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9日晚上7时许,长乐市第二十八期社会艺术教学成果展演在市文化馆举行,活动吸引了近500名群众前来观看,人气爆棚。另外,由于地铁6号线建设,市文化馆涉及到公建单位拆迁范围,需于4月30日前全面完成搬迁工作,为此,该场文艺演出也是文化馆搬迁之前的最后一场表演。
(开门红)
此次展演是由230名演职人员经3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将舞蹈、多种民族器乐以及浓郁的歌曲等艺术节目编排至一起,为群众奉献了一场精妙悦耳的社会艺术教学成果展演,充分展现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及我市青少年崭新的精神面貌。
(展演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金鸡报晓长乐至,锣鼓喧天吴航欢”演出在儿童舞蹈《金鸡报晓迎春来》中拉开帷幕。女声重唱《绒花》用优美的旋律、悠扬的歌声,令观众们纷纷沉醉;爵士舞串烧《活力四射》彰显了当代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独舞《小辫甩三甩》中,热情洋溢的舞蹈赢得掌声不断;舞蹈《记住乡愁》用婀娜多姿的身姿、美轮美奂的舞台效果,唤起了观众们的思乡情怀……最终,演出在舞蹈串烧《青春修炼手册》、《我相信》中落下帷幕。
(我的中国梦)
市文化馆负责人李晓旭告诉记者,近年来,市文化馆充分利用馆内的文化阵地和人文优势,开展各类培训、展览,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指导群众进行文艺创作。同时,该馆还组织文艺团体下基层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打造“激情广场合唱团”、“ 南山歌会大家唱”、“ 公共文化进校园”、“ 海峡民俗文化节”以及“百姓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开馆至今,文化馆共安排各类展演活动30余场,服务群众10万人次。
(记住乡愁)
“按照计划,文化馆要在4月30日之前完成搬迁工作,今后该馆的相关工作事宜将在首占新区体育馆内开展。”李晓旭说,预计在今年8月份,新场馆将开始创建少儿合唱班以及小主持人培训班等课程。
相关链接
2006年12月31日,市文化馆正式对外开放。该馆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机构,是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关爱女孩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以及青少年德育基地。
(吴航乡情记者 姜亮)