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长乐新闻 >> 长乐时讯 >> 正文

​167只!黑脸琵鹭“访客”数量近年最多

http://www.clnews.com.cn  2022-12-22 11:34:06   来源:长乐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原标题:闽江河口湿地加大保护修复力度,改善鸟类栖息环境 167只!黑脸琵鹭“访客”数量近年最多

  长乐新闻网讯 据最新统计,每年到访闽江河口湿地的黑脸琵鹭数量不断增加,今年最高纪录达167只,创近年新高。

  丢了“背包”的“网红鸟”再度现身

  近日,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发现,著名“网红鸟”黑脸琵鹭Y74的“背包”不见了。这“背包”是一个小小的GPS定位器,它和脚环是科研人员用来研究鸟类生活轨迹的工具。

  2020年7月2日,黑脸琵鹭Y74在韩国被戴上环志,背上带有GPS定位器。“背包”返回数据显示,戴上环志后,黑脸琵鹭Y74穿越海峡,沿着我国东部沿海,一路南下来到闽江河口湿地,并停驻下来。黑脸琵鹭Y74自2020年11月在闽江河口湿地出现,受到了密切关注,被拍摄上百次。它的身影出现在各类新闻媒体、摄影作品和生态短片中,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

  每年数万只候鸟到访闽江河口

  近年来,闽江河口湿地大力开展互花米草治理、退养还湿改造、核心保护区划定等保护修复措施,有效扩大鸟类栖息面积,改善栖息环境,为黑脸琵鹭Y74和它的族群的到来创造了条件。每年到访这里的黑脸琵鹭数量不断增加,今年的最高纪录达167只,为近年最高。

  候鸟迁徙自古以来是人们感兴趣的自然之谜。为了探索鸟类的世界,环志常常被作为研究候鸟迁徙的工具。

  2015年6月,中华凤头燕鸥马妞在马祖的铁尖岛出生,同年7月18日戴上环志。马妞是全球第一只戴上环志的中华凤头燕鸥,它的出现为研究这一极危种群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闽江河口湿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的重要位置,拥有鸟类20目64科313种,每年有数万只候鸟栖息、过境。其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环志候鸟,包括勺嘴鹬、黑脸琵鹭、黑腹滨鹬、三趾滨鹬、银鸥等鸟种。

  寒来暑往,各类鸟儿经过艰辛的迁徙历程来到闽江河口湿地,或短暂停歇、或留下越冬度夏、或常驻于此度过生命的某个阶段。这里成为鸟类迁徙不可或缺的停歇地、越冬地、繁殖地。

  (特约记者 徐文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