怒已极,竟然夺笔题曰:‘竹桃二树不相同’,寓意自己清高如竹,蒋不过是逐水的桃花,二者不能相比。这时的蒋恪忍无可忍,遂不顾礼节接笔续句云:‘万绿丛中一点红’,言下之意,万绿不过是衬扶、仆从,以‘一点红’比喻自己的高贵与自负。照理该轮到环浦接续,可是见庵暴躁,不能克制,气势汹汹地拿起笔来续句云‘我已化龙君作浪’。这一续句使席间气氛更为紧张。环浦见二人笔墨相轻,各不退让,急忙插手圆场,乃奋笔疾书‘人生何处不相逢’。勉强予以调停和解,宴会不欢而散。”(引自陈和栋《县城“二第”及其传说》一文)

  梁章钜的《燕居笔记》则另有一说:

  长乐人郑宪未考取时,在本县一户大姓人家教馆就职。这大户人家有一亲戚名叫省祭,来自京都。东家置办酒席,为亲戚洗尘。登席时,主人邀请郑宪参加。就座时,省祭虚让说:“先生请坐左边大位上。”郑宪慨然就位,毫无谦让之意,省祭衔恨在怀。酒饮数巡,省祭看了看墙壁上的画说:“郑先生高才,为各画题诗一绝,以助雅兴!”东家接着说:“我也有这样的意思,不敢言明!”郑宪说:“不难!请给题目。”东家指第一幅图,画面“乃杨太真醉卧于地,二阉宦扶起之不胜,明皇顾笑之状。”郑宪提笔题上一绝:“龙颜回首顾红颜,醉卧东风上马难。不是侍儿扶不起,只因恩爱重如山。”第二幅“乃朱卖臣挑柴读书”的画面。郑宪题诗:“一担荆薪一束书,且行且读乐何如。担头自有经纶策,堪笑糟糠妻妇愚。”第三幅“乃韩信乞食漂母”的画面。郑宪题诗:“乞丐当年事不虚,英雄未遇古谁无。临题恨杀丹青手,不画登坛拜将图。”第四幅“乃桃竹间植”的画面。郑宪题诗:“竹桃二树不相同,万绿丛中一点红。我去化龙君作浪,人生何处不相逢。”诗题完以后,主人和客人叹赏不已。后来郑宪“联登科甲,历官巡按御史,省祭为典史,为其所属。果一龙一浪,真诗谶欤!”

  根据民间传说,《夹竹桃》一诗是出自叶向高之手

  叶向高(1559-1627年)福清人字进卿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他屡与魏忠贤抗争,被阉党指为东林党魁,遭排挤,隐居故乡。朱由校(熹宗)登基后,魏忠贤阉党逐渐失势,最后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并凡是与魏忠贤有书信来往的,都严加惩处。偏偏这时有人告发:叶向高在隐居期间与魏忠贤有书信来往。于是熹宗派巡按使前往福清获取真凭实据,无巧不成书,这位巡按使却是叶向高的门生。因为当时应进士科举的士子向名人行卷的风气,以便推荐给主考官(礼部侍郎)。于是这位巡按使那时以举子身份拜东阁大学士叶向高为“座师”。这位巡按使奉旨赶赴福清叶向高住宅时,就命令随从在门口等候,自己直闯书房。在书架上魏忠贤来函赫然在目。他立即把书函掇起,塞进鞋靴内,然后命令随从进房搜查……事后叶向高感慨良多,写下了这一首诗。

  “诗无定论”可见一斑。《夹竹桃》一诗是谁创作,我认为无关大局,但“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深刻含义却要记取。

  (作者 黄山云 )

  (原载于2007年10月11日 《吴航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