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聚焦长乐 >> 正文

远去的炊烟(十二)——岭寺:天险山下畲族村

http://www.clnews.com.cn  2015-07-15 10:19:23   来源:吴航乡情  【字号

  

岭寺畲族村就背靠着这座天险山

  热情的村民为我们引路

房前屋后种着一些小菜

  村里的老人还习惯喝古井里的水

 村民们时常聚在这里喝茶聊天

缺了一“脚”的香炉

  在《福州市畲族志》中,记载了一首《岭利畲胞盘十二生肖诗》,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第一生肖鼠存粮,畲村岭利好地场。麒麟山泽龙涎水,金鸡展翅变凤凰。”

  这里所记载的好地方就是猴屿乡浮岐村下辖的岭寺自然村。整个村子坐西朝东,背靠天险山(当地人说也叫鼎干山或重阳山),面对着蟛蜞洋。它不仅仅是一个高山小村,还是一个蓝姓畲族村。

  岭寺并无“寺”

  从长乐城关驾车到猴屿的“洋中”公交车站,约莫25分钟,再沿着蜿蜒起伏的水泥小道行驶,一路上山清水秀,还能见到白鹭在田野里漫步。

  5分钟后便到达岭寺。一株不知经过了多少载风雨的交冬树(方言直译,大概是因为这种树在交冬数九的寒天里也能充满绿意而得名吧)在微风中摆动着树枝,像是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岭寺是不是有很多寺啊?”刚发问,就引来一片笑声。

  村中年纪最大的老人蓝聿炎解开了我们的疑惑,他说:“我们村根本没有寺,‘岭寺’本该为‘岭利’,因为方言发音相近,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

  寺没有,庙倒是有几个。“金吾尊王宫”、“王元帅白马王宫”是村民平时祭神之地。两座宫都修建于清朝,但那时的古建筑早已消失在岁月深处,如今我们看到的皆是倒塌后重建的,只能从庙门口的石碑中找些过去留下的痕迹。

  在岭寺,被改变的不止是村名而已,连姓氏都被误写了。“我们本来是草头的‘蓝’,老祖宗的墓碑上都是这么写的,一看就是畲族的。后来报户口,不知道是汉字简化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变成了“兰”。大家有试着去改,可是都说不能改。”说起这件事,村民们感到十分遗憾。

  祖上是卖花公

  据《福州市畲族志》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罗源县白塔乡(现红塔乡)卖头饰花、纽扣小商贩因爱山川之胜,择居长乐县筹峰西麓院里庄。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卖花公后裔移居岭寺庄。民国24年(1935年)岭寺设“甲”,属长乐县潭头镇浮岐保管辖。1956年卖花公后裔蓝金姜成立农业互助组,80年代初,认定为畲族。

  “当时我们的祖先挑着扁担卖杂货,路过了长乐,看到山下小溪里有螃蟹和鱼虾,农田广阔肥沃,风景优美秀丽。当下就觉得定居在这里很好,吃喝都不用愁。”蓝聿炎老人说起了儿时长辈告诉他的故事,那时候卖花公迁到了山下的院里(现在也是浮岐的一个自然村),因为人单影只、势力单薄,被强盛的另一族赶到了山上的岭寺。

  据介绍,为了壮大自己的民族,村民们十分重视教育。民国时期,创办岭利庄私塾。1957年,改为岭利学校,设有托儿所和1-3年级。1963年,有线广播拉到村里,可以听到时事国事和政策法令宣传。

  “我念书的时候只有8个学生、1个老师。后来4年级去了浮岐小学,要走半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中午没有回家,吃自带的炖饭和大头菜。”一位村民回想起了自己的学习生涯,“我们村高中、大学生很多,还有好几个博士呢。”

  几百年来,蓝姓畲族自力更生,自强不息,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改革开放后,村民考虑到以后的发展,外迁的多了,常住人口就越来越少了。

  “80年代那会儿人最多,有100多个,现在常住的只剩下10来个。”蓝聿炎的眼里有些落寞,“我的子孙也都搬去山下,可我和老伴还是愿意住在这里,有感情咯。”

  岭寺并不大,依山而建的房舍中显露出的青瓦石墙,演绎着人类遥远的炊烟。数座老房尽管墙壁已斑驳,瓦楞已灰黑,还长满了青苔。但是高高的厅堂,古旧的米舂,依然显示着这里曾经的繁荣。

  缺一“脚”的香炉

  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岭寺,并未留下太多古老印记。只有那些经过岁月打磨光滑可鉴的石板路和砌得结实牢固的石头围墙,隐约可见往昔的光阴。

  蓝氏祖厅里的“四脚”香炉是陪伴这个小村最久的一样东西了。满满的香灰绕在炉周边,覆盖了一层又一层。

  传说,这个香炉是卖花公后裔从院里村带出来的,象征着把神明请到岭寺。多少代以后,有一个蓝姓分支想分出去,祖先就断去了炉的一个“脚”让其带走。所以现在看到的香炉只剩下三个“脚”了。

  岭寺村民每年正月十六供奉神明,这也与香炉有所关系。当年居住在院里的百姓为了在正日(即正月十五)神明能到自己村里,就要求蓝姓畲族迟一天供奉。

  正月十六是岭寺最热闹的一天。全村人筹资备好猪、羊、香烛、自酿红酒等拜祭,也有还愿的单独奉上整桌贡品。每逢这个时候,在外工作、经商甚至是远在异国的蓝姓子孙都会赶回家乡。

  据记载,岭寺从50年代开始就有人赴美国打工,十几年前,移民美国各州的已有22户96人,移居福州城内的3户14人。

  “后代们都没忘记自己的根,村口那个亭子和进村的这条路都是华侨捐钱建的。”这让留下的老人们感到些许欣慰,正如《岭利畲胞盘十二生肖诗》中所写的那样:第十生肖鸡叫欢,蓝鸟高飞走西番。落叶归根骨归里,衣锦还乡建家园。

  村民盼政府扶持

  “我们每周四回岭寺,周天晚上去福州。”年近七旬的村民蓝仲炽夫妻俩惦记旧时的邻里,时常到老家看看。“这里有个古井,水质非常好,放两三个月都不会长青苔,酿酒、泡茶最合适不过了。”

  热情的蓝大叔催促着老伴去舀井水泡茶给我们喝,饮上一口,果真清冽甘甜。古井位于蓝氏祖厅的左后方,开凿于建村之际,深度大约从脚跟到膝盖,无论旱涝,井水始终满溢。夏季冰爽,沁人心脾;冬季温暖,甚至有白烟弥漫。

  “这里很适合养老,种点菜、养点鸡鸭,绝对的生态。不少退休的老一辈都想回村里住,但又顾及到很多的不方便。比如,电话、电视线坏了也没人来修,路灯也没装,更谈不上网络了。”蓝仲炽夫妇表示,如果硬件能够有所提升,他们一定会搬回来。

  ——“嘿,今晚有菜吃不?没有的话我这里拿啊。春菜要不要,刚摘的。”

  ——“要,拿来,绳子放下去了哈。”

  用稻草三两下固定好菜,再绑到绳子上,上头的村民便将菜拉了上去。

  “依妹,要不要在这吃啊。山珍海味没有,新鲜蔬菜多得是啊!”

  谢过热情好客的畲族人,作别高山之下的岭寺。在此,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给予扶持,让这个长乐唯一的畲族聚居村继续留存并发扬光大。

  (记者  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