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人文概况 >> 正文

太平港遗址发现郑和石像

作者 张端彬

http://www.clnews.com.cn  2018-05-18 16:46:17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1526634691137154.jpg

  自从1925年高隍巷一张姓农民在长乐南山的废土堆中掘出《天妃灵应之记》碑后,国内外掀起了一阵研究“郑和热”。

  去年年底,长乐收藏家协会一名会员领我们几个文友去泮野(今属航城街道)村参观一家民办的民俗馆。民俗馆已颇具规模,收集的藏品也很丰富。主人林建志带我们参观他珍藏多年,也是他的镇馆之宝——郑和石雕像。石像是个长方体的龛。外径高0.84米,宽与厚0.36,内径高0.54米,宽0.25米。龛内石雕人物高0.31米,宽0.11米。石像线条分明、神态逼真、表情从容淡定,呈现明朝初期典型的石雕艺术风格。石料系本地盛产的花岗岩。

  望着手执拂尘的石像,我和前去的几个文友禁不住异口同声地惊呼:“净鞭!”

  众人一致认定这尊石像是太监。

  这拂尘学名叫“净鞭”,是太监的身份象征。当地有句俗语:“手拿拂尘不是凡人。”此太监证据一也。

  再细观此尊石像,头戴三山帽(明朝宦官所戴的帽子),身穿素冕服,脚穿一双文武皂朝靴,衣袍上绣着蟒的图案。按明万历《大明会典》所记载:明朝官服中,等级最高的系衮冕服了。衮冕服是天子的标志。皇帝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时必须穿衮冕服。此外元旦、冬至、登基、册封时也必须穿衮冕服。衮冕服下是素冕服。另据《明史·舆服志》:“永乐以后,官宦在左右,必蟒服,制如曳撒,绣蟒于左右,系以鸾带,此燕闲之服也。”又说:“贵而用事者,赐蟒,文武一品官所不易得也。单蟒面必斜向,坐蟒则面正向,尤贵。”由此可见:永乐年间皇帝的亲信宦官,都是衣蟒服。石像中的人物“坐蟒则面正向”,身份更为显赫,此太监证据二也。只有像郑和这样显赫身份的近侍,才能“坐蟒则面正向”。

  同高隍巷那个张姓农民一样,主人也是在南山下太平港遗址(新辟的进城路)的废墟堆中“淘”的这尊石像。

  郑和时代太平港是闽江主航道,西端临“上洞口”,纳闽江上游来水,北端临“下洞口”,吐纳赶潮涌进来的东海海水。当年浮峰山(在泮野)是一方浮岛。浮岛近似方形,菱形底坐。它西北滨临乌龙江(俗称马尾江),即今闽江主航道,与马尾隔江相望。西南、东南、东北三边濒临太平港,处于淡水与咸水赶潮区的中脐位置。《闽侯县志》载浮峰山在“光俗禄里,俗传海潮盈则山上浮,故名。其西曰筹岐,有乌石岩。东为玉壶山,上有三台石。山之别支,曰文笔,大江绕其下。地曰瀛前。瀛今作营,前又作田。”与郑和同时代的明朝大诗人王恭(闽中十才子之一)曾在他的诗里如实地描绘当年浮峰山与太平港的壮丽的景致:“海门迢递江水东,江心绝巘青芙蓉。横江积霭几千尺,绿萝袅袅花蒙蒙。深沉玉镜浮仙岛,黛色苍苍不堪扫。芳草矶头望欲迷,夕阳渡口看还好。翠碧红泉高际天,闲云古木相连延。岚烟瀑雨猿声里,僧道人家鸟道边。仙舟江上何潇洒,此地那能驻君马?思尔青云深意时,莫忘幽期绿萝下。”(明·王恭《浮峰歌》,见《闽都记》)“海门迢递江水东,江心绝巘青芙蓉。”海门迢递,闽水东流。诗一开始就写出了闽江入海口波澜壮阔的气势。用“青芙蓉”比喻“绝巘”,既形象又贴切。“横江积霭几千尺……深沉玉镜浮仙岛……”云水缥缈,绿萝袅袅。这宁静的世界是蓬莱仙岛吗?分明是在人间。人间的景致比仙境还美。登高望远,太平港尽收眼底。

  “芳草矶头望欲迷,夕阳渡口看还好。”浮峰山至长乐县城南山之间的水域宽达五里(南北走向),就是当年的太平港(当地人俗呼五里洋)。“夕阳渡口”“翠绿红泉”“岚烟瀑雨”“猿声”“鸟道”,这就是南山下的太平港的昔日。如诗如画。“太平港在县西半里许,旧名马江。明永乐七年,内侍郑和使西洋,海舟皆泊于此,因改今名。”(见民国版《长乐县志》)。南山在长乐城区,是郑和舟师的驻扎之地。“西南为南山,宋孝子邹异庐墓,有芝草甘露之异。”(民国版《长乐县志》)郑和的东西两座辕门扎在南山下(东面),射圃(上下)也辟在南山下;郑和还在南山下给他的谊母建了幢母梦楼。楼前耸立着一座门牌楼。这尊石雕像嵌在门牌楼上,本应是一对,另一尊不知流落何处?谊娘迁进新居时,郑和还拿了一个自己舰上使用的球灯(原先是一对)送给谊娘。那灯乃金丝楠木镂空,薄似纸,灯上还有镀金花纹,极其精致。据说是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回来,永乐帝当殿赐给郑和的。当地人称它为“太监球”。谊娘及其后代视此灯为传家宝。谊娘死后,由村中年事最高的老太太保管。每年只在正月十五祭祖时点一次“太监球”。那“球”(灯)供在祠堂正中,在其四周点燃数百支蜡烛,在梦幻般的烛光下,向后人讲述郑和与谊娘的情谊与传说。当地人把这种仪式称作“摆暝”。祭祖完毕,便将灯封存起来。“文革”初期,到处都在“破四旧”,家家户户所存的文物被砸被抢,破坏殆尽。当时保存“太监球”的老太太忧心忡忡,横下一条心,把“太监球”砸碎埋在土里。价值连城的宝物就这样毁了。郑和还在母梦楼旁边的下射圃给谊娘掘了口水井(即天妃宫大井),其井栏系一块圆形巨石凿成,高0.61米,内径0.96米,外围桔瓣形,上覆荷叶,下托莲花,纹饰流畅,整个石栏造型,与衙前井基本相同,为明初石雕工艺精品。1957年,我在长乐实验小学(吴航中心小学前身)读书时,门牌楼早塌垮了,但井还在,母梦楼也在,是幢六扇五柱出游廊的古宅,但已经很破旧了。廊柱上还镌刻着当年母梦楼上梁时留下的一幅楹联:

  奉诏西洋,驻师长邑,华梦沾濡期一报

  缔缘北屋,尽孝重楼,慈萱哭祭证三生

  字迹仍很清晰。

  那尊石像就扔在母梦楼后院。我和几个顽皮的同学课间经常在那儿玩藏猫猫的游戏。后来实验小学把下射圃也围进校园内,井也被填了,围墙另外辟了条公路,再后来政府拆了母梦楼盖实验新村(二层红砖楼)。这尊石雕像就失踪了。也许是被埋到地基下去了。记得早年老奶奶曾不止一次给我讲母梦楼故事,结尾时总不忘加上一句:楼后院还摆着一尊太监石像。因为当地人都把母梦楼称作太监楼。杨井村周围的乡老也记得当年母梦楼后院放着一尊太监石像。

  2001年,解放路二期改造中,刚盖不久的实验新村又被拆了。这尊石雕与破砖烂瓦堆在一起被翻斗车拉走倒在泮野村前的五里洋中垫路基。当时县城南面新辟了一条进城路。幸好被独具慧眼的林建志捡了回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否则这尊石雕将长眠太平港遗址下,永无出头之日。

  再细看石像的面部:粗浓眉,凤目眼,高鼻梁,长耳垂,完全符合色目人“高鼻深目”的血统特征,尤其是那只鹰勾鼻,显得格外突出,显然不是汉人。

  对这尊石雕像,本地专家学者认为应是郑和。

  有两种意见,有部分人推测是郑和让石匠雕了自己的一对雕像嵌在门牌楼上。还有一部分人认为门牌楼还未盖好,郑和就率舟师出海去了。是谊母或者谊母家里的人让石匠雕了两尊郑和雕像嵌在门牌楼上。郑和对他们一家有恩,让后代子孙永远铭记郑和的恩情。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我是同意后者的观点的。道理很简单:郑和是谊子,哪有谊子高踞谊母门碑楼上的道理?过去是很讲究老幼尊卑的伦理道德的。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郑和谊母的坟墓至今还在南山(今郑和公园)内,面积约有半亩(300平方米左右)。荒草萋萋,淹没在一片绿阴中。

  《天妃灵应之记》是世界上仅存的研究郑和史迹的一块石碑,堪称世界航海史。这尊郑和石像的发现又给郑和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可喜可贺!国人要倍加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