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民生热点 >> 正文

中国首个外侨影像数据库诞生记:在鼓岭,找到“洋乡愁”

http://www.clnews.com.cn  2023-10-31 10:09:33   来源:福建日报  【字号

中国首个外侨影像数据库诞生记:在鼓岭,找到“洋乡愁”

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期间,林轶南(右)陪同“鼓岭之友”蒲光珠(中)和她的孙女一起去看她儿时的鼓岭旧宅。 记者 陈梦婕 摄

中国首个外侨影像数据库诞生记:在鼓岭,找到“洋乡愁”

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期间,毕乐华(左)和李怡英手持儿时照片合影。 林轶南 摄

  林轶南家在福州,现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这几年,他和美国友人穆言灵组成了“跨国组合”,一起在鼓岭、图书馆和互联网上“跋涉”,帮助曾经居住在鼓岭的外国友人及其后人寻找老照片、老厝,寻访老友。他还和团队——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们研发了“鼓岭家·谱”系统,力求为鼓岭上的建筑和人物拼出一张完整的谱系地图,这也成为中国第一个外侨影像数据库,让世界各地“鼓岭之友”的回乡访友之路变得更加容易。如今,鼓岭的许多老洋房早已雨打风吹去,但留存在记忆里的思念却伴随一生,祖辈工作过的地方,父母书信日记里记录的人和事,甚至家门口的一块大石头,都成为这些外国友人一生难以割舍的“洋乡愁”。

  “英”“华”喜相逢

  “平安,平安!我会记得一点福州话,但不记得很多。”前不久,一位百岁美国老人林恩逝世,他生前的最后一段视频,因为一口流利的福州话而在网络刷屏。林恩是任教于“福州私立协和中学”的美国人柏龄威夫妇的小儿子。1912年,柏龄威在鼓岭上建造了一栋单层石木结构的西式别墅。16岁前,林恩年年在鼓岭度夏,用小相机拍下了数百张鼓岭生活的老照片,为挖掘鼓岭故事、确定古厝地址、修复网球场等提供了很大帮助。

  林轶南给远在大洋彼岸林恩的孩子埃琳娜和埃文发去了一条长长的慰问短信:“我从来没有在线下见过林恩,但通过穆言灵的电话和他谈过很多次。当他说我们的母语福州方言时,我很感动。这就像儿时的一种本能,我相信他的心从来没有离开过他出生的城市。我多么希望他能回到福州和鼓岭,看看他小时候住的地方,摸摸长田溪的水,在那里他有着如此深刻的记忆……我希望你们知道福州人从来没有忘记他,福州的报纸和新闻媒体都发表了纪念他的文章和视频。我们都认为他是福州人。”

  就在今年7月,林轶南在鼓岭佩戴着摄像头和鼓岭村民郭庆一起帮林恩寻找儿时记忆。跟随着林轶南的镜头,林恩“漫步”在最熟悉的鼓岭长田溪边。“哦,我记得,约翰就是在这里掉进小溪里!”穿过一块大岩石,有一丛小小的瀑布,林恩兴奋地喊了起来。万国公益社旁的鼓岭老街,林恩记起了常去的“自新商店”,里面售卖玩具、网球、文具和孩子们喜欢的糖果等,“就像有求必应的‘百宝箱’”。

  “林恩跟我说过好几次鼓岭的长田溪,几乎每次通话都要说。”这样的通话多了,林轶南发现,“可能我们一直孜孜以求寻找的老房子,并不是这些‘鼓岭之友’最想找的东西。他们挂念的是这里的山水草木,最想找的是鼓岭的老朋友。”

  82岁的毕乐华来自美国传教士柯志仁家族,前不久“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期间她回到鼓岭。林轶南帮她找到了自己在中国的“双胞胎”姐妹李怡英。毕乐华的父母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在福州英华中学(现为福州高级中学)教书。1941年,毕乐华和父母的好友李学恭老师的女儿在同一天出生,这年又恰逢英华中学建校60周年校庆,为了纪念这特殊的缘分,李学恭将女儿取名为英,毕乐华被取名为华。在一张家庭聚会的老照片上,“英”和“华”分别被父母抱在怀里。稍大,她们又结伴上鼓岭避暑,度过好几个美妙的夏天。这次重逢,李怡英带着家族四代人都来了,毕乐华的福州话则在交流中一点点奇迹般“苏醒”。两人一起拿着儿时的合影再度同框拍照。林轶南按下快门,镜头中,两位老人笑容灿烂,和82年前一模一样。

  建“鼓岭家·谱”

  利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这几年,林轶南和他的研究团队在鼓岭的深山老林里,基本找到了极盛时期120多幢外侨别墅的位置。有时,他们运气很好。如毕乐华的家是鼓岭保存最好的房子之一,现在人们叫它“古堡别墅”。有时,寻找的结局有点遗憾。如程吕底亚的家,它只有一些残墙;加德纳先生的房子,也只剩下一口水井。尽管如此,这些发现还是让“鼓岭之友”激动不已,并尽己所能提供了家族珍藏的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

  其实,和庐山、莫干山等地带有近代房地产开发性质的老洋房相比,鼓岭的建筑都是外国人私人所建,就地取材,外观朴素。林轶南认为,鼓岭最动人的部分,不是房子,而是在房子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故事。为了寻找鼓岭的人和事,林轶南和团队开发了一个“鼓岭家·谱”系统,利用大数据和人脸识别技术,将所有能搜集到的与鼓岭、福州有关的人物照片、资料等都录入到系统里,让计算机帮助去辨认。

  “以前很多照片被称为‘死档案’,因为不知道照片上究竟是谁。早期,我们的方式很‘简单粗暴’,就是利用熟人介绍的方式,靠人工去识别照片里的人。但随着找到的照片越来越多,识别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因此,信息技术的引入就非常重要。”林轶南告诉记者,现在他们采取的方法是,先录入大量基础人像,并标识出他的名字。只要有新照片入库,计算机就能认出他来。

  由于那个年代拍照很珍贵,会留下照片的要么是重大事件,要么是很亲密的亲朋好友,系统会自动把他们连起来,由此就可以看到他所处的时代的社交网络是什么样,把社会关系网画出来后,只要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就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他的后代。如果一张照片上出现的是亲缘、血缘关系,“鼓岭家·谱”系统还能据其生成一棵家谱树,人物关系一目了然。有时一张老照片的拍摄时间很难确定,但只要通过计算机认出照片上的人,把他们的生卒年月、具体生平等数据录入后,就能大幅缩小搜索范围,让时间定位变得更准确。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刚刚打开国门,鼓岭上迎来了不少回来寻根的外国友人,但当时能提供给他们的资料很有限,他们想找的故友也多已星散,不易寻得。‘鼓岭家·谱’系统建立后,渐渐画出了一棵棵家谱树、一张张社会关系网。这样,未来这些外侨回来寻根访友,就会容易许多。同时,这也能为我们的外事活动和科研提供很好的资料和数据基础。”林轶南说。

  影像动起来

  如今,“鼓岭家·谱”系统已经录入了6000多张人脸。平台启动一年多,惊喜接踵而来。在耶鲁图书馆馆藏的相册中,林轶南团队找到了加德纳先生的父亲和兄弟姐妹们;在福州英华中学的旧照中,找到了柏凯斯的先祖兰马利亚的身影。一张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现为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的中外老师大合影,计算机从中认出了毕乐华的母亲,这是她在福州谋得的第一份工作,那一年她21岁。这张照片甚至连毕乐华都没有见过。巧合的是,站在毕乐华母亲旁边的华惠德,正是“鼓岭之友”、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外籍教授程高登先生的祖上。这张照片里还有很多福州人耳熟能详的名字:陈叔圭,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的奠基人;余宝笙,她在1985年建起了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所私立女子职业大学,是福州的骄傲……

  “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将这些看起来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画成图,我们突然会发现,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林轶南说,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外侨移动的轨迹,一生如何度过;通过分析照片中人的聚散离合,还可以看到时代的变迁。

  林轶南计划下一步要把平台建成一个开放式的数据库,让福州市民一起参与进来。每个人都可以登录查阅或输入资料,一起来谈谈自己的家族史,也了解福州的近代史。林轶南认为,在中国从传统封建体制转向现代体制的关键一百年,这中间有屈辱也有友谊,有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也有教训。而福州因为较早对外开放交流,在兴办西式学堂、医院等方面开风气之先,让普通人有了更多受教育和就医的机会。福州人应该了解这段历史并为此感到自豪。

  今年6月举办的2023“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留下了许多珍贵资料,林轶南把它们统统存进了“鼓岭家·谱”系统。其中有一张是在鼓岭村民郭庆家拍的。这是这些“鼓岭之友”回国前在鼓岭的最后一顿饭。中国人和外国人坐在一起用筷子吃中国菜,再高高兴兴地一起拍张照。林轶南把它和1903年的一张鼓岭照片一起并排放在了自己的个人网页上。那年,美国驻福州领事葛尔锡在鼓岭举办生日宴会,邀请了80多位鼓岭村民参加。如今,仿佛历史再现。故友重逢,你记得我祖上,我记得你祖上,其乐融融。而福州人的热情和100多年前相比丝毫不减。

  30多年前,加德纳太太靠着刘中汉先生的辨认,在邮戳上找到“福州鼓岭”,成就一段佳话。这是跨越了国家、文化和地理阻碍的鼓岭故事。今天,技术进步了,有互联网、人脸识别、人工智能去更便捷地挖掘和解读史料。但林轶南觉得这些都是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继续跨越国家、文化、时空,互相理解和尊重,去分享我们的发现,去谱写新的关于“和平、友谊与爱”的鼓岭故事。(记者 陈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