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长乐新闻 >> 长乐要闻 >> 正文

国内第一座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纪念馆落户长乐营前

http://www.clnews.com.cn  2013-02-04 09:55:25   来源:福州新闻网  【字号

  福州新闻网讯 3日上午,长乐市再次成为全国第一:85年前创设了中国第一个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营前模范村,85年后在热心弘扬闽都文化的长乐市民与企业的慷慨相助下,由长乐市诚信促进会等主持,在当年模范村村部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纪念馆,免费供公众参观。

  晚报长期关注营前模范村

  1928年2月5日至1933年,辛亥革命先驱、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时任福建省农工厅厅长的黄展云,选址当时隶属于闽侯的营前分县,即包括光俗、江左、高洋、至德、钦仁、绍惠等六里共77个自然村,创办了“营前模范村”,进行为期5年的“模范村”试验,比如革除差役整顿警政、清理丁粮改革赋税、破除迷信倡导文明、创办学校实行义务教育等,这是全国首个由地方政府直接领导的、极具特色和成效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比梁漱溟在山东邹平、晏阳初在河北正定县进行的“乡村建设”内容更为广泛、意义更加重大的农村社会改革尝试,也是当时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者为实践孙中山先生新三民主义纲领、探索农村现代化道路而进行的改革实践。黄朝云、黄良标、黄朝平、严以礼以及中共早期优秀共产党人郭寿生、王介山等人,以自己的救国热忱、革命理想和实践精神,在中国近代农村建设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

  本报长期以来一直关注“营前模范村”文化挖掘与相关文物古迹的保护。早在1992年,本报就与市政协等单位合作,举办了首届学术研讨会,之后刊登了大量介绍“营前模范村”及“营前模范村”创办人、领导人的史实,并参与呼吁保护、开发、利用“营前模范村”历史文化遗产,跟踪报道纪念馆建设进程。

  纪念馆展出大量珍贵史料

  “营前模范村”纪念馆,设在当年的村部。这里原是瀛州寺,模范村刚成立时村部设于此,后来模范村又在此寺办起营前模范村第一所小学。解放后,这里长期是营前镇粮站。后来,长乐市委、市政府将粮站搬迁,腾出此地建设纪念馆。向来热心公益的长乐市民慷慨捐款,生长于营前的著名企业家邹长泉第一个报名捐款36万元,之后数十位市民和一批企业捐出1000元至36万元不等的建馆款,使纪念馆于2011年10月如期开工。

  纪念馆面积近千平方米,共两进,以实物、照片、史料等,展示当年“营前模范村”的试验进程及改革开放后保护“营前模范村”历史文化遗产的进程。

  一进展馆,即为按1∶1比例所树立的黄展云铜像,铜像上的黄展云目光坚定,展示了85年前闽都先贤锐意探索新农村建设的勇气与排除万难的精神。前来参加开馆仪式的黄展云后人为之取名“思想者·实践者”。

  纪念馆展出大量珍贵文物史料,比如:孙中山给黄展云的信;1924年周恩来、邓小平留学法国期间与黄朝平在巴黎的合影;黄展云为当时自由恋爱并举行新式婚礼的村民当主婚人时,所赠送的贺礼——“琼花并蒂”横幅;《福建农工厅月刊》;“营前模范村”政府成立时合影的老照片等;“营前模范村”公仆所用的油灯、马灯、砚台等。

 

  创办者后人首次大聚会

  模范村首任村长黄展云,首任村长助理黄良标、黄朝平,警备队队长王介山、禁烟处处长郭寿生、代理村长黄端等人的后人共50多位,也首次从北京、上海及福州各地前来参加开馆仪式,在先辈共同奋斗的土地上实现首次大聚会。

  黄良标是罗源人,在1928年8月曾代理模范村村长,在1932年10月成为第二任村长。他的长子、三子、长女、次女各带着自己的儿孙们一起到会,一家三代各为“营前模范村”纪念馆赋诗一首。黄良标的曾外孙女陈柳茜是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她特意与母亲从上海赶来,并吟诗一首歌颂先贤:“丰碑千古在,功绩万家钦。应继先贤志,同怀爱国心。”她说自己不能放过受教育的机会。

  将开辟“营前模范村”专线游

  长乐市诚信促进会会长林道维是个保护文物古迹出了名的热心人,据他介绍,营前目前保留着不少与“营前模范村”有关的古迹。比如,保存有200米当年所建商业街。原先这条商业街绵延两公里,均为骑楼式两层灰砖房,因与厦门中山路极像,当时被称为“厦门街”。再比如,还保留着当年营前邮局建筑。除此之外,周边还拥有集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于一体的伯牙磹、营前三叉港、玉壶山公园及状元陈瑾纪念堂、白马王庙、岐头三落排古村落、闽海关营前分关官邸等。

  记者从长乐营前街道获悉,长乐将以“营前模范村”为核心,通过景观带、古村道等,将周边山水景观、古迹融为一体,推出“营前模范村”专线游,并开发长乐山海独味菜、名小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