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长乐旅游 >> 正文

琴江满族村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8-30 18:10:24   来源:国家电网报  【字号

  炎热夏季,位于福建省的闽江口湿地一片清凉,群鸟时而鹊起纷飞,时而于草丛间嬉戏,一派生机景象。溯江而上不远处,便是一脉窈窕可人的江水,她宛如一把古琴,娴静地卧在江口的芦苇地里,悠然自得,怡然自乐,它有一个可人的名字—琴江。

  琴江原本只是一个渡口,连码头都称不上,人烟稀少。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为加强边防镇守,镇闽将军阿尔塞奏请朝廷从老四旗(镶黄、正白、镶白、正蓝)中抽调513名官兵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闽江口水师旗营,为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营地地处滨海,未曾开发,且每逢秋冬两季海风屡作,沿江口直上,环境堪忧。奏请之时,官兵皆携家眷前往,且官位世袭,以保兵营稳定。水师旗营人数最多之时达到3000多人,一时称盛。

  雄赳赳、气昂昂,入闽后,水师旗营营地的建设成头等大事。从今人眼前的将军楼、毓麟宫、马家巷、旗人街、孝友坊、贾府、赖宅等古迹可以看出水师旗营的整体格局,大致来说,将军楼、毓麟宫以及整个营地的构造可以看出明显的八旗特色。毓麟宫建于水师来闽第一年,为立营之始,宫殿吸取皇宫建筑构造,宫内的小戏台甚至和慈禧宫殿里的小戏台一模一样。整个水师旗营布局呈“回”字形,相似太极八卦,入营地如入迷宫,又称“旗人八卦城”。营房以及官宅则吸收了江南建筑的构造特征,统一的“四扇三间”结构,三进三间,中隔天井,为单层木质结构房屋,青砖绿瓦,石板铺地,江南情调融入其间。

  在驻地官兵的经营下,水师旗营逐渐成型,北临闽江入海段广阔的琴江,南接鱼米丰盛的滨海沃土,有了天时地利,水师旗营迅速壮大。入闽之初,旗人生活多有借助当地人之处,如营房建造、语言沟通、水兵操练等涉及的木匠、翻译、水手等等,皆因边防之故来得容易。建成后的琴江水师旗营,由于当时大环境以及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几乎参与了清军在福建的所有重大军事行动,水师官兵异常艰辛,其中马江海战更令人惋惜。

  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法军侵入福建马尾港,朝廷下令“彼若不动,我亦不发”,且“不得先行开炮,违者虽胜尤斩”。结果法军乘虚而入,清军主将仓皇而逃,群龙无首。同年七月初三,琴江水师统领黄恩禄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率领本部水师官兵奋勇杀敌,重击法军,但因势单力薄,且装备不敌,600多名官兵中壮烈牺牲100多人,惨败而归,堪称壮怀未遂血泪撒,琴江江水红。

  马江海战中,福建水师共牺牲官兵700多人,民愤群起,为中法正式开战拉开序幕。后人在琴江旗营里敕建“忠烈堂”,设置烈士灵牌。每年七月初三举行公祭活动,人们自发来到江边放水灯,剪纸焚香,缅怀壮烈。如今,旗人街的后辈们会用三种语言诉说他们的故事—满族语温故往昔生灵、福州话倾注民族温情、普通话述说近代历史,生生不息。

  村中人才辈出,贾府、赖宅出将臣,黄廷枢为我国海商法的奠基人之一,延续着水师命脉。辛亥革命后,琴江逐渐演变为一个居民村落,大部分旗人留了下来。从1934年至今,琴江满族村归属长乐管辖,如今成为一个旅游观光村落,被誉为“江南第一满族村”。

  村里流行一种名叫“台阁”的文娱活动,表演者穿着满族服装,台阁可以转动,表演时惊险奇妙,尽情挥洒。正如书中记载:“以木板为底,旁以彩纱,褙为舟形,歌童舞女,作摇桨势,以眉目传神,舁于街上。” 台阁式的陆地行舟,精彩非常。“台阁”由他们的祖先从北方带来,已有200多年历史。看着他们的表演,行走在满族村落中间,遥望辽阔的琴江江面,禁不住沉思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