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福建新闻 >> 正文

自豪!原来福建有这么多名报人、名记者!你都认识吗?

http://www.clnews.com.cn  2021-11-08 14:39:42   来源:东南网  【字号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翻开福建新闻史“档案库”,仿佛穿越时空,一个个人物、一篇篇文章,把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他们前赴后继、薪火相传,燃烧着理想,犹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恒星,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光芒……

自豪!原来福建有这么多名报人、名记者!你都认识吗?

  今天,向福建新闻先驱者们致敬。

  林白水:一生投身报业,一生驰骋“骂”场

自豪!原来福建有这么多名报人、名记者!你都认识吗?

  林白水(1874~1926):原名獬,又名万里,字少泉,号宣樊,使用过白水、秋水、口子、退室学者、白话道人等21个笔名,福建闽侯(今福州)青圃村人。中国报业的先驱,先后创办了《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公言报》《新社会日报》和《平和日报》等,是近代著名记者、报人和政论家。

  林白水的报人生涯开始于1901年,那一年,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出逃避难,清政府跟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林白水同广大爱国青年一样,忧心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这一年,他结束了长达八年的执教生涯,担任《杭州白话报》主笔。《杭州白话报》顾名思义就是提倡和宣扬白话文的,当时的大小报纸都是为政府呐喊助威,而《杭州白话报》却专为普通老百姓说话,可谓新闻界的一大壮举。

  在林白水参与办过的报纸里,最著名的当属《社会日报》,它把林白水“以报立言、以报启民”的事业发挥到了极致。

  1926年4月,直奉联军进京,人人自危,林白水却挺身而出,迎刃而上,在时评中斥军阀为“洪水猛兽”。8月5日,林白水在他主编的《社会日报》上骂了张宗昌的手下潘复,结果潘复第二天就派人抓捕了林白水,紧接着就以"通敌有证"的莫须有罪名匆忙将林白水枪决。

  林白水时年52岁,投身报业已25年,创办或者编辑过的报刊10多种,报社被查封过5次,自己入狱过3次。林白水与邵飘萍齐名,称“青萍白水”,两人因批评军阀强权势力先后遇难。

  一句名言

  “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

  邓拓:“事事关心天地间”

自豪!原来福建有这么多名报人、名记者!你都认识吗?

  图说:邓拓(1912—1966),原名邓子健,笔名马南邨、邓云特、左海等,福建福州人。曾任《晋察冀日报》《人民日报》社长兼总编辑、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候补书记等职。

  党的新闻史上有一句话:8头骡子办报,讲的是党报在革命年代一段悲壮的历史。

  这张报纸是《晋察冀日报》。1941年秋季,日寇纠集7万兵力向晋察冀边区扫荡,在最紧张的情况下,社长邓拓坚持出报:"凡有24小时较安定的时间,绝对保证出报一期!"报人们改装了印刷设备,所有的物资,8头骡子就能驮完。

  邓拓领着大家游击办报:敌人一来,机器埋藏在山中;敌人一走,挖出机器,继续印报。1941年9月到10月间,一个月内7次转移印刷设备。将《晋察冀日报》办成“民族的号角”与“边区人民的喉舌和思想武器”,使得《晋察冀日报》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支文化铁军。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晋察冀日报》还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邓拓的另一个重要身份,就是《人民日报》第一任总编辑。

  为了办好《人民日报》,采取了多项意义深远的举措,要求报纸要联系实际和群众,要接地气,不能束之高阁,提出不论是编辑也好,记者也罢,都要去田间地头和工厂一线,深入了解进行采访,坚决不能出现“只当新闻官”的情况出现。

  此外,邓拓还特地抽出时间,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署名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上,以此来推动工作的改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1949年,《人民日报》的发行量只有8万多份;到了1955年,这个数字就变为55万份。在广大群众中间广受好评,也得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多次表扬。

  邓拓的一生,与党的新闻事业紧密相连。他始终用笔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正如他在《谈我们的报纸和报纸工作》(1951年)中所指出的:“我们的报纸必须具有明确的党性。它和人民性、民族性是一致的。”

  一句名言:

  “坚持真理,疾恶如仇;铁骨铮铮,宁折不弯。”

  赵家欣:战地记者的传奇一生

自豪!原来福建有这么多名报人、名记者!你都认识吗?

  1915年,赵家欣出生于厦门,家中排行老二,因家庭贫困,从小爱好文学的赵家欣,高一没读完就辍学。之后,他从学徒当起,为厦门的几家报刊撰稿。1935年,赵家欣进入了《星光日报》,开始了真正的记者生涯。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打响,赵家欣一心想去前线采访,终于在1938年3月被派往战地。他先是来到武汉,参加了两个历史性盛会。先是在郁达夫推荐下,参加了“文协成立大会”,这场大会有周恩来、郭沫若、老舍、冯玉祥、张道藩等五百余人参加。当月,他又在范长江的推荐下,作为福建的唯一代表参加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首届代表大会。

  此后,赵家欣即与范长江等人北上前线采访,4月6日到达第五战区所在地徐州。在那里,赵家欣冒着炮火,写下了《陇海线上》、《台儿庄血战记》、《血火中的行旅》等著名报道。其间,他直接采访了孙连仲集团军31师师长池峰城。

  新中国成立后,赵家欣仍笔耕不辍,为报纸杂志撰文,已出版十余部著作。2014年,福建年龄最大的新闻工作者赵家欣走了,享年100岁。这位资深报人、著名作家,最令人称道和难忘的是曾深入战地,记录台儿庄战役,撰有《台儿庄血战记》等多篇著名报道。

  一句名言:

  “立志做个有所作为的记者,用文学笔调描绘时代风云和人间百态。”

  记录伟大征程,书写时代风云,这就是记者,生活在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华章。

  致所有记者:

  愿你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文若惊雷大地春,图如金刻斧留痕。

  谈论记者这个行业,那些在新闻史上留下名字的人,他们是塔尖,熠熠生辉;更甚者是沉淀在塔基,或许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故事,或许没有拿出引一时洛阳纸贵的传世佳作,但他们身上依然有着情怀的光华。只是内敛,悄然绽放。

  是他们,如此幸运,在漫漫时光中含英咀华;

  是他们,如此坚守,在社会变迁中记录人间百态;

  是他们,如此执着,立于时代潮头拨开迷雾追问真相。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奏响时代凯歌靠的是什么?

  惟脚下有泥,心中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