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解读1869年高安村的老照片

作者 郑巧蓬

http://www.clnews.com.cn  2018-11-02 09:18:16   来源:长乐新闻网  【字号

4CFE064190FE97340CAF0C627FE39842.png

  这些年,笔者一直致力于老照片的收集,从民间老百姓的私人收藏到国外大图书馆的存照,从中征集了不少有关长乐的老照片。有一次在翻阅一本老相册时,看到一张老照片。这张照片是英国摄影家在游历闽江时在高安村拍下的,后来在长乐博物馆《乡思长乐老照片》照片集中展出。有一位高安村老人来电,高兴万分,确定照片是在高安村拍摄,还向我讲述了不少高安故事。我翻阅《长乐文史资料》与《长乐六里志》,准备从以下几点来解读老照片中有价值的东西。

  就高安村的地形而言,位于闽江下游边上的村庄,前有后安村后与金刚腿很接近,依山傍水,多松竹石。从高安到后安的狭长江湾,好像捕鱼的罩网,所以这个湾叫做罟湾。湾的两侧山坡皆为一整片大岩石,尤以高安这一面更为陡峭。山顶有一座山峰叫做磬石山,因有深溪击打在大岩石上,发出一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所以后人在石块上刻有两字“磬石”,磬石山有一口井,因其洞石好像田螺,所以叫做螺井。井是天然形成,深不可测,即使干旱很久,也不会涸水。在它的上面有一块浮动的石块,用手指可以搬动它。

  建在此地的房子,喜欢择高地,前基高,后基矮。因为高地干燥,不宜得病,而低地潮湿,人容易得病。还有高地本地人称岚磹巴,难以凿平,只能顺地势而建房子。前基比较高,后基矮,造成生活中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吃饭不用桌子,床子无须后脚。由于乡民必须择高地,才能居得安,故把罟湾改为高安村。与现状相比,虽然老式房子还保留不少,但是现在高安村有一百多户人家,他们多数经营水上运输业、石料建材业、捕鱼业,还有一部分华侨在外创业,因此经济生活大有好转。陡峭的岩坡几经铲平或填方而变为坦地,新式楼房鳞次栉比,改变了以往“食饭不用桌,眠床没后脚”的状况。

  从江湾停泊的大批渔船可以看出高安人以渔业为生,大船叫做马缆船可以出洋,小船只能在闽江上捕鱼为生。早期生活这里人叫做罟仔,很少人定居此地,只有一些渔民。他们用竹制的罟篓,借潮水之涨退诱鱼落罟,捕到鲈鱼凤尾鱼流蜞等等,这种捕鱼方法叫做放罟仔,现在高安村畔潭仍残留悬罟篓的小石孔。后来罟湾於积成小原野,高安村开始出现农业,从老照片来看1869年小原野已经被高安人开垦成农田。外乡人开始陆续迁来定居,尢其闽安镇王姓居多。

  庙宇众多,信仰广泛。沿江沿路都建有不少庙宇,例如真武庙、孙真人庙、土地庙、山神庙等等。古代这里瘟疫盛行,人民生活甚苦.受教育的水平能力低下,他们遇到困难,都会寄托于庙宇来消灾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