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如有洞天 诗刻摩崖

——长乐六平山印象

http://www.clnews.com.cn  2018-12-25 15:12:38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六平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吴航街道,自宋、明、清以来,亭、台、寺、庙、书院递建,文人墨客相率登临,留下不少名人摩崖题刻。

  2018年10月21日上午,长乐六平山。作协的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对我而言,形同一场千年文化的旅程。长乐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吴航十二景,早已名闻遐迩。频临吴航十二景之一的“龙潭晓瀑”的六平山,也有十二道风景,确实让我惊讶不已。这是我吴航故乡的山脉,也曾无数次的登临,且歌且行。这次跟随着这位的长乐民俗文化专家郑义滋的脚踪,从古桥榕荫的太平桥为起点,沿着潺潺流水,汾溪之畔,看方池印月,听虎涧飞泉,初有钟声,步怀仁桥燕月沉溪,向山而去,到松关浮翠的如有洞天。86岁高龄的前辈,鹤发童颜,步履稳健,对于六平山汾溪十二景,如数家珍,侃侃而谈,着实让我重开眼界,欣赏不已。

  六平山系长乐主山,蜿蜒神秀,六折而上,主要景观有峡谷、亭台、寺庙、小有洞天、东溪精舍等风景。沿着“初有庵”旁的小径前行,豁然开朗,这里是东溪与西涧汇合处,形成汾阳溪。这一带东溪藏有“龙湫观瀑”“千涧飞蓝”“黄庭谷隐”等诸景。“无底之谷”澄碧一泓,围青漾翠。由于涧壁上窄下宽,遇上雨天,溪流横遭岩石阻拦,水花四溅激起蒙蒙雾气,甚为壮观。沿阶而上,半山腰竖立“乾坤一草亭”。亭始建于宋宝祐年间,几百年的风雨侵袭,只剩刻在岩壁上的亭名。为恢复古迹,东关村重建“乾坤一草亭”。亭上方是“如有洞天”景点,其间有作鳞洞、朝阳洞诸胜。这块石头有灶口、灶窝,真是鬼斧神工,是名闻遐迩的“丹灶”。传说杏林始祖董奉在这里炼丹拯救世人。南宋工部尚书陈合,德祐间移居邑东隅,开拓六平山小有洞天,建“天地四方宇”,优游其中,题刻“第一小有洞天”,至今犹存。宋太傅陈俞建“乾坤一草亭”。明进士曹贤建“六平书室’(后改为“东溪精舍”),明万历间,兵部侍郎陈省及子陈所立又于此建造亭、阁、庵、堂,种植梅竹等,刻石巧布其间,建成园林。当年这些建筑早已倾圮,惟存石刻50多处,各呈韵致。

  万松林,是六平山石刻的集中地。这里有陈省的"如有洞天"。陈所立为陈省子,万历丙子(1576)举人,历淮安同知,擢永平府,终贵州兵备副使。承乃父志,续营六平山,遂成景观。摩崖多出其手,至今留存数十处。“如有洞天”是明兵部侍郎陈省父子的园林。陈省和他儿子陈所立在这里种松树万株、梅百株、竹千竿。陈所立在这里摩崖题刻有十多处,其中在天启元年(1621年),题刻朝阳洞下面石壁上的《初有洞天》《如有洞天》《小有洞天》按照六平山依次而上的三首诗,最引人注目。

  初有洞天

  漫溯溪流步远峰,上方遥送翠微钟。

  松枝偃蹇皆成凤,树甲参差半是龙。

  小刹威栏缘蹬度,谁家急碓傍云舂。

  僧来初地心无着,一钵伊蒲万念慵。

  细品此诗,时光逆转数百年,仿佛看见诗人陈所立,漫溯溪流步远峰,吟咏于斯。青翠掩映的山林传来隐隐钟声,松枝成凤,树甲参差。望小刹威栏,听农家傍云碓舂米。心生禅意,就连初来此地的云游僧人,也会心无挂念,一钵一蒲万念闲散。

  如有洞天

  鹿屏强半是仙都,草阁峰腰入画图。

  坐见烟岚悬树杪,平看野水接蘼芜。

  山泉迸户生池草,石洞当门老碧梧。

  种得松阴三十顷,此扃昼掩著潜夫。

  诗写鹿屏胜境犹如仙都,草阁峰腰也入画图。坐见烟岚悬树杪,烟雾迷离,平看野水接蘼芜,碧草丛生。山泉迸户,石洞当门。种得松阴三十顷,故有万松岭之称,此扃昼掩著潜夫,引用东汉末年王符著《潜夫论》典故,诗人即使归隐山林,仍然心系天下苍生的情怀。

  小有洞天

  峰顶烟霞傍帝居,悬崖古洞木扶疏。

  松杉树老齐霄汉,钟馨声微入太虚。

  日月双轮更户闼,乾坤一线托蘧庐。

  浮生到此三浮地,咫尺身轻一筍舆。

  诗中可见小有洞天绝色美景,峰顶烟霞,悬崖古洞。草木扶疏,松杉齐霄。钟馨声声音,如入太虚境界。日月双轮,更迭户闼,乾坤一线,托起蘧庐。浮生到此,犹如身在三浮地,尘埃落地,心不染尘,咫尺身轻,竹风摇曳。诗人以为三有诗歌写六平全景,可谓匠心独具,

  并于天启元年(1621年),题刻朝阳洞下面石壁上,以誌情怀。

  一次汾溪十二景的文学采风,也是一场千年文化苦旅。名称犹在,风景依稀。许多当年的诗意盎然的风光,事过情迁,时代更迭,已经不复当时的模样。只有从先贤的古籍与摩崖石刻的文字,追忆当时的文人墨客的风雅。唯有如有洞天的诗刻摩崖,留永恒的印记,与大地山河并存,辉映日月,不逐岁月流沙。

  (作者 林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