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猴屿:闽水湿漉漉的乡魂

http://www.clnews.com.cn  2017-04-14 16:16:08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题记:发现猴屿,就是寻找闵水湿漉漉的乡魂。一片波澜,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一朵浪花,有爱拼会赢的激越。一抹涟漪,有乐善好施的悲悯。

  1、人文猴屿

  千里闽江奔流到此,把水直入海的一跃留给猴屿。这深情一瞥,“山涛海籁”都在腾蛟起凤!

  闽水泱泱,胎孕了八闽大地的人杰物华。

  一条蓝盈盈的母心之河,用不舍昼夜的澎湃,让古老的海丝之路在此踌躇,让大航海时代的先驱在此启航,让流长的“船政文化”在此发轫,让萌动的海权意识在此醒世……。

  发现猴屿,就是寻找人文浩荡的闽水。一片波澜,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一朵浪花,有爱拼会赢的激越。一抹涟漪,有乐善好施的悲悯。

  闽水南岸,东海之滨。猴屿,枕山拾海,宛然闽江口的唇齿!它呼吸四海潮汐,吐纳九州风雷,让开阔长成一种眼界,让弄潮长成一种姿态,让远洋长成一种心向。

  云帆蔽日,楼船接天。郑和舰队,在此开洋。像一江闵水,与大海对接。东方古国,远涉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与三十多国相拥。她深蓝无疆的触角,业已伸到东非与红海。

  闽江口,有过多么恢弘壮阔的历史承载!那千帆竞渡的一笔,写在大国海疆的漆蓝扉页上,潮湿了多少后人更蓝远的海天之梦。

  人文猴屿。

  一座山,也透着先贤风骨。一座寺,也透着济世情怀。一粒梵音,也透着禅心明慧。

  听!那是屏山寺的磬音吗?它从一阕偏安的宋词上起身,被气节凛然的郑丙,敲打成半壁江南的豪放。

  这里,闽水碧波,足以淘洗一世清白。万卷惊涛,足以荡涤铮铮硬骨。江天海阔,足以丹书家国情怀。

  长乐。猴屿。

  多么雄健的一曲地理音符!它在风雨残章的南宋,用夹岸葱茏的秀木,匡扶倾颓的江山社稷,撑起潦倒的一统河山。

  “从谏”,“远佞”,“勤政”,“用人”,“裕民”,“练兵”。郑丙,用治世方略,为时政望闻问切,把脉“五弊”杂症,为南宋开出一副“中兴”良药。

  复兴路线图!美政宣言书!

  他用闵水的上善,“海滨邹鲁”的道义,屏山岩的奇瑰,猴屿的人文钙质,为软骨的“宋体”壮魂。

  山水飞彩,草木流芳。

  看!松风皓月之下,嶙嶙抗倭义冢,仿佛八闽大地的一根肋骨,横斜于东南海疆。

  鸡笼山上,是谁的雕像,被海雨吹打成一杆旌幡?劈空而来的那声长啸,糅合了太多八闽子弟的烈心。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一腔肝胆,爱恨,被戚继光倾撒于万里海天,伴着风起云涌,席卷千军。

  猴屿,用一座山的慷慨,为英雄奠基。从此,这片水土,就有了成长的高度,有了威慑的尊严,有了峭拔的站姿,有了人文的迂阔。

  这方厚土,能担得起贤达的功德,能盛得下英雄的壮举。能让历史的音容鲜活成雕像,能让孤独的热血沸腾成江海。

  把民族的脊梁,临帖于岩屏,翰墨于文献,流泻于口诵,遍植于教化。然后,是“海阔天高”的人文猴屿!

  2、侨乡猴屿

  猴屿。

  先人们朝着水走,朝着梦走,朝着风浪走,朝着海外走。直至,把自己走成故乡的番客,把故乡,走成月明他乡里噙着的侨乡。

  菜刀。剪刀。瓦刀。

  刀把上讨生活。从握住“三把刀”开始,握住生存,劳辛,屈辱,命运。然后,任由人生的刀片被岁月打磨出锋刃。

  在猴屿,“侨”,是江畔潮起的离人泪,是侨眷望断归帆的相思苦。是风浪潮头绷紧亲情的船缆,是网住乡愁的丝线。

  “侨”,也是不囿一隅的内心伸张,是放眼看世界的精神旺健,是“决意要闯出一片天地”的苦乐园。

  “侨”,更是深入血脉的三段式:“中国根”,“奋斗史”,“华人梦”。仿佛每个段落,都被乡音、乡情、乡愁,用月涌江流的闽水串连。

  侨乡猴屿。

  中西合璧的乡村别墅,随处可见。外来元素,嫁接在皖东南的地域文化上。波路起伏的异国心路,为岁月打上烙痕,就像凝固的语言,或悠长的弦音。

  它们或鳞次栉比,组成侨乡繁华闹镇的特色。或孤兀独立,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宛然别调的闽乡风情画。

  发现猴屿,就是发现乡村华丽转身的背影。发现被“侨乡文化”点石成金的蝶变。发现滨海风光的闽江口,与世界浪潮击节律动的交集和关联。

  从猴屿村的中国四大银行,从频繁的国际西联汇款业务,从每年几千万美元的外汇,读懂一个自然村的经济当量,和蓄势雄厚的海外资源。

  侨乡猴屿。

  一座牌楼,是乡愁情结演绎的徽标。一座祠堂,是寻根之旅缔结的家族象征。公益,或侨资捐建的一座人文建筑、学校、寺院,是海外游子乌鸟反哺的中国心。

  把模糊的家族香火续上,把浓深醇厚的乡情续上,把心念移植于原乡。然后,一江春水,花月东风。感念:万象更新,世事轮回。

  在猴屿,“侨”是血浓于水的情,是终将重圆的月轮,是时间无法剥蚀的原色,是江海阻不住的归思。相隔万重烟水,也不过玉壶光转,天涯即是咫尺。

  “一岩两树,同根并茂。”多像猴屿!一半安身故土,一半立命海外。有守望,有辗转,却始终是同根共生,分不开的两处生命红鲜。

  “拥侨”。“优侨”。寻找猴屿,就是因循自然造化,在摩崖题刻的文化褶皱里,倾听这些神明的暗谕。

  “不与侨胞争利”。猴屿,捧着赤诚之心,用明山秀水,地域人文,森林休闲,生态农业,滨海旅游,绿色乡村,用猴屿尽其所有的善待,为侨胞洗尘,为猴屿纳福。

  3、生态猴屿

  绿色乡村,生态猴屿!

  在闽江口湿地,在蝙蝠洲,在浮岐州。到处是鲜活的绿,灵动的绿,腾达的绿……。这里,绿是梦里老家的签证,是山水桃源的入口。作为生命的原色,呼吸,乡村绿得坦荡,动情,深挚。

  绿,是大自然的馈赠!

  自春风浅斟的杯沿上起身,绿,就是微醺的一碗油彩。细雨横斜画笔,渲点山川、园圃、檐瓦。

  猴屿,始终清明地绿着。而绿,又是如此的生机浩大!

  听!芽尖刺破料峭,像一群洄游的鱼在破水。村梦安于三月,安于春潮带雨的倾听,就像竹子安于骨节的狂想。

  其实,绿也是乡村的根脉呀!

  相思树,银杏,这些时间的绿邮车,花去千年,把自己修行成一座乡村的宗祠。龙一样虬的干,潭一样深的叶,写满草木年轮的族谱。

  当然,绿,更是乡村的心灵生态!

  “乡村园艺师”,把群山莽苍之绿,林海葱茏之绿,沿着乡间小路铺卷。绿,在玉兰、海棠、碧桃的花枝上腹稿。在桂花、香樟、红豆杉的冠盖上滴翠。

  把绿,揣在怀里,担在肩上,捧在手上。把绿,铺设在赶赴的路上,黏着在舌尖的乡音上,描摹于村野的眉弯处……。猴屿,就桃花流水地绿起来啦!

  生态文明的熏风,扬起绿色猴屿的万顷阔叶。绿,沿着叶脉似的田间小径流布。乡村铺排着激情与汗水,潜滋草木,振举家园。

  绿色乡村,生态猴屿!

  所有至纯的水,来自清澈的凝眸。一场爱的俯冲和接力,从对水的善待开始,乡村,就春江花月地秀起来!

  灵动,这枚天生丽质的山水基因,比千年打磨的古道,还要久远和光亮。它源头一样清澈,初心一样娇媚。

  在猴屿。乐水,是乡村传承的手艺。工匠们,以道法自然的智慧,雕琢山水轮廓,研磨水天肌理,剥出夺目的潋滟。

  母性的闽江,就站在吐哺的上游,宿构春水,草拟潮汛。一江宽广的情怀,总是承载远方,汇泻福祉。

  多少乡村,在闵水臂弯里,被蓝盈盈的水点蓝。仿佛一个轻盈的翻身,就有了醉美的梦境。

  在前方,引吭的那支长歌,必是“治水方略”。它用生态之美匡扶山水,用清流濯洗璞玉的乡村。

  一竿利在千秋的长篙,摆渡乡村归路。一条上善的河床,引渡众水的清白。一滴原生态的水,驮起粉梗嫩叶的好年月。

  在猴屿,一滴纯洁的水,总能回到善终的江河。

  亲水,爱水,敬水,是乡村乐水的礼遇。他们用满院花树,承接一场雨的登门。用整洁的村巷,迎送一场晓雾的造访。

  把陈规束之高阁,把积习抛于身后,把牲畜圈养于围场……。乡村,敛起所有不洁的事物,让一滴游荡的水,从她秀美的脸颊滑过。

  在猴屿,一滴水,有不可侵凌的尊严。一滴水,有不容秽污的圣洁。一滴水,有不能辜负的期许。

  把心念交与水,把时气交与水,把运数交与水。一纸村规民约,在涉水的心窝,贴成一帧上好的乡村风水。

  在猴屿,须向大水工匠们致敬!他们深谙大自然的授意,因物赋形千秋功德。还在视通万里的指尖上,铺排出亲水、景观、生态的画风诗韵。

  一涓溪水、一汪潭、一泓湾、一面湖、一条江,是生态猴屿湿漉漉的乡魂……。

  【作者简介】

  张贵彬,70后,男,自2006年开始,先后在《北京文学》、《散文》、《星星》、《山东文学》、《草原》、《安徽文学》、《时代文学》、《四川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和小说。

  系山东作协会员,德州市作协全委委员,德州市写作学会副会长,德州市电影艺术家协会理事。

  在全国文学大赛上获等级奖50多次,其中,散文获“千年银杏,诗画安陆”全国散文诗歌大赛一等奖(湖北作协主办,奖金3万)。诗歌获“大韵杯”北方瓷都寄情怀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唐山文联主办,奖品价值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