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巩珍与《西洋番国志》

作者 张端彬

http://www.clnews.com.cn  2023-09-30 23:14:37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在南京收了一个随从(后被提为幕僚)叫巩珍,他就是《西洋番国志》作者。

  郑和先将巩珍带到长乐,在那儿伺风出洋足足待了十个月,才让巩珍随舟师扬帆入海。天高云淡,巩珍站在帅船上,心中的思潮也如同脚下的惊涛骇浪一样翻腾起伏。他从孩童起就经常听周边的人传颂着郑和下西洋的盛事,还曾多次和小伙伴跑到下关边迎接郑和舟师返回故里。他向往大海,渴望跟随统帅郑和出访世界各地。

  这次出海时间很长,直至三年后的1433年7月才平安返回长乐太平港。船队先后到访占城、爪哇、旧港、满刺加、苏门答腊、锡兰、古里、忽鲁谟斯等二十余国。巩珍对此行途中的各国山川形势、人物风俗、物产气候等都一一作了详尽的记录。远涉重洋的三年海上生活使巩珍终生难忘。回到南京后,他多次登上下关狮子山夜眺,抚今思昔,心潮起伏,写下《卢龙山夜眺》:“北斗挂城头,长江日夜流,狮王蹲不动,鲸吼海天秋。”每当吟起自己写的诗,巩珍周身热血沸腾。他翻阅当年记录下的文稿,重新整理,编辑成《西洋番国志》一书。

  书写好了,也刊行于世,却不如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那样广泛流传。几百年来见过《西洋番国志》的人很少。直到17世纪末,钱曾所著《读书敏求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才提到它。

  1948年,天津一位藏书家将所藏《西洋番国志》彭氏《知圣道斋》抄本捐赠给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1959年中华书局正式出版《西洋番国志》。

  《西洋番国志》是郑和下西洋最初史料。例如书的《自序》中提到的指南针——水罗盘的航海应用:“皆斫木为盘,书刻干支之字,浮针于水,指向行舟。”夜间可以望北斗星定南北,白天行舟定南北靠的就是书中提到的“水罗盘”。在书中,巩珍翔实地记下当时郑和舟师的宝船和水船:“其所乘之宝舟体势巍然,巨无与敌。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水船载运,积贮舟者(储)以备用度”。

  巩珍,号养素生,应天府人,生卒年不详。宣德六年至八年(1431-1433)随郑和舟师下西洋,先是当士兵,后被提拔为总制之幕(相当于秘书)。宣德九年著《西洋番国志》。此书和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并称,也是记录郑和下西洋最原始材料。内中,除如实地记述各国的风土人物外,也对中国的航海史及中国文化史作出重要的贡献。《明史·外国传》主要依据《西洋番国志》一书修撰。南沙群岛中有为纪念巩珍而命名的巩珍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