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长乐新闻 >> 长乐时讯 >> 正文

守护过去,拥抱未来!我区持续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

http://www.clnews.com.cn  2019-06-14 14:38:43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最美长乐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6月12日,记者在鹤上镇九头马古民居一期修复工程现场看到,项目已完成90%,进入扫尾阶段,这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将重焕光彩。

守护过去,拥抱未来!我区持续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

  鹤上镇相关负责人说:“修复前,我们对项目施工方的资质和设计标准进行了严格的把关,对整个古民居进行拍照,并记录原材料的大小和规格,以便施工时有参照依据。对于能重新利用的原材料,我们在清洗干净后重新安装回去;不能重新利用的,我们也照原样进行配补,做到修旧如旧。”

守护过去,拥抱未来!我区持续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

  九头马古民居的精心修复,只是我区加强古建筑保护工作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我区坚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思想,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主任,区长为常务副主任的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并建立区、镇、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不断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推进合理适度利用,使保护成果更加惠及人民群众。

守护过去,拥抱未来!我区持续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

  司马第修复现场

  落实红线保护强化消防安全

  我区划定和公布了3处全国重点、7处省级、7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保护两线”,委托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三普”公布的213处尚未核定公布为文保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划定保护“红线”。加大对各类项目用地的审查力度,2018年以来共开具文物保护区审查意见书208份。积极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的文物调查、考古工作,提出保护措施和意见。完善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基础性工作,整理313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录和基础信息,重新核定文物保护单位本体构成,强化文物保护“四有”工作。

守护过去,拥抱未来!我区持续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

  区政府与18个乡镇(街道)签订《长乐区文物保护管理及安全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任务、责任等。积极开展重点文物建筑消防安全联合大检查,推进文物建筑微型消防站建设的样板工程,在九头马古民居、显应宫、龙泉寺等11处文物建筑建立微型消防站,加盖消防蓄水池,铺设消防管网等设施,每两年对全区36处各级文物古建筑的灭火器进行更新更换,2018年更新更换灭火器867个,并在区博物馆开展以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疏散、消防灭火模拟演练活动。

  开展保护修缮助力乡村振兴

  “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近年来, 我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物保护的重要论述精神和在福建工作期间为《福州古厝》所作序言里的讲话精神,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委托有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对九头马古民居一期工程、南阳陈氏祠堂门厅、云龙桥、梅花乡约所等21处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对梅花古镇中古城墙、蔡夫人庙、乡约所、林位宫等4处文物建筑进行全面修缮提升,清除依附在古城墙上的畜禽养殖栏等构筑物,并启动“三线”的搬迁。

守护过去,拥抱未来!我区持续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

  我区对美丽乡村建设中涉及到的61处文物进行了走访勘查,下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230万元对陈时范宅第、赖府、将军行辕等6处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打造了以“九头马”为代表的传统民居、以郑和下西洋为主线的海丝文化、以和平街为代表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等一系列文物修缮保护的示范工程。同时,通过陈列式和动态体验式展示等方式,开展了“触摸历史、感受文化”等系列活动,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区文旅局文物办主任陈明说:“文物古建筑就如历经沧桑的老人,我们在保护修复时不是让她回到青春年少,而是延缓她的衰老,以一个健康老人的形象,融入社会生活,向世人讲述曾经的故事。”

  传承“海丝”文化

  为达到“海丝”申遗要求,先后投入近500万元,对“海丝”遗址地登文道码头、圣寿宝塔等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拆除依附在遗址地周边的违章建筑,制作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界牌,安装摄像探头等监控设备,并成立文物安全巡逻队,对遗址地周边进行定期巡逻。积极参加福州“海丝”申报研讨会,继续做好“海丝”遗产的挖掘调查工作,对全区范围内海丝文化、郑和文化相关的遗址地开展全面的调查、摸底。

守护过去,拥抱未来!我区持续加大古建筑保护力度!

  制定出台《长乐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施方案》,将悠久历史和丰富旅游文化资源的古村落作为文化底蕴的挖掘传承和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丰富的乡村旅游文化活动。对古村落中传统建筑风貌,淳朴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遗址提出做好文物保护方面意见、建议等,确保在规划中保护好乡村风貌,在建设中延续好乡村文脉。深入挖掘和平街文物建筑的历史文化内涵,收集整理片区古建筑的相关历史资料,组织文史、本土作家撰写反映和平街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中涉及郑和文化、士大夫文化、商贸文化、书院(朱子)文化、民俗宗教文化及周边历史古迹名胜六方面的文章120篇。

  (记者 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