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楼都是水,依伯你在二楼安心等待,生命比什么都重要,记得吃好东西、照顾好自己!”6日下午,在长乐鹤上镇东平村村民陈依伯家门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榕琴从小木船上探出身子,递给老人包装好的食物和饮用水后,耐心叮嘱道。当日,她与万年青志愿者们乘坐小木船,给村里40多位老人送去一袋袋救急物资,让小木船成了流动的“长者食堂”。
“6日凌晨两点,东平村发生内涝。村里的长者食堂无法正常运营,老人们又没办法出门买菜,很多老人独自在家,可能连饭都吃不上。”王榕琴说,当日一大早,她便早早地在企业家乡贤促进会群里发布了村里受淹的情况,寻求乡贤们的帮助。
“大家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哈!”随着一位位乡贤出面号召,大家纷纷慷慨解囊,迅速为村中老人筹集了一笔资金。与此同时,万年青志愿者团队在村部集结,第一时间从村中的食杂店买来一箱箱矿泉水、面包等物资,分装、打包,再分头出动,按片区将“爱心包”送到老人手中。
“一开始,我们都穿着雨靴,后来水位越来越高,雨靴不管用了,索性穿着拖鞋运送物资。”王榕琴说,在内涝最严重的几个地方,水位已达肚脐,难以步行。面对这种情况,一位村民志愿者划出了他平日里在养殖场使用的小木船,载着志愿者们踏上“征途”。
“怎样才能最准确地知道每位老人的情况?当然是靠‘敲门行动’!”王榕琴说。天天在长者食堂和老人们打交道,村中每一位老人的情况,志愿者们都熟记于心,大家划着船、蹚着水,挨家挨户敲门,先确认老人的身体状态和安全情况,再送上足以应对当前情况的食物和饮用水。
“碰上暴雨天和内涝,我们早上正发愁没有吃的要怎么办,没想到书记坐着船给我们送来食物,让我们心里暖暖的。”村民王依姆高兴地说。
“所有老人都吃上饭啦!一个都不少!大家放心!”与此同时,一张张展现老人们最新状况的照片从村中的各个角落发送到东平村的群众微信群,向四方的游子们报着平安。“看到老人平安,不缺吃喝,真是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老人们的家属纷纷在群里点赞。(记者 宋亦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