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的位置: 长乐新闻网 >> 文学艺术 >> 正文

龙湫望瀑

——光阴的故事

http://www.clnews.com.cn  2019-06-28 15:54:15   来源:吴航乡情报  【字号

  美景总是能打动人心。周末再次跟义润老先生采风六平山。知道了山中有十二景后,就不像平日单纯登山,一步一景没有欲望和焦灼,只有对山中岁月的回顾、恋想、深情。这次老先生没有像上次那样带我们走登山步道,而是另辟蹊径拾阶而上。古道青石小径向前蜿蜒,脚踩着阶前落叶细碎的声音上下交叠,秋声漫耳。

  走在林间人迹罕至的山路,我一度怀疑老先生走错路了。然而绕过山丘之后,一方水潭宁静的呈现在我们眼前,水潭绿如碧玉、清澈如镜,山中竟有如此温润隽秀的美景,藏在深闺无人识。水潭的上方刻着“龙湫望瀑”,这是六平山十二景中的第六景,氤氲着初秋碧绿的水韵,盛满人间况味。这里有落叶、蛰虫、宿雨,装满世间四季的清欢,好像被遗忘了很久躲在叠峰乱石中只剩下安宁。六平山所有的故事都在义润老先生的记忆中,从老先生的嘴里我们得知水潭的历史久远,当地老百姓都敬虔的称它为“龙潭”。

  相传有一年在漳港一个名叫演屿的小村庄,突然腾空飞起黑白两条龙。白龙降落在鹤上成了今天鼎鼎有名的名胜风景区“龙潭晓瀑”,黑龙就安居在六平山这个水潭。两只桀骜不驯的龙各自划分山头倒也相安无事,不但没有兴风作浪还一直造福着长乐四乡八里的老百姓。曾有山下的村民砍柴路过这里看见像米钭那么大的龙蛋,于是他们更相信这里是个仙气缥缈充满着灵性的龙潭。这个故事从义润老先生嘴里说出来,我们丝毫不觉得夸张。这深浅不一的山道或多或少承载了六平山的许多往事,它邀你回忆几百年前的山中生活场景。如今这些都化作印记,一寸一寸刻在水潭斑驳暗影青苔上的石缝里。

  令人惊奇的是,从古到今水潭不因天旱而干涸,也不因大雨而满盈。池水暗绿,幽不见底。曾有顽皮的放牛娃把两根放牛绳系在一起,绑上石头沉入水潭,却无法估量水潭有多深。孩童们大惊失色战战兢兢地说:“这恐怕是万丈深渊吧!”理学家朱熹曾经来过六平山游学,仅留下两处摩崖石刻。其中一处是小有洞天的“石萝烟月”,还有一处就是刻在这里的“无底之谷”。朱熹老先生是怎么知道这水潭深不见底,我们不得而知,但他为其留下的墨迹,却增添了观瞻的情趣。更有当年兴建水库时,工作人员把六米深的水管插入水中,也无法插至潭底。无底谷究竟有多深?究竟通往何处?至今还是一个谜。

  据说到雨水丰沛的季节,瀑布倾泻而下,响如雷霆,声势浩荡。可惜我们来的时候是雨水甚少的秋季,瀑布水势细弱,滴落在潭中如若琴弦轻弹。水低,石瘦,那秀美的清音散落在山径涧畔,不惹清愁,不惹忧伤,轻盈如画,婉约成诗。义润老先生无不惋惜地告诉我们:“明代兵部右侍郎陈省和曾担任过长乐地县县令的夏允彝,在龙潭上方先后建过“龙泉寺”供着龙神。每到久旱不雨时节就有人带领乡民焚香点烛虔诚祈雨,没几天就下起哗哗大雨。”这只慈祥的黑龙哪怕岁月慌乱,也是温和慈悲为老百姓们祈顺利抽福签。这段古老又动人的故事伴随着不竭的潭水世代相传,平添了不少人文情怀和传奇色彩。可惜时过境迁两座庙宇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失去了它原本的光鲜亮丽,就像一位老者,清闲度日。

  龙潭盛满沧桑,青苔露芯斑驳,一种说不出的况味溢满心头。这片神奇的土地,水给了它灵气,山给了它厚重,历史给了它神秘。山灵水秀间时隔经年的故事,时光落笔,传奇成篇。

  (作者 张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