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吴航纪事 >> 正文

“我就是一老头”

——记董奉草堂管理员郑益坡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1-29 08:43:37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长乐新闻网讯 相信到过董奉草堂的人,都会对这里优美的环境和巧妙的建筑结构印象深刻,也都会记得草堂里有个和蔼可亲的老人吧。我也曾匆匆来过,时间很短,但老人的热情却始终留在我的脑海。基于这个缘由,我决定去探访一下他。

  到达草堂时已经中午。远远地就看到一个老人的忙碌身影。。他也发现了有访客到来,立即站起身,拍拍手上的泥土,朝我走来。我表明来意后,他笑笑说:“依妹呀,我就是一老头,每天都做一样的事,没什么好写的。”我仍不死心,“粘”着大爷不放。

  郑益坡,古槐镇井南村人,今年82岁,村里一个普通的农民。在董奉草堂当管理员已经9年了。刚开始,管理员的工资该由卫生局、古槐镇还是龙田村发还没确定,“闲着也是闲,就先干吧。”可谁想,郑大爷这“先干”,一干就是三年。好多人都劝他别做,弄不好一分钱都拿不到。但郑大爷却毫不在意,他觉得既然政府都这么重视,而且自己从小就听到不少有关董奉的故事,能做的事就先做吧!

  每天凌晨5点,一起床后的郑大爷总要在草堂走一圈,再“制定”一天的工作。除草、扫地、捡垃圾、浇花、剪枝、护树种,他精心照料、一丝不苟;展馆被擦拭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随着游客的逐年增加,镇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开发力度,在原先的“中医馆”、“南雅堂”、“杏林园”和“百草园”的基础上,又开发了太极广场、神医论道、三神医亭、登山道。看着偌大的“草堂”,郑大爷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董奉的精神到现在还在被人传扬,‘草堂’的环境也要对得起游客。”在郑大爷的眼里,把做好自己的工作,看作是对董奉的敬重和对前来瞻仰董奉的游客的尊重。如今的草堂干净整洁,绿树环绕,环境更加宜人。

  在众多的游客当中,有一拨特殊的人群,他们是我市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和省、福州市的医学院等教育机构的师生。他们每次组织一个主题,有的种植杏树,有的进行医德医风教育。郑大爷对他们的造访特别高兴,每次都要从仓库里一张一张地搬出凳子,来供他们休息。等他们走后,他又把凳子搬回叠好,甚至还要收拾他们留下的一大堆“礼物”——垃圾。

  “镇领导和卫生局的领导不但重视‘草堂’的开发建设,对我也十分关心。”说着,郑大爷就带我去他住的地方看看。他指着门边的一台冰箱说:“最早卫生局买了台冰箱给我,前不久坏了,镇里又给我买了新的。我说很少用,不用浪费钱。他们很好,非给我买。”起居间内除了冰箱、煤气灶和床铺外,还有个监视器,从屏幕上可以看见‘草堂’的各个方位。“这个也是领导给配的。有了它,晚上就不用到处查看了,而且一个晚上可以‘巡逻’好多次。”说着,郑大爷的眼里流露出不尽的满足和感激。

  晚上9点,天色已浓。郑大爷说要到馆里去看看。我疑惑地跟上了他。他推了推大门,接着挨扇确认窗户是否已关紧。我好奇地问这是为什么。“这几天风大,要是门窗没关紧,很容易吹开……”再三确认后,郑大爷才安心地回到了自己的小屋。

  时间不早了,当我问及郑大爷对董奉草堂今后的开发有什么看法时,他的回答却出乎我的意料:“依妹啊,你觉不觉得这里没有变成真正在医馆非常可惜。如果卫生局能每周或者每个月安排一些专业医生来这义诊一两次,那该多好啊。”凝望着眼前的这位大爷,我想他希望的不单是仅有的精神景仰,而是更多为人谋福利的实际行动。

  一天的采访结束了。热情、和蔼、认真、无私,这八个字应该是对郑大爷最好的概括。我带着敬意和不舍离开了草堂。回头望时,发现大爷还站在昏暗的屋檐灯下目送着我。一阵温暖冲击着一股热泪涌上眼眶,我希望郑大爷能够一直健健康康,就如那片茁壮的杏林一样。

  (记者  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