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郊尾艺人

http://www.clnews.com.cn  2017-01-10 09:42:30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仙游有一个郊尾镇,华亭镇有个郊尾村,相隔很近,唇齿之间,曾经有人提出改名或要撤掉。但村里德高望重的乡老站出来反对,它是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的。木兰溪还没形成之前,海里的沟渠流到这里,海水涨起来,渐渐淹没,但海沟的尾巴如人的神经末梢,流经这里,海沟的末尾名叫沟尾,本地话与郊尾谐音,久而久之,人们渐渐习惯了,亲切地称呼“郊尾”。

  郊尾人杰地灵,造就了一些艺人。正所谓,高手在民间。说起来,世间很多事情需要缘分。

  我们漫步在郊尾村庄里,突然远远地看见一户农家大门敞开一条大蛟龙在男子的操作下不停地游动着。我被这庞然大物怔住了。“咦!这不是《哪吒脑海》中的东海龙王吗?”只见那只巨龙张着血盆大口,鼻子翘得老高,两只铜铃般的圆眼,放射出白光。龙头上插满了五颜六色的花絮。龙身足足有十几丈长。金黄的龙身上皮满了片片银甲,像古代出征将军身上披挂着的盔甲。龙尾尖而有力,摇摆得十分自然。

  好奇心促使下,我走进去,决心踏足欣赏一番,男子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境界里,对于我的突然造访,男子并不意外。

  通过交谈,获知男子名叫谢建华,语言流畅,表达能力强,言谈举止,透露出一股文化人的气息。

  他告诉我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八年前,他还是福建武夷汽配公司电工,会舞台设计会维修的电光师。国营企业在南平,他原本拥有一口铁饭碗,日子过得很安逸。但2002年体制改革后,他不幸下岗了,那时他万念俱灰过度悲伤地回老家郊尾。

  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世间路还是需要自己去踩出来的。一个偶然的机会,村里有个妈祖庙,正月十五闹元宵习俗,游龙灯项目,晚上举行。

  他是妈祖的信仰者,那晚他举着龙灯,发现龙灯还是用国民党时期的蜡烛和纸灯,一路上,他不停地用手捂着,但收效甚微,不时被容易被风吹灭,沿着山路游灯,不环保,不安全,风吹一燃烧,雨淋随时会灭掉,造成不安全隐患。即使近年来用发电机,但随时会碰电,会中断举行,给节日大刹风景。

  元宵回去,他一夜没睡,想着学有专工的自己何不学以致用?!

  他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他龙灯起源于汉代,它反映了古代汉族人民对龙的崇拜。相传龙是吉祥的倾向,因此汉族民间每逢春节、元宵节、灯会、庙会及丰收年,都举行舞龙灯的活动。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节数不等,均为单数。其形象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火龙”、“青龙”。“白龙”、“黄龙”,每节内能燃烧烛的称“龙灯”。

  他苦思冥想了很长一段时间,如何既能传妈祖文化,又能与时俱进,做到安全又美观。

  随着LED技术广泛引用,经过改造,直流充电电池。

  他的技术得到了乡亲们的赞扬,一传十十传百,口碑的力量是无穷的。龙灯生意像手机信号般覆盖到莆仙一带的服务区去了。每个村庄都有游灯活动,但每个村的龙灯规格,要求不一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样不断更新进步,要求创新,精益求精。

  村民的思想还是很淳朴的,不外乎“招财进宝,祈保平安,添丁进财”。他们幻想龙是管雨的,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为此,他除了吃饭,就一头扎进龙灯的世界里。连节假日大年三十除夕夜,不停地加班加点……

  龙灯的模型都是他自主设计,自己研发,然后拿到厂家加工。

  他自己忙过来,自然想扩大,招收工人,于是想到自己的亲人帮忙,空闲还手把手教会他们,带动他们一起学做龙灯。这样,就壮大大了队伍。可以在家,自由创业,又能发扬妈祖精神,何乐而不为呢?!

  他过于激动,脸色略显通红,道:“每每看到,龙灯就在烟火和爆响的包围之中,上下翻飞,左右腾舞,煞是好看。此时,预先准备在场上的烟花架,朝天射出串串烟花,五彩缤纷,璀璨夺目,从而把舞火龙推向高潮。我的心无比激动,一种民族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又超越了单纯的祈福信仰范畴,赋予更多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道德观念,更突出表现了中国巨龙气吞山河的民族性格与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民俗研究价值和民间艺术传承功能。保护、抢救龙灯对于弘扬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陈秋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